正文 第1章 抗擊日寇 (1)(3 / 3)

楊晨給幾個士兵振了振裝束,揮著手槍大聲說:“弟兄們,小鬼子就要打過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啊?”

士兵們士氣高昂,振臂呼喊:“驅除達虜,還我中華!”

楊晨說:“好,你們不愧是我楊晨手下的兵,是國之將士,是中華民族的英雄,現在,小鬼子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那麼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堅決把鬼子殺退,不能讓小鬼子越海上岸,有信心嗎?”

士兵們齊聲喊道:“有!”

楊晨聽了,深受感動,說:“好,今天咱們就要與小鬼子決一死戰,現在我命令:守住主要登陸口,各就各位,準備戰鬥!”楊晨喊聲未了,士兵呼啦啦地一路散開,衝入戰壕,緊張地做好戰鬥前的準備。

日軍對華南地區的入侵早有準備,自發動侵華戰爭以來,日軍已先後占領了華南沿海的蒲台、擔杆、圍洲、三灶和南澳等島嶼,在那裏修建了碼頭、機場等軍事設施,並以其海、空軍加以封鎖廣東沿海,對我沿海地區虎視眈眈。

10月12日淩晨。日軍第二十一軍團司令官古莊幹郎率領第18、第104和第五師團,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各一部,擁有飛機一百多架,艦艇和木船五百多艘組成的南支那派遣軍,總兵力約七萬餘人,浩浩蕩蕩開赴大亞灣。

古莊幹郎是一個幹瘦的家夥,他中等身材,兩個眼睛如同老鷹一樣閃著駭人的幽光。他早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對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情有獨鍾。此次用兵華南,可謂用心良苦,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打通南中國沿海一線,特別是為占領廣州鋪平道路;二是將華南作為大日本帝國侵華的後方基地,可以更有力地支持武漢之戰事,更可作為華北、華中一帶物資和兵員補給之重要基地;三是可作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中紐,為日後攻取香港、新加坡和泰國等東亞地區作好準備。由他率兵,正是他求之不得。

此時他正在指揮船上研讀《孫子兵法》,古莊幹郎一直對中國古代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軍事,幾乎到了癡迷的境地。這時一個作戰參謀進來報告:“司令員閣下,船隊即將靠岸,是否登陸?”古莊幹郎沉思片刻,命令說:“部隊停止前進,由及川先遣隊派出小分隊登陸,掃平支那一切抵抗分子,然後按原計劃登岸疾進。”作戰考謀打了一個正步,低頭嗨地一聲,立即出去執行命令。

古莊幹郎坐在作戰指揮室首席位置,他背後是一副巨大的華南地區作戰圖,上方牆上掛著一麵太陽膏旗,兩邊是各部指揮官,個個正襟危坐,麵無人色。古莊幹郎用膺一樣的眼睛盯著每個軍官,沉吟半響,說:“待先遣分隊掃清路礙後,大部隊立即分頭登陸,目標惠州,然後直取華南重鎮廣州。”

這時有作戰參謀在部署命令:中路軍在霞湧登陸後,沿永湖、馬安,向惠州進攻。左路軍在岩前、澳頭、小桂登陸後,沿淡水、鎮隆向惠州攻擊。右路軍在平海的玻璃沙廠登陸後,經稔山,平山到達平潭。及川先遣支隊則沿橫瀝、楊村、公莊、平陵、龍華、永漢、正果、派潭,直取從化,迂回廣州北麵,配合正麵部隊進攻廣州。”

部署完畢,古莊幹郎正在擦拭他的軍刀。這是一把以精鋼為原料,鍛造及淬火工藝十分精良的西洋式指揮刀,刀刃鋒利,削鐵如泥,波浪形的刀紋清晰可見,刀鞘及護手的外形精美,隻見刀背上清晰可見櫻花紋飾,長長的刀刃顯著藍幽幽的光。這是他接受使命時,天皇陛下親自賜予他的寶物,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征。他一邊擦拭,一邊吟唱:“春光空明麗,春日何悄寂;愁心醉不成,好花披滿地。”這是《百人一首》的和歌集中紀有則的詠櫻花。

拂曉時分,當日軍先遣分隊乘坐艦艇靠岸時,楊晨眼看著進入了射程,便大喊一聲:“打!”,枕戈待旦的弟兄們早就沉不住了,立即扣動了扳機,向敵人射出了一排排仇恨的子彈。日軍碎不及防,衝在前頭的鬼子怪叫著紛紛中彈落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