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璿是高二十班班裏的班花,學習成績優異,聲音甜美,深受老師們的喜愛,在一次班級選舉中,她成功競選成為學習委員,並評選為市級優秀班級幹部。
可是,自從她當上學習委員後,時間不長,班主任發現她表現有些異常,課堂上無精打采,課下也少了不少開朗笑聲,並且學習成績也開始直線下降。於是,班主任開始留心觀察了一段時間後,決定找她談話。
一次放學後,班主任喊住了張璿,說:“張璿,你課後幫我抱下作業。”張璿毫不遲疑地答應了。等同學們都走出了教室,她們兩個一前一後,往辦公室走去。
途中,經過一個長廊,長廊上麵爬滿了常青藤,很多學生,坐在長廊旁的石椅子上看書、聊天。長廊兩旁,開滿了玫瑰花。班主任招呼張璿,在一個無人的石椅上坐下,然後微笑著詢問她:“張璿啊,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張璿一愣,說:“沒有啊。”
班主任看著張璿,說:“你這孩子,老師都當班主任當了二十年了,班裏哪個學生有什麼心事,老師一眼就都看出來。今天,我們兩個就是朋友,要是有什麼心事的話,你說來聽聽,說不定,我能幫你參謀下呢。”
望著班主任和藹的目光,張璿頓時覺得如同陽光透過陰霾的天空,終於,她把自己這段時間所遭遇的煩惱傾訴出來。
原來,最近班裏有了一些謠言,說什麼張璿之所以能當上學習委員並評上市級優秀班級幹部,是因為她那個當教育局長的舅舅的緣故。是她舅舅和學校打了招呼,她才被評上市級優秀班級幹部。然後,她就覺得同學看她的目光有了異樣,甚至主動疏遠了她。就這樣,她被這些謠言給困住了,覺得十分委屈,自然也就影響了學習。
聽完張璿的傾訴後,班主任笑了,她什麼都沒有說,然後帶著張璿回到辦公室,從抽屜裏掏出兩粒花種,對她說:“走,幫我到外麵的小花園,把這兩顆種子種上。”
來到花園裏,找一處空閑地方,班主任拿一把小鏟將土鬆了下,然後將其中一粒深深埋入土中,將另一粒交給張璿,讓她種下。張璿心不在焉,隻淺淺掩埋了一點泥土。班主任微笑地看著,沒有說什麼。然後,她們就離開了。
幾天後,班主任突然告訴張璿,她們種下的那兩粒種子,有一棵已經發芽了。於是,她們再次來到花園,果然,班主任種下的那粒種子已經發芽,吐出嫩嫩的新綠了。張璿看自己種的那棵,卻沒有什麼動靜,有些失望。
班主任自言自語地說:“你種下的那粒種子埋得太淺了,被陽光透過土壤曬幹了。其實,種子發芽,和一個人成長是一個樣的道理,隻有把自己深深埋到土壤裏,避開來自外界的幹擾,不會在意他人的看法,才可以默默積蓄成長的力量。”
張璿聽後,恍然大悟,眼睛裏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她是個聰明的女孩子,她聽懂了班主任老師這番話的含義。她深深鞠躬,對班主任說:“謝謝老師的開導,我會好好對待自己麵臨的問題的。”
果然,在以後的時間裏,張璿對那些關於自己的風言風語,一笑了之,她沉靜在學習中,努力充實自己,在期末考試中,一舉考出年級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並獲得省級優秀班幹部。奇怪的是,她再也沒有聽到那些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