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陰謀陽謀(2 / 2)

“給兀良傳旨,讓他派兩個使者,分別到高麗、日本去交涉。讓高麗、日本花錢把俘虜贖回去,普通士兵每人10兩銀子,將領按級別100兩至1萬兩不等,當然如果王淐和北條家舍不得銀子的話,可以用16歲到30歲的婦女來換,一個士兵換2個女人,將領按身價類推!”劉華意味深長地說道:

“如果到時他們連女人都不賠,就讓健全的俘虜去西伯利亞最艱苦的地方伐木、挖礦、打漁,而那些殘疾的俘虜還是把他們送回國,告訴他們,他們的統治者舍不得花小錢替他贖命,到時這些殘兵回國後可就熱鬧了!嘿嘿......”

“陛下,為什麼不直接向高麗、日本索要戰爭賠款?把那兩國婦女換來當營妓可能有傷天和!”文天祥皺著眉頭,直言道。

“文愛卿,誰說朕要讓高麗、日本婦女當營妓?朕的軍隊何曾像其他國家那樣配備營妓的?” 劉華笑道。

其實最早的時候,他確實有把日本女人弄來當“慰安婦”的想法,但隨後一想,後世的日本侵略軍雖然都是禽獸,但他們的祖先確實無辜的。就像一個人殺了人、強奸了人,就把他父親、母親殺掉、強奸,這是不公平的,隻有那些yy搞“東京大屠殺”的憤青才想得出來。如果自己這樣搞,和日本畜生又有何區別?再說,劉華為純潔部隊風氣花了很多功夫,也砍了不少將士腦袋,一配備“慰安婦”,部隊又烏煙瘴氣,豈不是讓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

“那陛下換女人來幹什麼?”文天祥不解地問道。

“今年因為打仗,大概有2萬多40歲以上的老兵,沒能按時退伍。朕準備給這些馬上退伍、願意到西伯利亞定居的老兵,一人獎賞3個老婆,另外,老兵挑剩下的歪瓜裂棗,就分配給到西伯利亞的表現不錯的宋國降兵!”劉華說道。

“陛下的陽謀,真是高明!微臣佩服得五體投地!”耶律鑄誇張地說道。

“國丈,何以見得這是朕的陽謀?”劉華似笑非笑地問道。

“陛下,據微臣所知,日本、高麗人口市場,一個女奴價錢不到男奴的一半。所以,微臣斷言,那兩國當權者絕對舍不得真金白銀地給我國賠幾百萬兩,肯定采取用女人交換俘虜的方式。如果他們心更狠一點,讓官府直接充當人販子的角色,在各地擄拐適齡婦女,那國庫基本上不需要花錢了。”耶律鑄觀察了一下劉華的臉色,繼續說道:

“如此一來,兩國突然消失幾十萬年輕婦女,社會必將動蕩不安,而且說不定很多俘虜回國一看,自己的老婆、女兒不見了,將來我們再派細作一挑唆,說是他們的統治者舍不得賠款,就抓民女來抵債,到時高麗、日本的軍心、民心都要一瀉千裏了……”

“妙!實在是妙!”史天澤聽完撫掌讚歎道,其他文武大臣也紛紛附和。

“嗬嗬……看來國丈真是朕肚子裏邊的蛔蟲,啥都明白呀!”劉華也大笑起來,“哦,別忘了讓北條家用10名他們所說的高級【斥候】,換回北條長時的屍體!那阿術也真是的,也不給朕請示一下,就同意北條長時剖腹,要是活著,朕還能有更大的用處呢!”

===================================================================

1、肋差,是日本武士用來切腹自盡的短刀,通常隨身攜帶。比較地道的武士通常喜歡把肋差和較長的太刀同方向斜挎在腰間左邊(左撇子除外))。

2、武士道(詳見作品相關)興起於藤原氏專權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與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製的瓦解和莊園製的發展相關聯的。據日本史料記載,1200年日本出了一個名滿天下的法師。他的一生是奔波勞碌的一生,因為他是說藝人,而且也是一名武師,他生活全部就是刀和文學。他的刀如同他的文章一樣有名,他到處講述武士的故事,講故事時身旁總有一把琵琶,於是人們就叫他“琵琶法師”。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在道路上奔波,足跡遍及日本各地。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他的刀鏽了,但筆卻更加鋒利。他的文法如同他手中的刀刃,華麗、任性、痛快淋漓,他可以驚人的不顧事實,但他的滿懷豪情和個人行為的確成了武士最初的形象。琵琶法師在晚年,為了磨練自己的刀,砍斷了上百棵白樺。而在他有生之年,卻未曾找到對手。那時的琵琶法師未曾找到對手,決不是武士太少,而是他的刀術太高。在他那個年代,武士已成為一個階層,在民間已廣為流行,到處可見腰別長刀,頭挽發髻、身著真垂的武士浪人。標誌著日本進入武家政治時代。

3、切腹人為了減輕激烈的痛楚,可能會於剖腹後進行介錯,即找來助手在最痛苦一刻將其斬首。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