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良主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梅宏:《如何正確評價改革開放前後的兩個30年》,《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孔寒冰、項佐濤:《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蘇聯模式:改變的和沒改變的》,《戰略與管理》2010年1—2期

曾培炎:《偉大的曆程 輝煌的成就 寶貴的經驗》,《求是》2012年第11期

吳波:《十八大報告正麵回應中國發展方向 彰顯大國自信》,《中國青年報》2012年12月17日

包心鑒:《關於“中國模式”的辨析與中國道路的思考》,《學習論壇》2011年第2期《如何理解中國模式》,《人民日報》2010年9月15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張士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改革發展的又一個裏程碑》,《當代世界》2013年第12期

甘日棟:《充分認識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曆史意義》,《南寧日報》2014年1月16日

金輝:《中國改革進深水區 既得利益已成最大阻力和風險》,《經濟參考報》2014年9月23日

鄧聿文:《全麵深化改革要敢於碰硬》,《北京青年報》2013年7月24日《中國經濟轉型之路(觀察者說)》,《人民日報》2013年8月18日《發改委:改造提升製造業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中國證券報》2014年2月8日

蔡兵:《應當如何麵對“中等收入陷阱”》,《南方日報》2012年3月13日

張維宸:《從國富論看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中國礦業報》2013年12月1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日報》2014年5月28日《“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用好》,《人民日報》2014年8月22日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求是》2012年第10期

李鴻忠:《支持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求是》2013年第23期

張二震、方勇:《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經驗》,《南京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吳忠民:《中國目前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問題》,《學習時報》2013年10月29日

餘勁鬆:《完善我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幾點思考》,《經濟論壇》2004年第10期

鄭功成:《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係》,《人民日報》2004年4月13日《中國住房保障體係已初步形成 受益麵迅速擴大》,《瞭望新聞周刊》2011年4月3日《我國養老難題怎麼破解》,《經濟日報》2013年9月24日

王保真:《“十二五”規劃與醫療保障製度的完善發展》,《就業與保障》2011年第10期《教育體製改革綜述:免費教育城鄉全覆蓋是個縮影》,《人民日報》2010年7月11日

穀亞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改革的重要目標》,《中國改革報》2011年2月25日

張國祚:《新形勢下推動文化軟實力研究的著力點》,《前線》2013年2月18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前線》2014年2月27日

蔡鑫主編:《中國的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李社:《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與當代》2014年第3期

李軍:《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光明日報》2013年10月14日

北京大學軟實力課題組:《如何提升我國的軟實力》,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66886/1006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