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3 / 3)

又有十幾位小姑娘圍著一個籠屜,每個姑娘手下放著一塊小石磚,那小姑娘一手背上托著蓧麵團,不停地從那指縫裏夾出一塊兒在那小石磚上一推,另一隻手迅速將那推出的麵片提起,在那手指一繞,卷成一卷,放在屜內,這樣不停地推,不停地卷,姑娘雙手是那樣靈巧和諧,動作是那樣敏捷美妙,轉眼一屜蓧麵卷,名曰蓧麵窩窩,齊齊平平搓了出來,在場眾神仙無不拍手叫好。

再看又一夥男孩每人懷裏抱著一個大碗,碗裏放著黍麵糕,見那男孩用筷子不停攪,還不斷往碗裏加炒豆麵,名曰炒麵糕。眾神仙又一陣喝彩。

接著眾神仙又瀏覽品味了紅豆飯、烙餅、饅頭、爆大豆、豆腐千丈、山藥撓撓、山藥魚兒、涼粉坨……各色各樣食品,那油香、糊香、清香溶為一體,香氣滿天。

此時,王母看了這些食品皆是幹品,便對炎帝半開玩笑道:“海陀山腳下雖是浩瀚大海,你這海陀山頂是否缺飲用甘水,你那食品皆是幹品?本娘娘我給你送些清涼甘甜水來,也算我給你們的一份賀禮。”言罷,王母在鳳輦上顫了一顫,頃刻海陀山山搖地動,隨之那溝溝岔岔皆冒出水來。眾神仙一陣山呼!從此,這海陀山穀穀有泉,溝溝有水,此乃王母所賜也。

在山呼中,王母擺擺手笑著言道:“我這是給比擂一個小小插曲,咱們還是繼續觀看比擂吧!”

大家從山呼中收了回來,繼續往前看。但見,又一攤兒更為熱鬧,“嗞嗞”、“嗷嗷”、“呱呱”“咩咩”鳴叫連天。殺豬的,宰羊的,煺雞的,拔兔的,刮魚的手忙腳亂;烹蝦的,燉鹿的,烤鴨的,熏鳥的熱火朝天,香氣襲人;那台案上:家畜家禽羊、雞、鴨、豬、蛋;野味兔、鳥、獐、鹿、麅;海鮮魚、蝦、蟹、龜、蚌……鮮牲活現。那一夥夥,一攤攤,熙熙嚷嚷,甚是紅火,好一派五穀豐登,業業興旺,歡聲笑語熱鬧場景。

眾神仙對那花樣素食連連叫好。但諸神仙對家禽、野味、海鮮等生靈遭人宰割烹食實為憐憫。細語道:“人之食,不可生靈。”之後,北海龍王撤海,眾神仙一致讚同,並全力助之,嗬護生靈是其中之一。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話又回來,二帝又比擂展示了創造、紡織、醫藥、文化等發明獨創物品。黃帝推出轅車,車上裝著由絲綿織成的一卷卷各色綾羅綢緞;車後隨著一隊美男俊女,個個穿著由絲緞製作的花樣衣衫,耀眼謎人。

炎帝搬出了犁杖、鋤耙、箭弩等各樣狩獵、農具。這項比擂炎帝遜色於黃帝。

黃帝施法弄術,將天地、白晝、男女、數碼繪製成陰陽八卦圖,可測命,可使術治病,其奧無窮——

炎帝指著滿山遍野芍藥花、蒲公英、山丹丹、柴胡、幹草、靈芝、山參等不下千種山花草菇言道:“我這山花草菇樣樣都是靈丹妙藥,可醫病救人。”

二帝在這方麵各有特色,皆不遜色,難分高低。

最後一項是校場比擂。黃帝首先手持長槍騎著小毛驢踮小校場一周,然後停在校場中央,和觀陣眾神仙拱手作了一個揖,等候炎帝出場。

隨著炎帝騎駿馬手持長鞭馳騁校場,二帝在校場中央相遇,還未見二帝動手比武,便見那小毛驢遇駿馬瑟瑟發抖,不停灑尿,逗的觀看眾神仙哄堂大笑。

黃帝既羞澀又尷尬,未有比武便匆忙退出了校場,但心裏暗暗與炎帝較上勁兒,心想:今日比擂稍有遜色,但來日方長,我一定勝過你炎帝。

炎黃二帝各顯其能比試,各路神仙無不喝彩。讚譽此次比擂不僅是二帝百年來創業展示,也是一次完美的物資交流會。並有王母贈送賀禮在先,三世佛祖提議道:“諸位神仙,王母、太上老君為此地贈了賀禮,我們也應該有所表示。”言罷,見三世佛祖揮手向東北方向一指,一座壁立萬仞崖峰在百裏處拔地而起,雄偉壯觀,見那崖峰,崖頂有一山洞,名曰碧落洞,洞中有泉,泉水沿崖壁滴瀝而下,寒天不凍,由此得名滴水崖;崖底正中又嵌有一個四四方方石洞,洞左壁刻“關外名山”,右刻“壁立萬仞”,橫批刻“塞奇觀”;崖底東北部有一石窟洞內有大小石佛一千零八尊,名曰“千佛洞”。讚曰:

擎天仞立一石懸,

滴水丹崖百丈淵。

幽燕獨峰鳴鍾鼓,

關外名山塞奇觀。

乾坤神洞聚千佛,

天柱妙窟下瑤仙。

窗扉近在棲雕處,

閣道都欄坐客前。

三世佛祖饋贈景地後,諸路神仙紛紛效仿,各顯其能向海陀山方圓百裏處饋贈景地。

三清元始天尊手一揮,在海陀東側落下一嵯峨跌宕山峰,見這山峰處:曆盤二十有四,仰觀石壁崢嶸千仞,俯視山麓迢遞百尋。南鳳凰而張翼,(南為鳳凰山);東象鼻以露形(東為象鼻山);諸山來朝,勢若星拱。峰澗鑲嵌兩個神洞,見這神洞,洞闊深、神工開鑿,坐北朝南,向陽避風,遙對南山,形若鳳凰,舒展雙翼,飛鳴朝儀,故名‘朝陽洞’。洞旁泉清冽、玉女浴盆,泉名玉女池。真乃天然之形勝,非人力所能成。此境好,峰巒秀峙,曲徑通幽,可謂洞天福地。有石室、有茅庵、有寶塔、有亭軒。可避暑,可尋芳,可悟道德,可度凶荒;白晝間遊山玩水,將翱將翔;青宵裏,賞月吟風,自得自樂。無喧嘩之亂耳,無騷擾之疲神;萬種美景,天然情趣,一團韶光,頓覺塵氛……

托塔天王手一指,見數十座奇異塔兒飛落一溝雙岔處,一葫蘆塔玉立在孤峰頂顛;似寶珠騰空,氣淩霄漢;一棒槌塔嵌在山腰間,小巧玲瓏,簡潔秀雅,雕塑甚佳,卓然超群;兩塔伸脖努嘴,猶如二龍戲珠。叉口深溝處群塔林立,長鬆翠柏,鳥語花香,四季如春,人稱長春溝,故數塔稱長春塔林,這塔好一景觀,猶似銀花飛濺。可謂山中藏秀,塞外含珠,神勇天降,寶象飛舞……

北龍王見之,言道:“看我的。”說著揮手一指,在山凹裏出現一龍潭瀑布,這瀑潭絕,岩壁跌宕,冰瀑懸掛,波紋似錦,流水如絲,水聲悠揚,山鳴穀應。之後派龍孫黑龍駐守此潭,名曰龍潭瀑布,又為黑龍潭。

其他三海龍王分別贈送了石猴峰、龍扒石、石香爐。

仙人各顯其能贈了鬆山仙人洞;這個贈隔河峰,那個贈撫琴峰,這個獻講經台;那個獻石門寨。

水母娘娘見眾神仙皆都獻了景地,急得她小肚墜脹,慌忙跑到一山根處,蹲在山根羞澀地褪下褲子尿了一泡,這一尿妙,一股清泉從山根縫隙裏汩汩冒了出來,你看那出水泉眼,噝噝細流,恰似水母小便處,這泉好,經久不息,寒天不凍,喝了此泉水,常年不拉稀。由此當地人稱其娘娘泉。

各位神仙饋贈景地,把個海陀山處點綴的如同仙境一般,正是:

千山爭疊起,萬壑水來歸.

仙洞留春在,寶塔顯靈氣,

妙泉化瘟疾,龍潭瀑布飛.

天然傳勝景,更喜土地肥…

這一幅幅繡麗勝景,為日後北龍王策劃藍圖給予預先鋪墊。

雙方比擂炎帝農業、醫藥略勝一籌,被封為神農氏,藥神,排在黃帝之首。從此稱之為炎黃帝,黃帝造車有創意,封為軒轅氏。之後二帝聯盟戰蚩尤,開天辟地,繁衍生息,繪創出一個欣欣向榮,繁榮富強,泱泱華夏之國。

從此炎黃子孫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又為團圓節、豐收節;延用此比擂成為習俗,當地人年年在中秋季節舉行物資交流會,這海陀山便是天下種植五穀雜糧最為齊全之地;當地百姓留下了吃山藥粥、炒麵糕、紅豆飯、蓧麵窩窩、打傀儡、山藥撓撓等獨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