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20世紀上半葉最富有也最著名的夫婦,就這麼在藝術上顯得難以通融。更為有意思的是,二人都通過鍥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當然,富人嘛。
到了1929年前後,當艾比不顧小洛克菲勒的反對,堅定不移地創辦現代藝術博物館時,小洛克菲勒則決定修複威廉斯堡。盡管不同意愛妻的決定,但小洛克菲勒還是對艾比的決定施以援手,並且在資金上偏向給艾比的超過自己的項目。
小洛克菲勒的預算是,在威廉斯堡修複項目上投資500萬美元,而給艾比投資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則是600萬美元。怎麼樣?小洛克菲勒對艾比可以吧?當然,小洛克菲勒一生,也沒喜歡過現代藝術。
不過,小洛克菲勒可能遠遠沒有想到,威廉斯堡的修複遠遠超過預算。盡管建築師一再提醒小洛克菲勒,修複就是修複,不可能真正完美無缺,但小洛克菲勒每次的回答都是“NO”。
“NO”不是好說的,當最終看賬單時,小洛克菲勒嚇了一跳:5500萬美元。當然,收獲還是巨大的,1934年,羅斯福總統親自主持了威廉斯堡的公眾開放儀式。小洛克菲勒哽咽地對記者說:“真希望我的父親能夠在場!我隻是做了一個兒子該做的事情!”
艾比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36年,《時代》雜誌將艾比選為封麵人物,她被譽為“美國藝術家的傑出的個人讚助者”。
產業關係谘詢公司
成功處理拉德洛事件後,小洛克菲勒轉身為美國新型勞資領袖。
1926年,為了踐行自己新型勞資理念,小洛克菲勒邁出了更遠的一步,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國勞資關係的新典範。
這一年,小洛克菲勒資助成立了“產業關係谘詢公司,這家公司是美國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從事勞資關係管理谘詢的公司。這家公司是美國勞工曆史上的一座裏程碑,美國的幾家大型公司集團,包括標準石油集團中的幾家公司一直都在應用它的谘詢服務。
有學者指出,正是由於產業關係谘詢公司的存在,美國的公司管理層才開始采取一種新的、科學的、人道的管理勞工的方法,才有可能使人力資源管理的思想能夠在20世紀80年代大行其道。
如果說洛克菲勒在19世紀解決了大企業由企業家主導到職業經理人的主導,那麼,小洛克菲勒則為人力資源方麵,做出了傑出的探索。
洛克菲勒中心
幾乎在修複威廉斯堡的同時,小洛克菲勒同步啟動了大都會廣場項目。
大都會廣場位於曼哈頓的黃金位置上,是為大都會歌劇公司承建的豪華劇場的配套項目。小洛克菲勒鬼使神差地被人說動了心,以為通過這個工程,可以為父親樹立豐碑。
不過,1928年工程動工後,到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大都會劇場公司建議小洛克菲勒拿出劇場造價的一半,即400萬美元。就像1899年炒股票被人蒙騙利用一樣,小洛克菲勒覺得被人利用、被人敲詐了。他當然拒絕了,而大都會劇場公司則停止了劇場修建。
廣場項目已經啟動了,停止修建肯定要被人笑話。再說,沒有劇院,還能算大都會廣場嗎?
在小洛克菲勒神經高度緊張的時候,賬單不停地湧來,到1930年,投入已經高達1 000萬美元。每年支付的租金與稅款高達400萬美元,而出租的收入還不到40萬美元。
是修,還是停止,小洛克菲勒左右為難。
洛克菲勒的兒子,絕不能讓人笑話洛克菲勒家族。小洛克菲勒一不做二不休,做出了一生最大膽的決定:興建一個龐大樓群。
接下來的問題是用什麼名字。大都會廣場肯定不能用了,因為沒有劇院。
1931年春天,小洛克菲勒在為錢傷腦筋的同時,也在為名字犯愁。
當小洛克菲勒大病一場後,家族公關專家、二兒子納爾遜等人最終建議,非洛克菲勒中心不足以打動人。
以小洛克菲勒的脾氣,是不會打洛克菲勒四個字的主意的,但形勢逼人,他最終還是接受了“洛克菲勒中心”的名稱。
萬般無奈中的小洛克菲勒其實做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英明舉措。行動果斷的納爾遜迅速進行遊說,1931年7月,納爾遜團隊成功說服美國無線電公司、全國廣播公司和雷電華電台同意以300萬美元的年租租下100萬平方米。
於是,規劃的14棟大樓的第一棟,終於開工。
小洛克菲勒用最大的耐心、毅力、體力、財力投入到建築上。多少次,小洛克菲勒的兒子們都不理解,60歲的父親為什麼要撅著屁股親自到現場指揮。
但是,小洛克菲勒顧不得兒子們的理解,他必須親力親為。有很多次,白天到工地上指揮,晚上回家要艾比為他按摩,要花一兩個小時,身體才能恢複。但第二天,小洛克菲勒還是準時出現在工地上。
1939年,洛克菲勒中心建成時,洛克菲勒已經去世,沒有看到這一宏偉而壯麗的景觀,也沒有感謝兒子為家族爭得的這份榮譽。
洛克菲勒中心占地89公頃,共有建築19座。它不僅是美國國家標誌性建築,也是經濟危機中美國最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