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鄧小平是從1988年起在上海過春節的。(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此後,每年春節,鄧小平總在上海露麵,接見上海市黨政領導。陳雲也照鄧小平之例,每年春節來上海。這樣,每年春節之際,人們必定可以從電視屏幕上見到這兩位中共元老的形象。
1993年1月20日,新華社記者陳毛弟從上海發出這樣的電訊,報道陳雲在上海過春節:
雞年新春即將來臨之際,上海市黨政領導同誌今天上午看望了正在上海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首先代表上海1300萬人民向陳雲同誌拜年,祝陳雲同誌新春愉快、
健康長壽!
陳雲同誌滿麵春風地說:謝謝!
吳邦國向陳雲同誌介紹了振興上海、開發浦東的進展情況。他說:上海的形勢是好的,1992年我們著重抓了轉換機製,調整結構,經濟速度是近年來少有的,但我們基本上做到產品有市場、有質量、有效益,上海的基本建設和信貸規模都沒有突破國家下達的指標。
陳雲同誌聽了非常高興,說:你們按照江澤民同誌講的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工作是對的,你們的工作是幹得很好的。你們給我拜了年,我也向你們拜年,同時向上海人民拜年。
吳邦國說:這是陳雲同誌對我們的鼓勵。
這時,陳雲同誌問:新華社記者來了沒有?
新華社記者答:來了。
陳雲同誌說:請你們報道的時候帶一筆,我乘這個機會向解放軍全體官兵拜年!向全國人民拜年!
1993年聖誕節前,筆者在美國匹茲堡用電腦查資料時,居然查到一條關於鄧小平在上海的消息:那是摘自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稱“89歲的鄧小平,本月去上海,將在上海過春節”。
我在1994年1月中旬回到上海,很快就從朋友那裏得到證實,鄧小平確實在上海。
鄧小平來上海,行蹤往往嚴格保密,不過,熟知內情的人,很快就會從某些“細節”中獲知。比如,有人如從上海電視台調京劇的新錄像帶,特別是京劇名角言興朋的帶子,就表明鄧小平來了!那是因為鄧小平夫人卓琳喜歡看京劇,尤愛看言興朋的表演。
鄧小平每年到上海過春節,已成“慣例”。大抵已摸透“規律”,上海電視台在除夕便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攝像師做好一切準備,待命而動。一接到中共上海市委的電話,那個特殊的攝製組就立即出發。電話往往隻說來西郊賓館一趟,上海電視台的領導便知是拍鄧小平接見。
1994年鄧小平來上海,看上去明顯比過去蒼老。他有過兩次外出視察,都由上海電視台的攝製組跟隨拍攝。
一次是去視察新建的楊浦大橋。那天下著細雨,相當陰冷。原計劃鄧小平乘車過橋看一下,不料,到了橋上,鄧小平卻要求下去走走。他以年近九旬的高齡,居然冒著很大的江風,冒著細雨,在橋上走動,足見他的身體尚可。
另一次,則是在深夜12時到南京路視察。由於那時行人稀少,他不會被人發現。
至於陳雲,身體不如鄧小平,他來上海極少外出視察。陳雲愛聽評彈,他從上海電視台調看新錄製的評彈錄像帶,透露了他在上海的行跡。
1994年春節,鄧小平和陳雲在上海過節的鏡頭在熒屏上出現之後,人們對這兩位中共元老的身體狀況加以比較,普遍看好陳雲。那是因為出現在屏幕上的鄧小平,比往日消瘦了許多。陳雲卻不同,坐在沙發上談笑風生,不斷地打著手勢……
1994年2月9日,新華社記者陳毛弟從上海發出電訊,報道陳雲在上海過春節的情況。原文如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和上海市長黃菊等同誌,今天向正在上海的陳雲同誌拜年,祝他新春愉快,健康長壽。
陳雲同誌高興地接待了上海同誌,並同大家進行了親切交談。
吳邦國向陳雲同誌彙報了去年上海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和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麵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年工作的打算。陳雲同誌聽了很滿意。他說,上海工作是做得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很好。
陳雲同誌說,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當然,目前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要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首先要維護和加強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如果沒有中央的權威,就辦不成大事,社會也無法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