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憶往昔(1 / 3)

禮王世子代替他那自稱年老體衰的父王繼承了“禮王”封號後,便成了第三代禮王殿下。^//^先皇之父是他家祖父的親哥哥,所以他與現任皇帝陛下算得上是血緣比較近的堂兄弟了。

皇室子嗣少,盡管如此,每年的家宴也沒見缺了哪個人。禮王心裏嘀咕,嘴上卻一直把得很嚴。

人說富不過三代,第三代禮王殿下確實已經失去了前兩代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幸他的外祖父曾經是叱吒風雲的戰將軍,從小跟在外祖父身邊,好歹也學了點兒皮毛。帶兵打仗什麼的,完全不用害怕,因此也在邊疆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在朝中也是不大不小的名人。

禮王世子在沒繼承封號前就一直覺得,他從出生起就注定了被各式各樣的女人管到老死:外有未來之星皇太女敏彥殿下,內有如猛虎下山之母親大人。好不容易成年了,正想脫離母親的魔爪,卻又娶了個精神脆弱、大喜大悲的世子妃。

等大女兒十歲後,禮王終於明白,原來,他家的閨女也是難纏的主兒。

別看他們禮王府的男人在外個個風光,其實回到家裏……

罷了罷了,且不提這傷心往事了吧。

人總不能被管,作為一家之主,無論如何也要在小輩麵前挽回一些臉麵。禮王決定找個好人家把大女兒嫁了,省得他在家裏天天又丟麵子又丟裏子,導致最後丟人,樹立不起威信。

才十五歲的大郡主笑問父王:“您是不是很想尋覓個能降服得了女兒的人呀?可女兒原本是打算著要嫁進蘇家的呢!咱們兩家是世交,女兒嫁給蘇台大人不好麼?”

禮王淚目:“……不許!”

嫁給蘇台還了得嗎?這不就亂了輩分了!

絕對不允許!

>>>>>>>>>

從那往後的三個月裏,幾近躁狂又幾近絕望的禮王不僅一反常態地沒同好友蘇尚書搭訕過半句話,還見之必躲,如躲瘟神。

一次,禮王大老遠看見了蘇台。當下,他二話不說轉頭就跑,身後帶起的滾滾揚塵簡直可以媲美邊疆烽火台上冒出的狼煙。

正準備跟著兄長回娘家的蘇蘭站在馬車邊,目睹了這一事件的全過程,她不禁瞠目,拽了拽蘇台的手,小聲問道:“怎麼回事?”

蘇台先扶住妹妹的胳膊,幫她上了馬車,然後淡定答曰:“聽說他女兒想嫁給我。”

蘇蘭身形一僵:“……勇氣可嘉。”

>>>>>>>>>

女兒的異想天開令禮王頭痛不已。女大不中留,雖然他也很舍不得,但留著恐怕要留出禍害了。這可怎麼辦?

就在禮王心煩意亂的時候,那一年的會試即將開始。

顧府裏的幾個門生紛紛放了書本出來走動,樂平也奉恩師之命,一一拜訪幾位朝中重臣。^//^這些人中,有的因懼於顧丞相的事後報複,所以便裝作十分愛才,哪怕心中不滿再怎麼多,也笑臉相迎地接待了他;有的卻很是耿直,當麵就賞了他一碗閉門羹。

樂平含笑,把這些耿直的人記了下來。他以後可就要靠這些大人才能闖出門道,至於那些牆頭草,實在是不能指望。

沒過幾天,他就拜訪到了禮王府。

尹河樂家是曾經的名門望族,盡管現在家道敗落,但根基還擺在那裏,這個家族走出來的人才都很是令人敬佩。

所以即便生性爽直的禮王相當厭惡顧其誌的做派,他也還是看在樂氏一族的麵子上接受了樂平的拜訪。

禮王原本想著話不投機半句多,趕緊敷衍了事就算完。不料他竟與樂平一見如故,沒說幾句就覺得這個小夥子有前途,而且還難得地不太愛和他的“恩師大人”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