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鄭尚武打盹那一個小時中,尖刀連連長陳鋼和向導詳細審問敵軍俘虜。剛開始敵哨長還不開口,後來把幾個俘虜分開審訊,才從三個俘虜的嘴裏拚湊出一些敵情。陳剛和向導韋曉東就是依靠這些情況攻破敵哨長的心理防線,得到了準確的敵情。
763高地南側的高地權且叫作763A,以前並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自從越南人將公路略微改造後,763高地的控製作用就被763A所替代。這就是越軍沒在交通線重要控製高地763布置陣地,隻派出遊動哨巡視的原因。
現實情況與戰前的敵情通報有很大的出入!
尖刀連的任務是迂回滲透後,占領763並構築陣地堅守,在隨後跟進的三營支援下,兩麵阻擊敵軍。切實保障土封之敵不能增援老街,也保證老街之敵不能向土封逃竄。
如今的情況卻是:尖刀連必須攻取763A才能控製公路,而763A高地上,有越軍一個加強排據守;南邊的嘎巴村裏,還有越軍一個公安屯大約一個連的兵力。763A高地上槍聲一響,嘎巴的越軍和越南民兵(越南的軍事體製相當於我抗戰時期的體製,編製了大量有豐富遊擊作戰經驗的民兵,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就會快速增援高地。更糟糕的是,我軍後續部隊配備著同樣的地圖,同樣遭遇到迷路的處境,很難保證及時增援尖刀連。
繼任尖刀班的一排一班很快將偵察的敵情彙報上來,敵軍陣地前沿的情況與俘虜交代的完全一致。763A高地上,越軍依托山洞、斷壁等有利地形,構築了一個半永備的環形守備工事。臨近公路的東麵和北麵,配備有12.7毫米口徑的高射機槍;西麵是難行的斷壁;隻有南麵嘎巴村方向的守備力量稍微薄弱一些,是一個53重機槍班把守。
連長陳鋼、指導員嚴崇德、副連長王安國立即召集了班、排長們開了戰前“諸葛亮會”,商定出隱蔽接敵、兩點攻擊,側後(南麵)主攻的奇襲(強攻)戰鬥方案。決定發起對763A高地的奇襲作戰,奇襲不成自動轉為強攻。
833便攜電台,將尖刀連的作戰方案報給迷路中的營指。很快,指揮部批準了尖刀連的方案,要求尖刀連在奪取敵軍陣地後,至少獨力堅守十二小時。
當鄭尚武被梁忠搖醒時,三排在機炮排的加強下擔任第一梯隊主攻的命令已經下達。副連長王安國和排長範抗美正在整編隊伍、檢查戰前準備。
當尖兵也好,擔任奇襲或者強攻第一梯隊也罷,“當兵吃糧,扛槍打仗”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更別說部隊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調防河口(中越邊境我方城市)後看到的越軍暴行。這些,讓單純忠勇的戰士們早就義憤填膺,強烈要求痛擊“忘恩負義”的越南小霸。
趁著黎明前的黑暗,主攻的第一梯隊避開越軍設置的地雷陣、竹簽陣,迂回到763A高地的南側進入攻擊位置。擔任第二梯隊的尖刀連二排,則位於第一梯隊的側後,一邊警戒南麵嘎巴村方向的敵人,一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同時,高地北麵的山路上,我軍一名向導和兩名戰士換上越軍俘虜的衣服,按照正常的遊動哨返回的樣子優哉遊哉地接近越軍環形守備陣地。
鄭尚武頭戴偽裝草環,緊握衝鋒槍趴在一塊不大的岩石後麵。他的旁邊,是加強給尖刀連的營機炮排重機槍班班長沈永芳。
兩人是同鄉,是同學,一九七五年冬同時當兵到雲南,彼此知根知底。以前,鄭尚武是學校有名的刺兒頭,“壞學生”中的頭兒,打架鬥毆的先鋒,沈永芳則是好學生的典範,兩人的關係可以用“老死不相往來”形容。新兵集訓後,一個分配到三營九連,一個分配到團直屬,也算是同一個單位,也都是三年的老兵。可是,沈永芳如今已經是黨員班長,據說戰後肯定提幹,還有可能推薦上軍校;鄭尚武卻還因為戰前整訓期間偷吃老鄉的柑桔背著處分,不過一個普通的副班長而已,要不是他軍事技術好被副連長王安國的賞識,恐怕副班長的銜頭都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