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1 / 1)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

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遝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譯詩】

我原是楚國狂人陸通,笑唱鳳歌譏諷不識時務的孔丘。手持綠玉裝飾手杖,辭別朝霞於黃鶴樓。踏遍五嶽尋訪神仙哪怕路途遙遠,漫遊名山大川是我一生的愛好。

依近南鬥的秀麗廬山,錦繡般彩雲複蓋著九疊屏風。倒映在鄱陽湖裏的山影,折射出青黑色的光茫。石門山前的香爐、雙劍二峰高聳雲霄,三石梁的瀑布如銀河倒掛垂直飛瀉。它與香爐峰瀑布遙遙相望,峰巒疊嶂,直指蒼穹。山影青翠,紅霞映日,鳥飛不到山頂,不能翱翔浩翰天空。登臨高峰環望天地之間,滾滾東去的長江永不複還。萬裏黃雲飄浮,天色變幻瞬間;白浪翻卷,如一座座起伏連綿的雪山。

我喜歡為廬山作歌謠,詩興也因廬山有感而激發。悠閑地照著石鏡,心情愉悅清爽;謝靈運當年走過的險道,早已長滿厚厚的綠苔。早點吞服仙丹擺脫世俗之情,潛心修煉道必功成。遙望天空,仙人手持蓮花,駕著彩雲飛向玉京。已經同另一位神仙預約在九重天上,你如果有意,我願偕你盧敖一同遨遊仙境。

【鑒賞】

盧侍禦名虛舟,今北京大興縣(範陽)人,肅宗時曾任殿中侍禦史。本詩作於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也正是詩人流放夜郎遇赦回來的次年,從漢口來到江西,曾與盧同遊廬山。詩中既寫了廬山的秀麗雄奇,更主要表現了詩人狂放不羈的性格,同盧傾述了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