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5)(1 / 3)

同是向西方學習,早在甲午戰爭那場"考試"中,中日雙方就交出了優劣懸殊的兩份答卷。日本海軍的人數和裝備皆不及中國,對同中國打仗並沒有多少信心。戰前北洋水師到日訪問,日人登艦參觀,見中國水兵懶懶散散,家屬也住在艦上,到處晾曬著衣物,詫異之餘心中竊喜:打這樣的軍隊不成問題!中國在向西方學習失敗後,從日本那裏學習到了"學習的方法",才逐漸向現代型社會轉變。

中國曆史上侵略者的屠殺暴行

在中國曆史上,由侵略造成的暴行比比皆是。以戰國時的秦國為例,幾乎每攻占一地,每打完一次大仗,都要殺人。公元前331年,敗魏,斬首八萬;前312年,破楚師於丹陽,斬首八萬;前307年,破宜陽,斬首六萬;前301年,敗楚於重丘,斬首二萬;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斬首三萬;前293年,大敗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前280年,攻趙,斬首二萬;前275年,破韓軍,斬首四萬;前274年,擊魏於華陽破之,斬首十五萬;前260年,大破趙軍於長平,坑卒四十五萬;前256年,攻韓,斬首四萬;又攻趙,斬首九萬;前234年,攻趙平陽,斬首十萬……。(據翦伯讚主編《中外曆史年表》)一場統一中國的戰爭,到底斬掉了多少人頭,已不能精確計數。可以肯定的是,以當時中國人口不過上千萬,其殺人比例之高、之酷烈,遠遠超過日本的入侵。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帝國的創業者,也是中國元朝的太祖,可以說是蒙古人,也可以說是中國人。嚴格的意義上,他生前是中國的侵略者,死後才成為"中國人"。蒙古人的鐵蹄曾橫掃歐亞大陸,征服數十個國家,每破一城,絕大多數人民盡皆屠殺,所有財物盡予劫取,隻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與玩樂。許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淪為廢墟,人煙斷絕。蒙古軍大舉侵略中國時,因起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為宰相,對中國人采用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暴行才有所收斂。如公元1233年,蒙古大將速不台攻下金朝汴京,本擬循例屠城,為耶律楚材力爭所免。但他們對別的國家,仍舊不改殘忍習性,所到之處,殺人如麻,積屍遍野。

蒙軍攻下花剌子模國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就屠殺一百二十萬人,平均每一名蒙古兵殺二十四人。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愛孫中箭身亡,城破,令將城中居民完全屠殺,雞犬不留。拔都率軍第二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殺一人割一耳,共割了二十七萬隻人耳。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割人耳九大囊。攻陷布達佩斯,辱婦女,焚教堂,劫財寶,逢人便殺。公元1254年,蒙哥遣大將劄喇台征高麗,所過城邑灰燼,俘男女二十萬六千八百餘人,殺人無算。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命討伐木剌夷,此即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共攻克大小堡壘數百個,包括不戰而降的城池四十餘座,旭烈兀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幾盡屠殺。大食國都報達開城投降,蒙軍屠城七天,將全城八十萬居民殺個精光。(據陳致平《中華通史》,花城出版社)

蒙古人奉行的種族滅絕政策,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皆不能望其項背。然而成吉思汗卻以"偉大的民族英雄"載入中國史冊,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受人尊崇。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騰席連真東南十五公裏處,建築麵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金碧輝煌如同宮殿。遠近蒙古族及其他各族人民,每年都要在此舉行公祭盛會。為什麼沒有人把成吉思汗及其殘暴的子孫們當做戰犯?因為他贏了,成就了"功業",勝為王而不是敗為寇。如果日本人贏了,也就沒有人把他們當做戰犯,他們的戰爭罪行也就會為"偉績"所掩蓋,他們的亡靈也就會被供奉在比"靖國神社"闊綽、輝煌和神氣得多的紀念堂中受後人祭祀,而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猥瑣於一隅,接受幾個行藏閃爍的政客朝拜。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王朝,也是曆代最好的一個王朝。清朝征服整個中國的過程,同樣極為血腥。在與明朝爭奪遼東的時候,清軍就曾對遷安、永平兩地進行屠城,隻將財物和少數婦女掠走享用。因破壞了皇太極對漢人的懷柔政策,主事者阿敏被宣布為"國賊"遭到懲處,但皇太極本人拒絕對此事負責,而且後來也沒能製止此類屠殺。明將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除了一部分可利用的部屬,其餘官百餘人,兵三千餘人,皆就地屠殺,死者家屬婦女兒童一千二百餘人沒為奴婢。明總兵祖大壽投降,清軍得錦州,全城居民就地屠殺。清軍入關占領北京,攝政王多爾袞發布旨令通告全中國:"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發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