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所當然希望洛克菲勒家族保留席位,於是,勞倫斯買下了爺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席位,開始了股票投資生涯。

到底是年輕人,對新生事物敏感,勞倫斯對新技術投資充滿熱情。

勞倫斯涉足的第一個新技術領域是航空業。進入航空業,與一次聚會有關。1938年,美國飛行家裏根貝克試圖收購通用電氣公司旗下的航空公司,收購資金達350萬美元。裏根貝克沒有那麼多錢,就委托德國化學家庫恩·羅布組織的企業聯合會幫助籌集資金。庫恩·羅布與勞倫斯很熟,邀請勞倫斯參加了聯合會的籌集資金活動。

巧得很,裏根貝克是勞倫斯小時候的偶像,因此,在聯合會上,勞倫斯當場讚助了1萬美元。聯合會籌集到了350萬美元,裏根貝克順利地購買下了航空公司。

這次投資,讓勞倫斯興奮異常。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持續投資這家航空公司,直至成為最大的股東。

1939年,又一家航空公司進入了勞倫斯的視野。著名飛機製造公司馬丁公司總設計師麥克道內爾嗅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商業機會,決定離開馬丁公司,成立自己的飛機製造公司。麥克道內爾身材高大,精力過人,到處尋找投資人。當聽說了勞倫斯投資裏根貝克的航空公司後,麥克道內爾找到勞倫斯,希望勞倫斯能夠投資自己的飛機製造公司。

勞倫斯對麥克道內爾的印象非常好,對製造飛機的計劃也很欣賞。更重要的是,經過投資裏根貝克的公司,勞倫斯對航空業已經非常熟悉,於是,勞倫斯也先讚助了麥克道內爾1萬美元。因為麥克道內爾的專業水準,他的公司很快成為軍用航空器材的主要供應商。

1940年,麥克道內爾的公司業務不斷增長,勞倫斯需要不斷籌資,一度不得不向父親小洛克菲勒借錢。

1942年,除了從政的納爾遜外,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男子全部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許是上帝的安排,勞倫斯被分配到了海軍,在華盛頓負責監督戰鬥機的生產和改進,這使得勞倫斯有時間對飛機製造的最前沿與尖端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鑽研。因此服兵役期間,與幾個兄弟不同,勞倫斯居然沒有耽誤投資生意。

1945年夏天,在廣島核彈投放之前,勞倫斯調入了海軍後勤部,協助海軍秘書負責海軍飛行器的監督管理。這個特殊位置,使勞倫斯可以更好地觀察航空公司,也為他建立了重要的軍需用品人脈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服役的軍人從戰場上回國找新工作,適應新形勢時,勞倫斯卻如魚得水般開始了在航空領域進行投資。

1946年,海軍秘書問勞倫斯是否願意為皮爾塞基公司投資,皮爾塞基公司得到海軍生產20架小型飛機的合同,但資金上周轉不過來。

勞倫斯迅速運用自己在海軍與航空領域的關係,很快了解到皮爾塞基公司是家生產能力過硬的公司,隻是資金實力不濟,當然,銷售能力也不算強。

於是,勞倫斯馬不停蹄地組建了一個小型財團,為皮爾塞基公司融資了50萬美元,持有51%的股份。

除了投資,勞倫斯還組建團隊進行公關。朝鮮戰爭期間,美國軍隊使用的運輸機,就是皮爾塞基公司的產品。不僅如此,皮爾塞基公司甚至成了美國軍隊戰爭期間軍事製造方麵的委托公司。在這背後,最主要的推動者就是勞倫斯。當然,勞倫斯的背後是洛克菲勒家族。

投資皮爾塞基公司獲得的巨大成功,使勞倫斯堅定了在軍事高科技領域投資的信念,於是,勞倫斯與他的投資團隊,集中精力鑽研有市場潛力的軍工高科技領域的細分市場,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公司,逐漸被勞倫斯發掘出來了。

生產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的馬誇特公司,投資20%。

生產噴氣機引擎片的華萊士公司,投資27%。

專業從事飛行燃料補給的馬恩公司,投資30%。

生產飛行器音頻的庫德爾公司,投資24%。

從事核燃料技術開發的可迪公司,投資17%。

通過這份投資名單,可以看出勞倫斯的投資專業水準。

當然,勞倫斯也犯過錯誤。1950年,勞倫斯賣掉了麥克道內爾公司的股票,獲利800萬美元,是一樁很劃算的生意,十年投資獲利達到了15倍。不過,讓勞倫斯大跌眼鏡的是,在他出售麥克道內爾公司的股票不久,麥克道內爾與道格拉斯航空公司合並,成為美國國防三大製造業承包商,勞倫斯失去了一次巨大獲利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一度讓勞倫斯對自己的判斷力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