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長,你帶一個人為掩護,自由作戰。”
王德銘下達了命令後,就接替了滕斌的戰場觀察任務。
滕斌嘿嘿一笑,招呼了楊大方向左側的山坳而去。一支狙擊步槍為主,一支衝鋒槍為必要時的火力掩護,加上楊大方熟練老到的布雷技術為保障,兩人還真是叢林狙擊作戰的最佳搭檔。
山口正麵打得時緊時鬆時,岩江和卓軍帶著三班和四班,借助幾條攀登繩從小溪在斷崖處形成的瀑布旁,飛身而下。在瀑布聲的掩護下迅速左右展開,成一字搜索隊形隱蔽前進。
因為早上的仁慈造成紅劍一整天的被動,卓軍很是懊悔。這個正麵牽製、側後迂回、斬斷尾巴的作戰計劃,也是他首先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追蹤者,然後突然改變行軍方向,讓越軍正規部隊再難找到紅劍的蹤跡。這樣一來,就要求這次戰鬥務必爭取全殲尾隨而來的越南民兵。
二十名隊員互相間隔七八米的距離,小心翼翼地搜索前進。在山口手榴彈炸響時,他們已經迂回到位。而楊大方的地雷爆炸時,岩江已經用景頗砍刀割斷一名小鬼子的喉嚨。
這是一場捉迷藏式的戰鬥。悄悄接近敵人,用匕首等冷兵器解決問題是主要的戰法,隊員之間的配合協同也相當重要。能夠爭取對付每一個敵人時,我方有兩到三名隊員協同出手,最為穩妥。
卓軍緊緊跟隨著岩江,直到現在他還沒有親手殺死過一個敵人。如果把元旦那個夜晚布雷的戰果除開,卓軍至今還沒有任何的戰績。感覺到岩江身上的凜凜殺氣,回想起景頗戰士剛才手起刀落的準確、果斷,卓軍的心就在微微顫抖,攥著匕首的手心也汗濕無比。十個月前,十九歲的卓軍還是一名剛剛考進軍校的新兵蛋子,現在卻赫然成為紅劍分隊的一名班長,這個差距不可謂不大。也正是這個差距和上午的失誤,把卓軍推到不得不建立戰功的境地,否則,他這位班長就無顏麵對指導員、麵對“進修”的隊長、麵對全隊戰友了。
岩江停住了,打出“小心、暫停”的手勢。卓軍瞪大眼睛一看,前麵一叢灌木樹下,隱隱約約呈現出一個黑色的身影。
感謝龍老爹,是這位苗族老獵手教會紅劍隊員識別隱藏在灌木叢中的野獸。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掌握常見灌木的生長狀態。這樣就可以根據這個常規和黑夜中灌木叢的剪影,判斷出灌木叢下是否藏有獵物。
岩江轉頭看看卓軍,作出一個“上”的手勢。
考驗來臨了,卓軍一咬牙正要行動,岩江又打來手勢,要求抓活的!
卓軍閉上眼睛,默念一遍擒敵格鬥的要領。當他睜開眼睛時,兩翼的隊員已經悄悄前進,遙遙控製灌木叢下那名敵人的左右側地域,隱隱形成一個戰鬥區域隔斷的戰術態勢。
仔細看看可能利用的前進路線後,卓軍脫下膠鞋,光著腳板手持匕首,貓著腰身無聲地接近敵人。他不想發出能夠驚擾敵人的任何聲音,包括過於沉重的呼吸聲和腳踩青草聲。
山口正麵,突然響起一陣劇烈的槍聲,接著有越南人的嚎叫聲傳了過來,樹叢下的敵人突然動了,手中的AK47有些慌亂地左右擺動著槍口。
不一會兒,敵人長長鬆了一口氣,卓軍能夠清楚地聽到他的歎息聲,也能看到他將衝鋒槍放在身邊,右手暫時離開了扳機位置。
機不可失!卓軍一個前撲,猛地壓在那敵人的身上,將其頭部死命地壓向地麵讓其無法出聲呼救,同時右手的刀柄狠狠在其太陽穴上重重一擊。
敵人一聲不吭地癱軟了。
卓軍擦把冷汗,慢慢從敵人背上移開,拿起那支AK47向後麵和兩翼的戰友們揮了揮。他看到,匍匐靠近自己的岩江臉上帶著讚許的微笑,甚至在匍匐的時候也沒忘記豎起一根大拇指晃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