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家訓智慧篇
第一章 為相能開國,做人能齊家 (1)
“三代五代不是太平,十五代才是盛世。”德川家康的母親在臨終的時候如是托付,以忠孝立身的家康自不敢有負生母,德川幕府果然傳承了十五代,兩百六十五年。傳家教子未必比克敵製勝容易,武士的精神使他忍得了失敗,也要忍得了喪子之痛;好勝的性格使他贏得天下,但也令他忽略了家人的心聲。
一點“犧牲”,一生幸福
在今川府做人質的時候,德川家康娶了今川義元的外甥女瀨名姬。瀨名姬是駿國、遠江、三河霸主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在駿國是至高無上的主人,即使在丈夫麵前,她完全可以任意地嘲笑和發脾氣,因為那時的德川家康在她眼中不過是寄人籬下的可憐蟲,與家康的婚姻帶給她的不過是施舍的快感。
但是德川家康卻有著她從不了解的誌向。爺爺鬆平清康的威名和家臣的殷殷期盼,都告訴他要忍辱負重地生活,將來重建岡崎城。不過德川家康的小心翼翼卻讓瀨名姬感到好笑,似乎這個丈夫除了接受舅舅的照顧外,別無是處。今川家對岡崎的要挾,在這個千金大小姐的眼中是一種莫大的恩德。
強勢的瀨名姬與德川家康的婚姻在駿國還算勉強和平,他們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德川家的嫡長子信康。但是這種平靜很快就因為德川家康的自由而打破了,今川義元信心滿滿地出征,卻被織田信長輕易取了首級。替義元出征在外的家康躲過此劫,回到自己的領地岡崎。從此時起,瀨名姬已經不具備往昔驕傲的資本,她變得歇斯底裏。從“元康”改成“家康”,新的德川家康更是讓瀨名姬感到丈夫忘恩負義。
家康和信長年幼時曾是要好的玩伴,今川義元大敗後,兩人結為盟友,織田家更是將自己的長女德姬嫁給了德川家的長男信康。這本是岡崎城最大的喜事,但是沉溺在今川時代的瀨名姬從來沒有將自己作為岡崎城的女主人思考問題,她還在想著織田家是今川家的仇人,不能容忍自己的兒子與仇人的女兒結婚。
盡管德川家康試圖讓瀨名姬從兩家的長遠利益來考慮這樁婚姻,蠻橫的瀨名姬還是將丈夫拒之門外,這也讓德川家康完全放棄了對她的耐心。
家康在岡崎城外北部築山另外建築了一棟宅邸,讓瀨名姬母子三人居住,因此她也被稱為“築山殿”。後來,因為戰爭的需要,家康把故鄉岡崎城讓給兒子信康居住,而自己搬到濱鬆城以便抵禦老對手武田信玄的勢力範圍,他並沒有將築山殿一同帶走。
家康希望家族興旺,因而到處收側室,隻為了為德川家添丁。與德川家康交過手的大名,因為子嗣太少,最後斷了香火,這是德川家康認為應該吸取的教訓。但是妒忌心太重的瀨名姬無法忍受丈夫另外收側室,於是,她由厭惡變成了憎恨,這憎恨沒有改變德川家康,卻讓她自己的內心一直飽受煎熬,甚至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害死了兒子信康。
德川信康的死,正是因為父母雙方的婚姻悲劇導致的。雖然德川家康對瀨名姬並沒有太多的仇恨,總是一忍再忍,但正是這種漠然處之的態度,更加激怒了瀨名姬。她心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完全喪失了理智。作為一個將軍的妻子,倫理綱常中都寫著她應該保持自己正室的威儀,但從小的驕橫卻讓她無法忍受任何委屈。婚姻的真諦就是相互忍讓和體諒,如果步步緊逼,隻會將家庭引向悲劇。
相比較而言,同樣是出身名門的濃姬就識大體得多,不僅給了家人幸福,更是給了自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