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瑪利亞”(1 / 1)

1889年,愛迪生一家乘船橫渡大西洋,前往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愛迪生的到來轟動了整個法國,他受到了最高規格的禮遇。

在博覽會大廳裏,樹立著一個由兩萬隻電燈組成的12米高的白熾燈模型,模型兩邊用彩色燈泡裝點出了美國和法國國旗。下麵的展台上,擺放了愛迪生思想的各類碩果。愛迪生和他的美滿的家庭受到了巴黎人民的尊敬和盛情接待。除了另一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以外,巴黎人民從來沒有對一個美國人產生過如此大的興趣。人們紛紛高聲呼喊著:“愛迪生萬歲!”此外,巴黎市特別贈送了一枚金質獎品給愛迪生,以向這位美國大發明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盡管愛迪生受到了人民無盡的尊敬和愛戴,但他總是說人們給他的榮譽實際上是屬於他的國家。

8月19日是慶祝達蓋爾公布攝影術50周年的日子。愛迪生在這次宴會上遇見了法國攝影家馬雷博士。與馬雷的會晤,對愛迪生探索有聲電影具有重大意義。

馬雷當時設計了一種電影“攝影槍”,用一塊圓形玻璃片和一個圓形金屬盤,盤上配有快門,使兩個圓形呈相反方向旋轉,用以攝影。後來,愛迪生參觀了馬雷的車間,又在那裏看到了一種連續顯示相片的裝置。愛迪生立刻意識到了這種裝置的重要性。歐洲歸來之後,他便集中精力試驗他看到的條形底片。

1891年5月20日,愛迪生為自己的新發明起了一個名稱,叫做“活動物體的連續照片放映機”。這是一種展現活動物體照片的器具,它既無放映機也無銀幕。愛迪生關鍵性的一項發明便是使用伊斯特曼發明的條幅式“軟片”,循其長度拍攝了一係列的相片。然後通過鏈輪卡在底片兩邊的孔眼上,使底片以仔細調整好的速度在閃光燈前麵經過,當一格畫麵運行到窗口時,正好電燈閃亮又立即熄滅,如此不斷重複,每秒鍾可以造成46個影像,每分鍾便有2760個,這樣放映出的畫麵就好像連續運動似的。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的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起初,這架粗糙的機器隻是拍攝一些像人和動物的基本動作。這些影片都是在攝影室中開了4盞眩目的弧光燈拍攝的。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中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攝影棚”。這是座長方形的建築,中間部分特別高,頂部有一個很大的窗。整個攝影棚可以放在圍成半圓形的鐵軌上移動,以保證拍攝區域內有自然光線照射。由於這座攝影棚是由木頭和黑色防水紙搭造的,所以人們將其稱為“黑瑪利亞”。

初期的影片大部分都是在“黑瑪利亞”攝影棚內拍攝的,但偶爾也有在外麵拍的。用第一架相機拍攝時,膠片是水平移動的。此後,經過進一步的改進越來越成功。早期,“黑瑪利亞”所拍攝的活動照片,動作單純,如簡單的舞蹈、動作不大的拳擊等。雖然拍攝的內容很平常,但人們很感興趣,當這些照片放映到銀幕時,人們都一齊拍手叫好。但是愛迪生卻拒絕公開在銀幕上放映他的影片,由於他在研究有聲電影上遭到了失敗,不能把和真人一樣大小的人物放映出來,所以在1894年,他決心把他的“電影視鏡”公之於世。

1894年4月14日,阿爾弗雷德·塔特在紐約開辟了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這家影院共有10台機器,影片是裝在一個碩大的、兩端相連的圓環上,它在一套滾軸上轉動。通過機器頂端的窺視孔往裏瞧就可以看到一部5分鍾長的影片。為了看電影,幾乎所有的參觀者都買了票。人們憑著手中的這張票可以看5個電影。在一些小電影視鏡攤上,隻要向一個槽裏塞一枚硬幣,機器就開始放映。這種電影每次隻能一個人看,相當原始。但是在愛迪生展映那天,卻引起了轟動。這種電影視鏡立刻獲得了成功。從1894~1900年,愛迪生公司一共生產了大約1000台這種視鏡,供美國各大城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