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角度講,TVM製導體製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尋的製導導引頭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提出的一種替代製導方法,隨著尋的製導導引頭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在新型地空導彈中,多采用主動尋的製導體製替代TVM製導體製,如美國的“愛國者”PAC-3地空導彈。
六、複合製導體製
複合製導是由幾種製導體製依次或協同參與工作實現對導彈製導的聯合製導體製。複合製導係統設計的首要問題是複合方式的選擇問題。選擇複合方式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武器係統的戰術技術指標要求、目標及環境特性、各種製導方式的特點及相應的技術基礎。
由於沒有一種製導方式能完全滿足根據戰術要求確定的導彈飛行各階段所需的彈道特性,因此可在導彈的不同飛行階段采用不同的製導方式。如在一種製導方式的作用距離不能滿足導彈射程需求或製導精度要求的情況下可采用程序製導+無線電指令製導+尋的製導的複合製導體製。即在導彈飛行的初始段采用程序製導,將導彈導引到要求的區域;導彈飛行中段采用無線電指令製導,比較精確地將導彈導引到目標附近;末端采用尋的製導,充分利用尋的製導體製製導精度高的特點。複合製導體製不僅增大了製導係統的作用距離,而且提高了製導精度。采用複合製導體製可充分發揮各種製導體製的優點,取長補短滿足較高的戰術技術要求。
複合製導體製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不同製導方式的轉換,它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不同製導段彈道的銜接,二是不同製導段轉換時目標的“交班”。“交班”是指從一種製導方式轉到另一種製導方式時係統狀態的轉換。因此,在複合製導係統中,交班問題是兩種製導方式轉換的限製條件。在交班過程中,各種製導設備的工作必須協調過渡,使導彈的彈道能夠平滑地銜接起來。
複合製導體製作用距離遠、製導精度高、抗幹擾性能好,因此在新型地空導彈中得到廣泛應用。C-300係列、“愛國者”等地空導彈均采用複合製導體製。複合製導體製的缺陷是係統的設備較複雜、技術難度較高。
引戰係統包括引信、戰鬥部以及對兩者動作起連接和保險作用的安全執行機構。引戰係統是決定地空導彈最終能否成功摧毀目標的一個重要裝置,在導彈脫靶量符合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引信和戰鬥部的配合決定導彈的殺傷概率。
一、引信
引信是地空導彈接近目標時控製戰鬥部起爆時機並引爆戰鬥部的一種裝置。地空導彈多采用非觸發(近炸)引信,也有采用觸發(碰撞)引信的直接碰撞式引信。
一般情況下,地空導彈直接碰撞目標的概率很小。所以,戰鬥部的起爆通常采用非觸發引信,使用觸發引信的很少。也有在使用非觸發引信的同時,再裝上觸發引信作為補充的。非觸發引信是指導彈沒有碰撞目標,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時就引爆戰鬥部的引信。非觸發引信以無線電引信和紅外引信最為常見。它們都是利用感受來自目標的物理量(如無線電波、紅外線等),自動地確定引爆的時間和距離,從而使戰鬥部爆炸有效地殺傷目標。
地空導彈常用的幾種近炸引信有無線電引信、電容引信和光學引信,其中無線電引信應用最多。無線電引信發展較早,技術上較為成熟,具有多種波段和調製方式。光學引信近年來發展很快,光學引信在抗電子幹擾方麵具有明顯優勢。
便攜式地空導彈由於戰鬥部威力較小,一般采用觸發引信。不同體製的引信在抗幹擾方麵各有優缺點,因此多種體製引信和複合體製引信的發展越來越引起重視。
二、安全執行機構
安全執行機構用於完成引爆係統保險、解除保險和快速引爆戰鬥部的任務。
安全執行機構可防止戰鬥部在日常維護、勤務處理、彈道初始段發生意外爆炸。在保險狀態時,安全執行機構將啟動指令電路與執行機構隔離,將傳爆電路與戰鬥部隔離。保險裝置通常利用導彈的動力學參數,如加速度、發動機燃燒室壓力,以及定時裝置等逐級解除保險。這些條件在導彈發射之前是不具備的。當導彈發射且飛行到一定距離之後,安全執行機構就逐級自動解除各級保險,使引信與戰鬥部之間構成通路,戰鬥部處於待爆狀態,這時如果引信發出了啟動指令,戰鬥部就能適時起爆。
在導彈與目標交會過程中,當目標的電磁或紅外輻射滿足引信觸發條件時,引信執行機構工作,通過引爆裝置、傳爆裝置,使戰鬥部裝藥爆炸,戰鬥部產生殺傷諸元摧毀目標。當導彈穿越目標,或製導控製係統發生故障,導彈不能正常飛向目標時,在解除各級保險的前提下,地麵製導站遙控(或導引頭)發出自毀指令或導彈自身的延時裝置發出自毀指令,引爆戰鬥部,使導彈在空中解體,以免導彈落在我方造成破壞,或落在敵方造成失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