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韓信身世之謎(2 / 3)

韓信既然是英雄,而且“所挾甚大,其誌甚遠”,那麼他在這個各路英雄大顯身手的時代就不會無所作為。韓信是怎樣成為風雲人物的?他從軍後,在項羽和劉邦那裏都不得誌,他的命運又是怎樣發生轉變的?

韓信終於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了一個時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麵八方的英雄豪傑在陳勝吳廣的帶動下,全部站出來和暴秦進行鬥爭。這個時候韓信的家鄉同樣發生了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拉起了一支義軍,於是韓信“仗劍從之”——韓信拎著他的寶劍參軍了。韓信參軍以後先跟著項梁,後來又跟著項羽,但是項羽不重視他,韓信這個時候的情況司馬遷用了四個字進行概括:“無所知名”——當時韓信還沒有什麼名氣,在項羽那兒他覺得沒有發展前途,於是又投奔了劉邦。劉邦讓他當什麼呢?劉邦讓他當個連敖,連敖就是接待員,就是公關先生。韓信這個人長得比較體麵,是一個帥哥,做做接待工作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韓信的狀態也是四個字:“未得知名”。那麼,有一次韓信和幾個同事都犯了軍法,依法當斬,一個個拉出來殺頭。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氣殺了十三個。輪到韓信了,劊子手把韓信叫出來,要殺他,這時候韓信一抬頭看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夏侯嬰。夏侯嬰是什麼人呢?夏侯嬰是劉邦的哥們兒,從小就跟劉邦在一起,跟劉邦一塊兒起義,再之後當了劉邦的太仆,太仆這個職位翻譯過來就是車夫,是給劉邦駕馬車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按照當時的製度,這個皇帝的太仆是部長級的官員;當然當時劉邦還不是皇帝,是一個諸侯王,那這個太仆少說也是副部級了。韓信看見夏侯嬰了,就大喊一聲說,我們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什麼要殺英雄好漢?夏侯嬰說,咦!怎麼還有這樣的人啊?過來過來。司馬遷用了六個字來形容:“壯其貌,奇其行”。夏侯嬰一看韓信,呀!一表人才,跟他談談話,發現他頭頭是道,不殺了,就向蕭何推薦。由於發現韓信是個人才,所以不但不殺,還給他換了一個職位,叫做治粟都尉,相當於司務長。所以說,韓信他參加工作以後一直是鬱鬱不得誌,先做侍衛官,再做接待員,再做司務長,都是不能施展自己才華的職位。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韓信轉變了命運,使他成為西漢初年的風雲人物呢?

韓信的推薦者、他事業上的恩人就是蕭何。蕭何也是劉邦的故舊,跟劉邦一起起義的,而且一直掌管著劉邦的所有雜事,實際上是劉邦的大管家,是丞相嘛。這個時候劉邦的情況並不好,屢戰屢敗,看不出有什麼前途可言,因此劉邦手下的人一個一個地都離開他,投奔到別的地方去了——或者投奔項羽,或者自立山頭——劉邦手下的將軍一下子跑了很多。韓信想,哎!我這個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項梁沒什麼出息,投奔項羽沒什麼出息,投奔劉邦我還是沒什麼出息,現在那些官職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這兒待著幹嗎啊?而且我的想法已經拜托蕭何多次向劉邦提交了,一直也沒有理睬我,我在這兒待著幹什麼啊?所以韓信他也走了。

韓信一走蕭何就著急了,甚至來不及向劉邦報告,自己馬上就追了過去,連夜去追韓信。這個時候,有手下人就去報告劉邦,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劉邦當時大驚失色,蕭何怎麼也跑了啊?蕭何是他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是蕭何管著的,別人跑了就算了,蕭何也跑了……劉邦急得在家裏團團轉。過了兩天蕭何回來了,劉邦一看蕭何氣就不打一處來,你他媽跑哪兒去了?幹嗎去了?你為什麼要逃跑?蕭何說,我沒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劉邦說,那你追誰去了?什麼?韓信,扯淡!那麼多將軍跑了你不追,一個韓什麼信的,有什麼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謊!蕭何說,不對,其他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大把,哪兒都能找得到,有什麼好追的;韓信與這些人可不一樣。

蕭何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韓信,叫做“國士無雙”。什麼叫國士呢?國士就是一國當中最優秀的人才,如果加上無雙呢,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最優秀的人才。蕭何說,這個事兒看大王您怎麼考慮了,您如果打算一輩子就待在漢中這個地方當個漢中王,這個韓信是沒什麼用得著用不著的。韓信是幹什麼的呢?韓信是打天下的,是幫助您得到整個中國的這樣的人才,如果你有那個想法的話,非韓信不可。劉邦說,我當然也想出去,哪個願意一輩子待在這個鬼地方?蕭何說,真的是這樣嗎?那你就一定要用韓信。劉邦說,那好吧,看你的麵子,也讓他當個將軍。蕭何說,那不行,讓他當將軍他還是要走的。劉邦說,當將軍還要走?那當大將軍好了。蕭何說,那就太好了——“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