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年代,現代的攝影機和攝影技術已經初具規模了。1882年,法國攝影家埃笛安尼·朱爾斯·馬雷博士設計了一種電影“攝影槍”。這架外形類似槍的裝置,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似的圓盒,前麵裝有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有一個表麵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盤。拍攝時,感光盤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盤同軸並且不停地轉動、遮擋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裝置由一根發條驅動,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拍攝。
幾年之後,馬雷受到了邁布裏奇的啟發,改用照片來進行實驗。當時市場上出售一種塗膠質溴素的照相底版(現稱膠卷),使用這種底版可以用配好的藥水很快地把拍攝的底版衝出來並且長期保存。1888年馬雷又發明了“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勾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這種攝影機以後采用了最新的柯達膠卷而成為“活動底片攝影機”。
馬雷的成功推動了法國的隆德和德國的安許茲等人的努力。在馬雷將他最初的照片獻給法國科學院不久,也就是在1888~1890年間,英國的勒普朗斯和弗賴斯·格林也獲得了同樣的成果。他們在實驗室將攝成的膠卷成功地在銀幕上放映,效果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