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的深處,有一條淡紅色的小路蜿蜒起伏,小路連著六千多級石梯,一直伸向白雲的深處。這石梯,就是後來被人們讚譽為:“愛情天梯”而傳遍天下的石梯,也正是這六千多級石梯,才讓現在的人們順著石梯走進了他們的生活,了解了他們的愛情故事。還是這六千多級石梯,默默地見證著他們幾十年不變的愛情與忠貞。這六千多級石梯,是劉國江老人怕大自已十歲的老伴上下山不方便不安全,就利用農閑的時候,自已用鐵釺、錘子,一釺一錘地鑿出來的,每一級階梯上,他還心細地打出一個淺淺的石窩,以便老伴用手把著,不容易摔下去。這些石梯,有的是在山崖石坡上順勢打出來的,有的生生是在幾乎九十度的崖壁上硬鑿出來的,開鑿時需手腳並用,異常危險。聽徐朝清老人說,劉國江經常是早上帶著點冷飯團帶一點鹹菜就上山幹活,一幹就是一天。每次都需冒著生命危險。這天梯,耗費了老人幾十年的時間,不知摔下來過多少次,一共打斷了二十多根鐵釺。從健壯青年打成了白發老人,憑著心中對妻子的愛與責任,他沒有放棄,硬是在大山上,創造出來這樣的奇跡。我想這樣的愛情信物雖然沒有鑽戒值錢。但卻比它金貴得多。如今,當無數的人們順著這愛情的天梯走上山去的時候,無不為他們驚世駭俗地愛情而感動,也為塵世間有些所謂的速食愛情、閃婚或者帶著某種功利性、目地性的婚姻或把婚姻當成兒戲的那些愛情感到悲哀。
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一直用自已的方式表達著對對方的愛與關心。到現在,老頭兒依然親昵地稱老伴為:“老媽子”,老太太稱呼老頭兒為:“小夥子”,語氣中竟還帶著點兒嗲。興致來了還相互對唱情歌,以表達心中的愛意。生活中他們相互體貼,相互關心。如果有事,一個人要下山,另一個人肯定會用目光一直遠送到看不見為止,然後倚門盼望,一直要等到那個上山來,才一同回家。五十多年,他們從沒有分開過一天。
在這五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他們沒有海誓山盟,沒有鮮花美酒,沒有定婚鑽戒,甚至沒有一個婚禮。但是,五十多年地風雨滄桑,五十多年曆經艱難險阻的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同舟共濟,五十多年的相親相愛,五十多年的不離不棄,五十多年彼此地無私奉獻,五十多年相互間地溫情關懷,五十年的堅貞執著。為的就是一個愛,為的就是那一份責任。老人有一句很平凡質樸的話:“這麼多年,我沒覺得有什麼辛苦。隻是覺得應該盡自已的責任。我很慶幸當初找到了她,讓自已知道了自已的責任”。他們說得質樸,做得好象也很平凡普通。但是,卻是那樣的難得,那樣的感人,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偉大。又是那樣地值得現在地人們去學習。
可是,前一陣子一向守信的劉國江老人,第一次食言了,沒有履行自已要陪伴老伴一輩子的誓言,突然倒下了,離開了他愛了五十多年依然愛不夠舍不得的老媽子。現在老媽子天天望眼欲穿,倚門盼望等待,可是天梯那端,再也沒有出現小夥子地身影。讓人心裏好難過,好心酸。但我想,總有一天,他們會再一次相聚在天堂,到那時,他們就會真正地永不分離,快樂地相愛下去。天堂裏,還會響起他們對唱的山歌“十七望郎”:“初一早晨噻去望郎,我郎得病睡牙床。衣兜兜米去望郎,左手牽郎郎不應,右手牽郎郎不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