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稱謂
(一)荼的含義 苦菜
《爾雅·釋草第十三》,“荼,苦菜”。
苦菜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詩經·國風·邶國之穀風》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經·國風豳國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詩經·大雅·綿》有“堇荼如飴”。
一般都認為上述詩中之“荼”是指苦菜。三國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疏》記苦菜的特征是:“生長在山田或沼澤中,經霜之後味甜而脆”。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七“苦菜”條記:“初春時生苗,莖中空,折斷時會流出白汁,開黃花和野菊相似,其種子附生白毛,能隨風飄揚”。其實苦菜是荼的本義,其味苦,經霜後味轉甜,故有“其甘如薺”、“堇茶如飴”。
茅秀
東漢鄭玄在《周官》注雲:“荼,茅秀”,茅秀是芽草類種子上所附生的白芒。《詩經·國風·鄭國之出其東門》有“有女如荼”,成語有“如火如荼”,上述之荼一般認為是指白色的茅秀。茅秀是荼的引伸義,因苦菜的種子附生白芒,進而由苦菜白芒引伸為茅草之“茅秀”。
茶具苦澀味,所以,便用同樣具有苦味的荼(苦菜)來借指茶。
其餘
由“茅秀”進一步引伸為“蘆葦花”,還有解釋為“紫蓼”、“陸穢”的。
(二)荼何時被用來借指茶
《爾雅·釋木第十四》,“檟,苦荼”。檟從木,當為木本,則苦荼亦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從草的苦菜而是從木的茶。《爾雅》一書,非一人一時所作,最後成書於西漢,乃西漢以前古書訓詁之總彙,由《爾雅》最後成書於西漢,可以確定以菜代茶不會晚於西漢。
西漢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荼”,一般認為這裏的“荼”指茶。因為,如果是田野裏常見的普通苦菜,就沒有必要到很遠的外地武陽去買。王褒《僮約》定於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用荼來借指茶當在公元前59年之前。
(三)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稱謂
陸羽在《茶經》“七之事”章,輯錄了中唐以前幾乎全部的茶資料,經統計,荼(含苦荼)25則,荼茗3則,荼荈4則,茗11則,檟2則,荈詫3則,設1則。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則,約占總茶事的70%。檟、設都是偶見,茗、荈也較茶為少見。況茗是荼芽,荈是荼老葉,荼、茗、荈,其實是一。由此看來,荼是中唐以前對茶的最主要稱謂。
茶的其他稱謂
(一)檟
檟,又作榎。《說文解字》:“檟,楸也。”
“楸,梓也。”按照《說文》,檟即楸即梓。《埤雅》:“楸梧早晚,故楸謂之秋。楸,美木也。”則楸早在早秋落葉,故音秋,是一種質地美好的樹木。《通誌》:“梓與楸相似。”《韻會》:“楸與梓本同末異”。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埤雅》:“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
綜上所述,檟(榎)為楸、梓一類樹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
檟為楸、梓之類如何借指茶?《說文解字》:“檟,楸也,從木、賈聲。”而賈有“假”、“古”兩種讀音,“古”與“茶”、“苦茶”音近,因茶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檟(音古)來借指茶。檟作楸、梓時則音“假”因《爾雅》最後成書於西漢,則檟借指茶不晚於西漢。但檟作茶不常見,僅《爾雅》和南朝宋人王微《雜詩》兩見。
(二)茗
茗,古通萌。《說文解字》:“萌,草木芽也,從草明聲。”“芽,萌也,從草牙聲。”,茗、萌本義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樹的嫩芽當然可稱茶茗。
後來茗、萌、芽分工,以茗專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鉉校定《說文解字》時補:“茗,茶芽也。從草名聲。”茗何時由草木之芽演變而專指茶芽?舊題漢東方朔著,晉張華注《神異記》載:“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晉郭璞《爾雅》“檟,苦茶”注雲:“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唐前飲茶往往是生煮羹飲,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葉,三、四月采的才是當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麵是“茗”。以茗專指茶芽,當在漢晉之時。茗由專指茶芽進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盡。
(三)荈
《茶經》“五之煮”載:“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荈、荼、茗,其實一也。”《魏王花木誌》:“荼,葉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南朝梁人顧野王《玉篇》:“荈,尺切,茶葉老者”。
綜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葉,因而苦澀味較重,所以《茶經》稱“不甘而苦,荈也。”《茶經》“七之事”引司馬相如《凡將篇》中有“荈詫”司馬相如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其與哲學家、文學家楊雄及文學家王褒都是四川人,而四川是中國最早飲茶的地區,“武陽買茶”的武陽就是現今四川彭山。
荈不像、檟、荼等字是借指茶,隻有茶一種含義,所以,《凡將篇》中的“荈”指茶是可能的。荈為茶的可靠記載見於《三國誌·吳書·韋曜傳》:“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應是茶飲料。晉杜育作《荈賦》,五代宋初人陶穀《清異錄》中有“荈茗部”。“荈”字除指茶外沒有其他意義,可能是在“茶”字出現之前的茶的專有名字,但南北朝後就很少使用了。
(四)設
《說文解字》:“設,香草也,從草設聲。”段玉裁注雲:“香草當作草香。”設本義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設借指茶。西漢楊雄《方言論》:“蜀西南人謂茶曰設。”但以設指茶僅蜀西南這樣用,應屬方言用法,古籍僅此一見。
茶字的出現及其由來
在荼、檟、茗、荈、設五種茶的稱謂中,以荼為最普遍,流傳最廣。但“荼”字多義,容易引起誤解。“荼”是形聲字,從草餘聲,草字頭是義符,說明它是草本。但從《爾雅》起,已發現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實不符,故借用“檟”,但檟本指楸、梓之類樹木,借為茶也會引起誤解。所以,在“檟,苦荼”的基礎上,造一“搽”字,從木茶聲,以代替原先的檟、荼字。另一方麵,仍用“荼”字,改讀“加、詫”音。
“荼”讀茶音約始於南北朝時期。“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讀音上及荼在書寫上還會引起誤解,於是進一步出現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隋陸法言《廣韻》“下平聲,莫霞麻第九;荼,春藏葉可以為飲,巴南人曰葭荼。”“茶,俗”。“茶”字列入“麻韻”,下平聲,當讀“茶”,非讀“徒”。
“茶”字由“荼”字減去一畫,仍從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書寫簡單,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於民間。“荼”(音茶)和“茶”大約都起始於陳隋之際。《茶經》注雲:“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茶經》原注者認為“茶”字首見《開元文字音義》。《開元文字音義》係唐玄宗李隆基禦撰的一部分,已失傳。盡管《廣韻》、《開元文字音義》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場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蘇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都用“搽”而未用“茶”。直到陸羽著《茶經》之後,“茶”字才逐漸流傳開來。
“茶”字的出現和讀音對於世界的意義
茶起源於中國,流行於世界。如今世界各國的茶名讀音,也都是從中國直接或間接傳入的。可分兩大體係:一是普通話語音:茶“cha”;一是福建廈門地方語“退”音“tey”。兩種語音在對外傳播時間上,有先有後,先為“茶”音,後為“退”音。
“cha”音傳往中國的四鄰周邊國家。如東鄰本,直接使用漢字“茶”。古波斯語:“cha”;土耳其語:“chay”;葡萄牙語:“cha”。印度、斯裏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羅語也叫“cha”。
在明末清初,西方遠洋船隊由廈門等地方語得知茶稱為“退”,隨譯成英語“tee,拉丁文”thea“後來英語拚成”tea“至於法語係的”the“德語係的”tee“西班牙語的”te“都是由廈門語的”退音和英語的譯音演變而成的。
三、中國的茶區
中國現有茶園麵積110萬公頃。茶區分布遼闊,東起東經122度的台灣省東部海岸,西至東經95度的西藏自治區易貢,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島榆林,北到北緯37度的山東省榮城縣,東西跨經度27度,南北跨緯度19度。共有21個省(區、市)967個縣、市生產茶葉。
全國分為四大茶區:即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
1.西南茶區
西南茶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雲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複雜,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熱。土壤狀況也較為適合茶樹生長,四川、貴州和西藏東南部以黃壤為主,有少量棕壤;雲南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區豐富。
2.華南茶區
華南茶區位於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省,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產大葉種紅碎茶,茶湯濃度較大。
除閩北、粵北和桂北等少數地區外,年平均氣溫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氣溫為7℃-14℃,茶年生長期10個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國茶區之最,一般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灣省雨量特別充沛,年降水量常超過2000毫米。茶區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也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
3.江南茶區
江南茶區位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3。生產的主要茶類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
茶園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帶,少數在海拔較高的山區。這些地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8℃,冬季氣溫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幹旱。茶區土壤主要為紅壤,部分為黃壤或棕壤,少數為衝積壤。
4.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遊北岸,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區主要生產綠茶。
茶區年平均氣溫為15℃-16℃,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為-10℃左右。年降水量較少,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勻,常使茶樹受旱。茶區土壤多屬黃棕壤或棕壤,是中國南北土壤的過渡類型。但少數山區,有良好的微域氣候,故茶的質量亦不亞於其他茶區,如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
四、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我國的茶學家根據近年來對茶的解剖結構、生物化學、遺傳學等研究認為,茶自發現以後,由它的起源中心地帶呈扇形向我國的東南、華南地區擴展,並通過各種渠道引向國外。目前世界上五十多個產茶國的茶種,飲茶風尚,都來自中國。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先秦兩漢: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說,中國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了如“武陽”一類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三國西晉:長江中遊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
秦漢時期,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而傳播。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個左證。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粵、贛毗鄰地區。
而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和較好的經濟文化水平,長江中遊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三國時,孫吳據有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西晉時長江中遊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左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複存在。
(3)東晉南朝: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遊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唐代: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遊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遊和下遊。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裏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麵。
(5)宋代: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遊茶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裏,京師三月嚐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采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隻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名人品茗
嗜茶如命的楊萬裏
著名詩人楊萬裏(1127年-1206年)是南宋與陸遊同時期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字廷秀,號誠齋,世稱誠齋先生,8歲喪母。父親楊芾精通易經,他常忍著饑寒購買書籍,積十年,得藏書數千卷。他指著藏書對楊萬裏說:“是聖賢之心具焉,汝盍懋之!”於是,楊萬裏自小讀書非常勤奮,廣師博學,鍥而不舍。
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楊萬裏進士及第,時年二十七歲。
楊萬裏在朝中做了幾十年的官,官至尚書、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做了高官,仍保持儉樸的家風。他生性耿直,遇事敢言,因而雖然學問出眾,文采超人,做的官卻都是有職無權,無法施展抱負。年未70,便告老還鄉。回家後,他布衣赤腳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爛不堪,三世不加增飾。楊萬裏自始至終以清廉持身,前來看望他的人,見他破屋漏房,不能防禦風雨,無不深為感動。史良叔當時任廬陵郡守,特來拜訪楊萬裏,走進門見廳堂如此陳設,“蓋知謀國而不知營家,知恤民而不知愛身,其天性然也。”
楊萬裏一生力主抗戰,為官清正廉潔,後遭弄權之人排斥,憂悶而死。他才學淵博,他的詩與陸遊、範成大、尤袤齊名,稱“南宋四大家”,留有《誠齋集》。
楊萬裏一生寫下了2萬多首詩作,留傳於世的僅有4000多首。在他的大量詩作中,有許多是寫飲茶生活的。由於他辭官隱居後,精神生活常處於孤寂之中,除卻讀書寫詩之外,便借茶之飲,來排遣心中的鬱悶,寄托不盡的憂思,以至日夜以茶為伴,嗜茶如命,達到了情寄其中不能自拔,視茶為魂神淫其中的地步。緣於茶本性的剌激作用,夜飲失眠,久而久之,便讓茶蝕損了他的身體健康,有時竟然達到不顧自己身體的程度。他有一首《武陵源》的詞,其中有:“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因為茶性寒,飲茶過量對身體並不好,但楊萬裏為了飲茶,不顧使身體受寒以至獲病,這一點他在這首詞的序中已然承認:“老夫茗飲小過,遂得氣疾。”此外,他嗜茶如命的性格在其《不睡》詩中再一次獲得體現:“夜永無眠非為茶,無風燈影自橫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