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淡定是一種人生態度(1 / 3)

淡定是一種習慣

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是由一再重複的思想和行為形成的。奧格·曼狄諾說:“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能使人像轉動起來的輪子一樣,也就是說一旦一種習慣養成以後就很難改變,它甚至將影響我們的一生。淡定就是這樣一種習慣,是當一個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所呈現出來的從容不迫的氣質,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處世態度。

當淡定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們會有更開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更積極的心態,能更健康地成長。一位哲人曾說過:播下一種行為,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這充分說明了習慣的重要性。淡定既是生存的一項必備的基本功,也是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對自我的高標準、嚴要求。這種高標準、嚴要求,恰恰提醒我們行事須謹慎小心,告誡我們應該積累必備的生活常識和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人生莫測,豐富的常識和良好的習慣能讓我們的人生減少風險、提高效率。

有這樣一家金融公司,近幾年來,他們的經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公司運轉壓力也很大,最近他們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壞消息基本兩個月一個。但是他們公司上下,就是那麼淡定,那麼祥和,那麼其樂融融。其他的行業內公司聽說後都表示很驚詫,他們有那麼多困難,那麼多壓力,頻繁的壞消息足以致命,為什麼大家還那麼臨變不驚,從容淡定地工作呢?而自己的公司大體沒有問題,可能有時隻是業績差一點點,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緊張呢?

經調查了解到因他們在這種長期的逆境中工作,已經習慣了,麵對困難他們學會了淡定,有條不紊,內心在承受壓力方麵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種淡定的內心給了他們迎著逆境走下去的決心和勇氣,有了決心和勇氣就有了勝利的希望。他們就是在這種希望中工作的,所以能夠快樂祥和。其實不論對於一個人還是一個群體,都會經曆一些困難,但是你要相信所有的困難都會解決,隻是時間的問題,這都不是最後的結果。影響最終結果的是你在麵對逆境時所采取的態度,如果你亂了陣腳,無疑是火上澆油;如果你從容淡定,你將迎來新的希望。

讓淡定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在我們成長中起到積極作用的習慣,但不論什麼習慣的養成,都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淡定同樣如此,要做到凡事皆淡定更是最高境界,也極難達到,但讓淡定成為一種習慣,至少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堅信,淡定並不是一種奢望,而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心境。淡定的習慣,如同我們生活中很多大事件的發生常常來自不起眼的開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所以說淡定是需要一點一點累積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尤其開始時我們要寧少勿多、寧簡勿繁、寧易勿難。先找一個比較容易做到的小事,從麵對小事中慢慢地讓自己學會淡定的態度,學會控製自己,然後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在麵臨著危險,遇見大事時才能從容不迫、毫不畏懼。

孔子就是這樣一個勇敢而又淡定的人。孔子老了後,周遊列國,來到了一個叫匡地的地方。孔子長得跟侵犯過匡地的一個人很像,匡人以為孔子是他們的敵人。有一天,他們把孔子圍了起來。子路擔心老師受到驚嚇,馬上衝到了包圍圈裏麵。可是,他看到孔子不但笑著跟周圍的人說話,而且還彈著琴。子路問:“老師,您怎麼還有這樣的興致啊?”孔子說:“在水中來去,不怕蛟龍的,就是勇敢的漁夫。” “在野外來去,不怕虎豹的,就是勇敢的獵人。”孔子接著說。 “像我這樣,臨危難而不懼的人,才是勇敢的聖人!”孔子驕傲地說。孔子的淡定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當一個人的淡定慢慢成為一種習慣時他便有了做聖人的潛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到淡定,最根本的是要深刻地觀察,用心地體驗,反複地思考,並不斷矯正自己的言行。慢慢地內心存了這樣一種淡定的意識,便能認清淡定在個人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中尤為重要,從而更應該自覺地改變自己、提高素質、深化思想,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

淡定與從容是一種智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往,經曆各異,曆練不同,自然對周邊的世界看法也不一樣。淡定是內在心態修煉到一定程度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從容、優雅的感覺。比如意外驚喜背後的思考,成功喜悅背後的沉靜,衝擊極限背後的專注,這些都可歸於淡定的表現。

在今天這個發展飛速的世界裏,人們因各種壓力而變得浮躁,這時淡定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獨特的魅力與生俱來。從小到大,從靜到動,從近到遠,從弱到強,當淡定逐漸成為習慣時,你在這個社會中就掌握了新的本領,因此更接近成功。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淡定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一旦形成便受益無窮。淡定的習慣就像雛鷹的一雙翅膀, 能讓我們在高高的藍天上翱翔;淡定的習慣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夥伴,能陪伴著我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淡定,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心態,是生活的一種狀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會太過興奮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太過悲傷而痛不欲生。淡定能使人從憤怒到寧靜,從悲傷到快樂,從焦慮到自信。就像佛祖拈花的手指,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隻有迦葉使者,綻開會心的一笑,笑得那麼自然、那麼恰到好處,讓人領悟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大徹大悟、超凡脫俗。

你被浮躁困住了嗎

不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會經曆很多的不如意,當太多的失意衝擊著我們的靈魂,有很多人慢慢地失去了鬥誌,開始變得浮躁,甚至會走極端。想必大家都看到過一些這樣的報道,有的人因為承受不了挫折和困難而自殺,有的人甚至心理扭曲到去報複社會,去大街上殺人,去校園裏槍擊學生……每當看到這樣的慘劇發生,我對於一個詞的感觸就特別深刻,那就是淡定。

如今,金錢和名利,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讓我們缺少了對修身養性的追求。麵對一些問題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缺少了一份淡定的心態,太看重自己的得失了,受到打擊後,浮躁的情緒又變得更重,最終使自己喪失鬥誌與理智,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甚至會走向極端。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修身養性被認為是成功的前提。諸葛亮曾說過: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誌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最終,諸葛亮得到劉備的重用,建功立業,名垂千古。

一個人要想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注定要曆經長久的等待,或者是長久的磨煉。當你遭遇重重挫折時能否戰勝困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是不是能壓製住浮躁的心態,淡定地麵對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都羨慕那些建功立業的偉人,羨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企業家。我們都在感歎生命苦短,也都渴望能夠出人頭地。遺憾的是,成功的人總是少數,更多的人是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獲得成功,需要我們日積月累地努力、鍥而不舍地堅持。隻有學會淡定,沉得住氣,不斷拚搏的人,才能戰勝重重阻礙,到達勝利的彼岸。

如今跳槽現象在職場中再平凡不過了,有些人工作了許多年也依然沒什麼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一顆淡定的心,總是不能靜下心來踏實工作,好高騖遠,頻繁跳槽。

我有一個朋友,叫誌成,我們都叫他小成。據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父母希望他能夠“有誌者事竟成”。可惜,小成的性格和他的名字一點也不相符。兩年間他更換了五份工作。大學畢業之後,他順利地進入了一家出版社做編輯。不到兩個月,他就跳到一家報社做財經編輯。這份工作,他隻幹了半年時間就辭職了。第三份工作是因為太辛苦,且待遇不理想他隻幹了不到三個月又辭職了。一段時間後,他又被一家新聞行業周刊聘用。浮躁的小成堅持了將近半年時間還是辭職了,因為他頻繁換工作的原因,根本學習不到什麼經驗,人際關係也處理不好,大大減少了自己的發展空間,所以折騰了兩年的他還是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近,他又和我聯係,希望可以介紹一份好的工作給他。

像小成這樣在工作中心浮氣躁的人有很多。浮躁的人內心常震蕩於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喪、焦慮、恐懼甚至絕望之中。也因此,很容易大喜大悲。而一個內心淡定的人,會生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它是洶湧澎湃、勢不可當的,也因此不會被困難擊倒。他們麵對困難會暗地裏給自己加油,相信自己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成功需要理性和務實的態度。但是,為了心中的夢想,你需要忍受奮鬥途中的沮喪、恐懼、創傷和種種壓力。隻有將夢想和激情與理性務實的態度相結合,擁有淡定的心,腳踏實地,我們才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

美國船王哈利打算在兒子小哈利23歲時將公司的財政大權交給他。於是在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將兒子帶進了賭場,打算看一下小哈利在麵對挫敗時怎樣處理。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美元,反複叮囑兒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年輕的小哈利很快把父親的話忘了個一幹二淨,最終輸得一分不剩。

小哈利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打工,掙到了700美元,再次走進賭場,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隻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隻剩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結果他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又輸個精光。小哈利隻好再去打短工。他第三次走進賭場,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這一次,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時,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賭場。老哈利對兒子說:“你以為你走進賭場,是為了贏誰?你是要先贏你自己!控製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雖然他還是輸掉了一半,但在心裏,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在麵對失敗的時候小哈利沉住了氣,學會了淡定,戰勝了浮躁的心理,從而戰勝了成功路上的勁敵,我們可想而知老哈利可以放心地把公司交給他的兒子了。

我們看很多名人成功的故事,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淡定。我們應該學會冷靜地分析事情會有怎樣的發展,即使著急也不會把事情做成,甚至還會導致相反的效果,那麼不如平心靜氣地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不如冷靜地想想解決辦法再去做。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成就事業恰如攀登高峰,縱使你激情四射、壯誌淩雲,但要想登得高望得遠、領略“一覽眾山小”的風光,你隻能低著頭,沉住氣,耐心地腳踏實地地攀登。這樣,你才能夠到達成功的巔峰,相反心煩氣躁會讓你跌入穀底。

忙碌的生活容易讓人浮躁,真正能靜下心的人確實不多,但是淡定是成功者的必要素質,也隻有讓自己安靜下來,駐足在某個角落,忽略生活為自己帶來的氣息,把自己的思想完全注入到工作當中。淡定的人不僅會獲得成功,還能享受到成功路上的風景,感受到生活的美。這種美並不是簡單的表象帶來的所謂的“美”。這種“美”是有深度,有內涵的,是最能吸引眼球的美,擁有這種美的人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做一個淡定的“凡人”

凡人這兩個字對我們來說實在太熟悉了。我們在電視中也會經常看到,比如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電視劇展現的就是凡人生活,從容、淡定、平凡,但是幸福。平凡人的故事或許最扣人心弦,它也許會使你潸然淚下,也許會使你喜笑開顏。讀平凡人的故事,品人生百味,聽平凡人的故事,聞世間千音!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收視率那麼高,就是因為張大民的凡人生活正是許多人所向往的。

食人間煙火,有七情六欲,求偶育子,謀職養家,交朋結友,可以說這都是凡人的表現。人生來就是凡人,但我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為了跟上這個快節奏的步伐,人們漸漸地失去了凡人的心態,因而做一個淡定的凡人成了現代人所向往的。生活簡樸,吃著粗茶淡飯,穿著過時服裝卻情也欣然、意也欣然。麵對上升的股票、下海的朋友的暴富,依然從容地上班下班,也不失為枯燥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忙碌人生的一個驛站。

有這樣一對兒平凡的夫婦,他們都是生活在這個社會底層的小職員,微薄的薪水使他們的生活經常有些拮據。可上蒼偏偏賜予了他們一對兒溫柔可愛、聰穎漂亮的姊妹花,女兒的到來,給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喜悅和樂趣。聰明伶俐的兩個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她們的藝術天賦,憑夫妻倆那點微薄的薪水,供養兩個孩子分別讀完音、美藝術院校,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也不可思議。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夫妻倆幾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簡陋的生活環境,簡單的生活秩序,淡定平凡,但卻充實幸福。平凡的他們,走在大街上、走近你身邊,根本不會引起你的注意,也沒有一點回頭率。如今他們的一雙姊妹花,都已有了各自的幸福生活,有了她們愛的小巢,而供養她們成長的父母親,平淡的生活依然那麼波瀾不驚,依舊那麼相濡以沫地默默守望著,夜深人靜、昏暗的燭光下,有一搭沒一句地相互數落著,數落時勾起心酸的往事,但眼中透露的是幸福。

像這對兒老人一樣,擁有淡定的凡人心態的人是幸福的,知道自己比下有餘,不總惦記著比上不足。人皆有欲,但欲不可縱。凡人的心態是:在事業高潮退下時心如止水,沉穩恬靜;在仕途如意時牢記淡泊財色;在人生得意時冷漠看待金錢;不會被得意和失意所纏繞。這樣看似平凡的人實際上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他們可以戰勝誘惑,戰勝困難,戰勝自己,所以能做一個平凡的人就是一種成功。其實平淡也是生活,平凡也是故事,平凡人不需要豪情壯誌,平凡人也創造不出驚世駭俗的偉績,也幹不出驚天動地的壯舉。

那些整天想升官發財,追名求利的人可能擁有片刻的瀟灑,一旦事與願違便茶飯不思,為了自己一得一失而失魂落魄,他們缺少的恰恰是淡定的凡人心態。若擁有凡人的心態,就會平和淡然地看待社會上的人和事,說簡單點就是想開了,也就超脫了世俗的困惑。學會感悟人生,從人生哲學這一深層次的探討中,提醒我們要在社會生活中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淡定地看待人生,做一個幸福而又成功的凡人。

在NBA中有一條潛規則:“天才球員往往難以成為天才教練。”像喬丹、約翰遜這樣的天才球員,那些匪夷所思的起飛和傳球,對於一般球員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天才球員來說,他們往往難以理解普通球員為什麼會犯錯誤,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任務他們卻完成不了。所以他們成不了優秀的教練,但現實是這些天兵天將必須和凡人一起打球。而一般的球員也無法理解天才球員的內心世界。天才和凡人之間,互不理解是常態,相互理解是罕見的特例。天才有能力,有自信,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得到一切。如果天才也能夠盡心盡職而又能坦然麵對勝負,這樣的人就應該是天才中的凡人了。比如斯托克頓和馬龍,一次一次地失敗,一次一次地重來!從來不去埋怨隊友,也不去抱怨裁判。雖然他們沒能夠贏得總冠軍,但是能有凡人心態,才是天才中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