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地空導彈經典戰例(1)(3 / 3)

基本型“海狼”導彈和兩種輕型“海狼”導彈,都是采用傾斜式發射架。由於導彈體積小,長僅2米(“飛魚”導彈長4.69米),速度快(“飛魚”0.9倍音速,即接近音速),可以從很低的高度或很大的攻角攻擊敵方目標。這就使“海狼”導彈成為當前可說是唯一能對付多種小型高速導彈的艦艇防空武器,並以“以導反導”(用導彈攔截導彈)的功能而聞名於世。

3.與“飛魚”的較量

英國總結馬島戰爭的經驗,認為必須研製出反應速度更快、發射率更高,並能同時迎戰多個目標的導彈武器,於是,又對“海狼”進行了改型設計。

為更充分地發揮“海狼”的威力,武器設計家為“海狼”設計了一種集裝箱式垂直發射係統——把“海狼”導彈武器係統的各部分,分別裝在幾個國際標準型6米集裝箱中,一個集裝箱可容納14個導彈發射筒,每筒裝一枚“海狼”。

“海狼”導彈的尾部加裝了一個能夠控製推力方向的“軸向助推器”,它的作用就是導彈發射後讓“海狼”及時轉彎。這樣一改進,使“海狼”尾巴一甩就可以轉彎撲向目標。

馬島戰爭期間,“海狼”對“飛魚”可謂無計可施。然而事隔1年,於1983年11月24日的1次試驗中,1艘護衛艦垂直發射1枚“海狼”導彈,成功地攔截了名揚四海、曾令英國海軍心驚膽顫的“飛魚”導彈,從而又創奇跡。當時“飛魚”的飛行高度是距水麵8米,速度800千米/時,離“海狼”發射點3.2~4.8千米,采用的是電視跟蹤方式。這就進一步證實了“海狼”“以導反導”的能力。

三、薩姆導彈揚威藍天

薩姆導彈是前蘇聯於上19世紀4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第一代中高空地對空係列導彈。其中,“SA-2”地空導彈屬遠程地對空導彈,是1953年開始研製的二級串聯導彈,1957年裝備前蘇聯軍隊。後來不斷改進,共發展了6個型號。它是前蘇聯境內裝備量最大的導彈,並外銷東歐、中東等近30個國家。“SA-2”地空導彈彈長10.8米,直徑654毫米,最大速度4馬赫,最大作戰高度32千米,可全天候發射。

1959年10月7日,中國首次打下美製國民黨空軍RB-57D高空偵察機的導彈,也是這種稱為薩姆的蘇製地空導彈。

薩姆導彈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也曾創下擊落美國U-2高空偵察機的記錄。1961年5月1日,前蘇聯用“SA-2”地空導彈擊落一架美國U-2高空偵察機。不過,U-2深入前蘇聯偵察總計24次,也隻一架被擊落。

最為輝煌的戰績,要算是越南抗美救國戰爭。

越南戰爭時期,1965年7月25日,“SA-2”導彈係統首次投入作戰,當天即擊落了美軍飛機3架。一個月中它使美軍損失100多架飛機,從此“SA-2”導彈聲名大振,一時間,“SA-2”導彈成為對付美國高空偵察機的最有效的武器,成為了美國飛機的克星。

後來,美國飛機加強了電子幹擾,到1967年,越方每發射50枚才能擊落1架美國飛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薩姆”係列導彈在不斷研製和發展中導彈性能也在不斷得到提高。

起初,麵對強大的美國空軍,越南人民軍可以說是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越來越顯得束手無策,地麵行動因為沒有空中掩護屢遭美國空軍的破壞,重要目標無法受到保護。越南領導人感到非常焦慮,這時也隻能向前蘇聯求救了,前蘇聯是社會上義陣營中的“老大哥”,也不願看到越南被美國打敗,決定向北越提供當時號稱最先進的地對空導彈——“薩姆-2”地空導彈。

1964年底,在前蘇聯的援助下,越南人民軍導彈部隊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並開始形成戰鬥力,到1965年仞河內周圍40千米的區域也已部署部分該型號導彈,但總體上看,導彈發射架和導彈數量還比較少,作戰力量十分有限。為突然形成規模和強大的戰鬥力,形成對美空軍作戰的強大優勢,越南決定暫時不予使用,繼續發展,直至形成較強大的作戰力量,再投入戰鬥。美軍對此雖有些覺察,但並沒把這些放在心上。有一次,侵越美軍總司令成斯特摩蘭將軍和空軍司令喬·摩爾將軍一同前往西貢,請求批準轟炸正在北越修建的“薩姆-2”導彈發射陣地,當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麥克瑙頓,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你真以為北越人會使用這種導彈?”他嘲笑摩爾將軍說,“配置這種導彈隻不過是俄國人安撫北越的一種政治策略罷了。”但事實很快無情地嘲笑了麥克瑙頓的狂妄和無知。

1965年6月29日,美國總統約翰遜發布命令,對越南民主共和國首都河內地區實施攻擊和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