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薄一波走後,陳雲還聽了一會兒評彈,然後午休。【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
將近下午2時,陳雲突然血壓急劇下降,大夫馬上趕來搶救。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得知陳雲病危,也趕來醫院。陳雲終究年事已高,心力衰竭,於下午2時4分去世。
我問於若木,陳雲是否有寫日記的習慣?她說,不記日記。但每天氣象他都記錄,每天生活起居也都作記錄,大便的時間、量的多少都記。
我又問,陳雲有無遺囑?她說,他在1959年2月10日給中央寫過一封信,表示讚成死後火葬。陳雲在信中寫道:“前幾年,有一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自願簽名死後火葬,那一次我未出席會議,所以沒有簽字。我是讚成火葬的,特補此信,作為我的補簽字。”
陳雲還寫道:
“同時我還讚成屍體解剖,因為這無損於死者而有益於醫學。因此,如果我死後醫生覺得哪些器官需要解剖來證實一下當時診斷醫療是否正確,請讓醫生解剖。”
此外,陳雲並沒有專門的關於身後事的遺囑。
於若木告訴筆者,陳雲死於腎衰竭引起的心衰竭。
在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幾個人之中,陳雲的體質是比較差的,但是除了朱德也是90而逝之外,陳雲的壽命是最長的了。
袁寶華記得:
1950年我到中央財經委員會去看他的時候,發現他很消瘦。我說:“陳雲同誌,你要注意身體啊。”那一年他才45歲,但他卻笑著伸出5個手指說:“我這個人是長期病號,能活到50歲就夠本了。”這句話,充分反映陳雲同誌心胸開闊,性情豁達。
陳雲去世時,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訃告中稱陳雲“享年90歲”。
陳雲有句名言:“少做多活就是多做,多做少活就是少做。”他在漫長的90個春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5年4月11日晚7時,當中央電視台在新聞節目中首先播出陳雲於10日下午2時4分病逝的消息時,人們普遍感到意外……
陳雲去世的那個月,工資為人民幣1336元,各種補貼為250元,扣除所得稅31元,所以他實際上月收入為1550元人民幣,隻相當於187美元。
按照國家規定,在他去世之後,1995年5月起就沒有工資也沒有補貼了,隻是一次性發給家屬相當於10個月的撫恤金,即13360元。
陳雲去世時,隻有不到2萬元的稿費存款。本來,《陳雲文選》出版,他是有一大筆稿費的,可是,他要全部作黨費上交。秘書勸他先存起來,以後可以捐給某項事業。陳雲聽進去了。後來,他把《陳雲文選》的稿費,分別捐給了希望工程和新成立的北方曲藝學校。
他的“遺產”,是700多盒評彈錄音磁帶……
“天地同悲悼國殤”
一代巨星斂華光,
天地同悲悼國殤。
延安燈火聞教誨,
遼東砥柱知興亡。
重整經濟新建國,
探求改革奔小康。
何期飛絮沾疏雨,
淚灑太液清波長。
這首悼念陳雲的詩,出自袁寶華的筆下。陳雲去世那天,袁寶華剛剛由北京飛抵日本。他寫下這首詩,表示了對於陳雲之逝的一片哀情。
陳雲去世之後,4月12日,全國各地的報紙都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訃告和陳雲遺像。
訃告對陳雲的評價是:
陳雲同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他的一生,是為中國各民族人民徹底解放、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而頑強奮鬥的光輝的一生。
他在70餘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貞不渝,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堪稱楷模。他始終堅持並善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領導革命鬥爭、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表現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遠見卓識和傑出的領導才能。他的思想和觀點,集中表現在他的三卷文選中。他的著作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一貫顧全大局,堅持原則,維護團結,遵守紀律,光明磊落,謙虛謹慎。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具有注重實踐、親自動手、踏實細致、多謀善斷的工作作風。他聯係群眾,關心群眾,尊重群眾的創造。他愛護幹部,珍惜人才,尊重知識。他艱苦樸素,克己奉公。他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