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風雨欲來的京城最後的平靜終於被打破,一紙措辭嚴厲證據確鑿的訴狀如同劃過暗夜的一道閃電,瞬間驚懾了所有人的眼。
剛從西北邊境回來的原鎮國大將軍明末,居然一紙訴狀將如今朝中權勢喧天的熒陽公主告到了監察司!
訴狀上羅列熒陽公主四大罪名!
罪一,私自蓄兵,圖謀叛變。
罪二,勾結首輔,女子擅權。
罪三,謀害忠良,包庇奸臣。
罪四,私挪庫銀,貪汙腐敗。
每一條罪狀都有據可查,言辭犀利,證據確鑿,任何人隻要稍微看一眼訴狀的內容,都可以感知到一股淩厲的殺氣,任何人犯下這樣的罪行必死無疑!
這紙訴狀並不是明末親自執筆,而是謝清遠代勞,拿到訴狀的當日,明末也目瞪口呆,她隻要謝清遠搜集熒陽公主的罪行,卻沒想到謝清遠早已寫好訴狀,並且連時間地點證據都羅列得一清二楚。
謝清遠這個人城府太深,不可估量。
拿到這樣一份訴狀,明末心底不由得多了幾分底氣。
哪怕熒陽公主權勢滔天,這樣一張訴狀下來,她百口莫辯,即使監察司不能拿她怎麼樣,影響已經造成,熒陽公主再要有什麼動作,便是燎原之火,民眾積壓已久的怨憤會在一夕之間爆發。
讓熒陽公主坐立不安,將對付緒王爺的事情暫時壓下,等待緒王爺整理軍隊,做好應戰準備,這樣平衡的局麵又會暫時回歸。
無雙,也就暫時沒有性命之虞。
這是明末打的算盤。
監察司
須發皆白的趙馳章坐在桌案前,桌上擺著一紙訴狀。他麵前分坐著監察司另外幾位大人。
銳利的目光掃視在座眾人。
“諸位,對這張狀紙你們有什麼看法?”
“我們秉公判決,然後交由皇上決斷。”左側官員緩緩開口說道。
立刻有人冷笑,“秉公判決,熒陽必死無疑。”
“她作惡多年,死有餘辜。”右側官員憤憤說道。
“那我等立刻人頭落地,王大人以為還是君天帝時期,任何事隻要照章辦理,上頭自有青天麼?”
“對,皇帝昏庸,交給皇上就等於直接交給熒陽公主,與她作對,我們還有活路麼?”
“狀紙不止一份,明末已經四處散發,如今天下人都看著,我們決斷稍有偏頗,必然引來罵聲一片。”
“的確是個大難題啊……”趙馳章歎息。
監察司自君天帝創立以來,便是京城中最為清正廉明的一股力量,無論政治如何黑暗,朝野如何腐敗,隻要是告到監察司來的,必然能有公正的決斷。
君天帝畢竟是空前絕後的天才人物,他深遠的目光早已看到,權力中樞需要互相製衡才能平衡。
在封國創立的幾百年中,監察司的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製裁了大批貪贓枉法的官員,也處置了不少犯下罪行的皇室貴族。
但是監察司的決斷畢竟要通過皇帝的首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皇帝賢明監察司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成效。
現今的狀況來看,皇帝簡直就是個擺設,熒陽和緒王爺一手遮天,所以監察司十幾年來一直遊離在敏感事件的邊緣,遇到觸及熒陽公主和緒王爺一黨的奏章或者訴狀,都一概含糊帶過,不了了之。
一般不用等多久,找事的人都會被熒陽公主他們偷偷幹掉。
所以往往告狀的人都力求身份保密,唯恐被知曉惹來殺身之禍。
而明末的高明之處便在於,她一開始就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也公開了訴狀的內容,把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個涉及當權人物的審判上。
這樣以來,熒陽公主反而不能有太大的動作,不然就會落得殘害忠良的名聲,明末可是私闖敵營的大英雄!
監察司也麵臨著尷尬的局麵,公正審判則得罪熒陽公主,不公正則得罪天下人。
“這個明末給我們出了個大難題啊……”
“為今之計,隻能不做決斷了。”趙馳章歎了口氣,“隻是犧牲了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