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2 / 3)

話音剛落,但見晴空一朵祥雲飛速飄來。祥雲飄近,現出女媧娘娘,手托兩個泥人,飄逸而下落在槐樹上,將泥人分別置於槐樹枝頭兩個老鴰窩內,鄭重囑咐道:“槐樹老兒,我將人兒托付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嗬護,如嗬護不善,這人兒可會給你鬧個地覆天翻……”言罷,飄然而去!

老槐樹目送走女媧娘娘,對炎黃二帝道:“二位還不快快取過泥人,這可是你們的後裔傳人。”

炎黃二帝一起越起,飛上枝頭,各從一老鴰窩中取出泥人仔細端詳。但見,炎帝手中泥人臉色紅潤,目光犀利;黃帝掌中泥人膚色白黃,目光敏銳。

炎黃二帝正值欣賞泥人之際,槐樹又叮囑道:“二帝聽著,請記住:問你祖先在何處,黃土高坡大槐樹;這泥人便是你炎黃子孫,你二人無論到何地,隻要將泥人置於此,便可子孫滿堂,人群聚集,你們要切記女媧娘娘囑托,二帝各自去吧!”

不說黃帝留在茫茫黃土平原興建自己部落,開墾糧田,開創事業,日後與炎帝爭雄。

單說炎帝手托泥人,跳入空中舉目眺望,但見朔方山巒起伏,浩瀚大海,遼闊草原,多麼廣闊天地,任他大展宏圖。炎帝心中言道;那就是我發展前景去處。隨之回頭向老槐樹拜了三拜,縱身一躍,化作駝鳥,向北方飛去!

少刻,炎帝不知飛了多遠,停在空中俯首環視,但見下麵仍是浩瀚大海,島島環連;北方不遠處,與海連接是一望無垠茫茫草原,牛羊成群。獐鹿奔跑,卷土飛揚。炎帝想,我何不在高原大海交界處落腳?既可到草原狩獵,發展畜牧,又可下海捕魚捉蟹,還可種植莊稼,真可謂是魚米牧鄉。

想到此,炎帝選定海島高峰一處仔細一瞧,此地好一秀地,高巒截雲,層淩斷霧,雙阜共秀,競舉群峰之上!峰頂上,百丈方圓平平坦坦,綠草茵茵,山花爛漫,好似一個大花園;周圍灌木叢蒼鬱茂密,四季常青,圍著峰頂恰似一個聚寶盆;由此向北環望,群峰疊嶂,奇島林立!北有冰雪融融,銀光閃閃雪山;西有穿入雲霄摩天嶺;東有猴頂山,中有蕎麥峰。四山與炎帝所在山峰遙相輝映,恰似小五嶽。

炎帝口中讚道:“好地方”於是展開雙翼,迅速向山島飛去,轉眼落在山島峰巔,收起雙翼,四下瞅了一瞅,在山頂選了一塊兒空地,將泥人置於地下,念道:“人來!”隨之眼前出現一群男女,體態各異,有的皮膚微帶黝黑,體態憨實,有的皮膚豔嫩,體態健壯,有的弱小機靈。但每個人帶著紅臉蛋兒,此乃炎後之象征也!

炎帝在這些男女中間走了一圈,按體態分成三夥,憨實者為牧、弱小者為漁,健壯者為農。為牧者分布在草原騎射牧獵;為漁者分部在海島駕舟捕魚;為農者留於此處開墾耕種。

剛剛安排就緒,忽見天空飄來一片祥雲,祥雲臨近現出太上老君,見那老君一手端金缽,一手從金缽中捏出一撮土來撒向山頂草坪處,頃刻那草坪處出現一片黑油油肥沃田來;隨之,又見如雨一般飄飄飛落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籽種,撒向田內,那籽種落地生根,轉眼便生出綠油油芽來。炎帝與眾農民見此景目瞪口呆,齊唰唰跪在地上向老君連連叩頭作揖拜謝。

拜謝未畢,待大家舉起頭來觀看,太上老君早不見了蹤影。

炎帝對天喊道:“天雨籽粟,天助我也!”

喊罷,炎帝步了步這塊田,不多不少一十八畝。從此炎帝帶領眾農從經營十八畝田開始,開荒修田,在發展農業基礎上,林、牧、漁、獵全麵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因炎帝落腳山峰,處海島之顛,加之炎帝化駝鳥而來,故將此地取名海陀山,海陀山頂聚寶盆,因炎帝到此,故取名炎家坪,後人諧音稱閻家坪。

百年之後,炎帝農牧漁皆發展壯大,三夥形成三大部落。

你看那牧部,牛羊成群,馬肥駝壯,牧民們騎著駿馬身挎弓箭,揮舞揚鞭,放聲高歌,馳騁在遼闊草原。

你再看那漁者,身駕漁舟,飛躍大海,清晨撒網,晚上回來魚蝦滿艙。

特別是那農部,層層梯田,天雨籽粟,赤橙黃綠青藍紫,好一幅美麗園畫。

黃帝,百年來在黃土地上同樣有所建樹。

這年時近中秋傍晚,二帝各在兩地慢步。此時,但見一輪明月從東方冉冉升起,二帝觀到近圓明月,同時想起百年前老槐樹之言“圓”字,該分個高低之事來。於是,二帝不約而同匆匆各派使者聯絡,商定中秋圓月之時在海陀山閻家坪設擂爭雄。

中秋八月十五日晚,閻家坪好是熱鬧,月光高照,篝火通明。但見坪中央擺著一個丈餘高數丈寬的壇台,壇台中央放著一台石桌,桌下正中由炎黃二帝作陪,端坐著被眾神仙推舉為主持的天尊太上老君;兩邊擺著石椅,坐著評判各路神仙;台下左右兩翼攤台,名曰大小翮,炎帝部落男女老少圍在大翮攤台;黃帝部落男女圍在小翮攤台。台上擺著各自百年來創業花樣果實,五裏外設有比武小校場。

安排就緒,正待時辰!“咚咚咚!”忽聽天鼓震響!天鼓響處,天門洞開,隨之見王母娘娘雍容華貴,凝重端莊乘坐鳳輦,由十八金牛,十八金馬,駕馭十八輛金車;由仙女、護駕神伴駕,騰雲駕霧,簇擁著向海陀山而來。

眾神仙、炎黃二帝及在場眾民,麵向飄飛而來王母娘娘,忙跪拜迎駕“恭迎娘娘駕到!!”

隨著山呼迎駕聲,王母鳳輦落於南坡,調整陣容,鼓樂喧天,向炎家坪擂場湧來!鳳輦、金車輦過之處,軋出兩道深深轍印,由此後人稱此地為車道溝。王母駕到,擂場更加氣派!

申時,一聲鑼響,主持太上老君起身首先向王母作了一個揖,然後向眾神仙點了點頭,又向壇下揮了揮手,走向壇前高聲言道:“今日比擂由炎黃二帝協商舉辦,受眾神仙推舉本神主持二帝比擂,本次比擂分為農作物、食品、發明創造、校場比武四項,現在我宣布比擂開始。

話音剛落,炎黃二帝起身恭請各路神仙,引著走下台來。

首先看得是農作物。但見,黃帝部落中,首台站著五位童女,各端著一個方盤,盤中分別放著金燦燦穀子、黍子、玉米、黃豆、菜籽五類品種,名曰‘五穀’。評判神仙觀之,連連點頭。

走到炎帝部落,見首台站著十幾對童男女,每個童兒捧著一個編簍,簍內分別盛滿五顏六色五穀雜糧,穀類有稻米、小米、青米、黃米、糜米、玉米、高粱米;麥類有大麥、小麥、蓧麥、蕎麥;豆類有芸豆、蠶豆、紅豆、黃豆、青豆、白豆、黑豆、綠豆、花豆、豇豆、扁豆、豌豆。就這小小豆粒,競然產出五顏六色幾十樣品種,觀看神仙見之讚不絕口。

農作物比擂顯然炎帝比黃帝品種齊全。

黃帝見之有些不自在,好歹還有未比之項。於是黃帝忙引眾神仙到自己部落觀看食品。又見黃帝櫃台上放著一溜大碗,有四位男童每人捧著一個大碗,碗裏分別盛著小米粥、玉米糊、芼糕、濫豆腐四樣稀嫩食品,散發淡淡清香。

眾神仙紛紛端起大碗,有的喝粥,有的喝糊糊,“唏溜,唏溜”喝了起來,一邊喝一邊點頭示好。

眾神仙正喝得熱乎,炎帝忽指著自己部落,擴聲言道:“快看,那裏更熱鬧。”

眾神仙順著炎帝手指方向觀看。但見,炎帝處熱氣騰騰,隨著熱氣,一股股濃香撲鼻而來。眾神仙忙放下大碗隨炎帝走過去。見一夥中年婦女正圍著一口大鍋,鍋內燜著一鍋萱騰騰山藥粥,一位婦女正用木勺“嘭!嘭!嘭!”將那山藥與米粒搗杵在一起。

又一夥中年男子圍著一口大鍋,兩個男子正用木杖在鍋裏不停攪拌,將那蓧麵打成均勻顆粒,名曰打傀儡。那傀儡隨著攪拌噴發濃濃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