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涀⑹杈碇??(2 / 3)

若肖久矣,

註:肖,善也。謂辮惠也,若大辯惠之人,身自高責,行察察之政,所從來久矣。

其細也夫。

註:言辯惠者唯如小人,非長者矣。*疏:獨猶聖德高大,故不誇笑於物,若其誇笑,久是群小也。河上雲:肖者猶善也,言眾生不能履於善道者,皆為我大故也。獨猶驕慢,我大所以不能履行善道者,久當卑小謙退也。*顧等曰:大聖之人,故無所似也,若形有定質,智有常分,的有所似,則道有封執,此乃細碎之人,豈虛妙之大聖乎。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

註:老子言我有三寶,抱持而保倚之也。*疏:老君所以聖德高大,獨不誇肖於物者,為歸依三寶,寶重而持之,故能然也。

一曰慈,

註:愛百姓如赤子。*疏:慈念蒼生,拔苦與樂,此道寶也。

二日儉,

註:賦斂若取之於己。*禦曰:慈則廣救,儉則足用。*疏:少欽知足,守分不責,此經寶也。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註:執謙退,不為唱始。*疏:謙偽柔弱,先物後己,退身度人,此師寶也。*節解曰:謂人形中有精氣神等寶而藏之,可持以生也。

夫慈故勇,

註:以慈仁,故能勇於忠孝。*疏:內蘊大慈,外弘接物,所以勇入三界,俯救蒼生。

儉故能廣;

註:天子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廣大。*疏:諸法虛幻,合而不貪,儉素清高,故其德廣大。

不敢為天下先,

註:不敢為天下首先。

故能成器長。

註: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為道人之長也。*禦曰:慈儉之德,謙撝益光,推光與人,人必不厭,故能成神器之長也。*疏:隻為勇救蒼生,退身度物,故居界外獨處玉京,為衆聖之長,降世則位居九五,為神器之尊。

今舍其慈且勇,

註:今世合慈七,為勇武也。*疏:合去慈悲,且好行剛勇。

舍其儉且廣,

註:合其儉約,但為奢泰。*疏:棄其儉素,而廣貪於物。

舍其後且先,

註:合其後己,但為人先。*疏:忘退後之心,趨進先之行。

死矣。

註:所行如此,動入死道。*疏:總結上三合,既乖三寶,適淪溺三塗,故言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註:夫慈仁者,百姓親附,並心一意,故以戰則勝敵,以守衛則堅固。*疏:以大慈之心臨於戰陣,士卒感恩,所以勝捷。內解:即是六根兵馬,對於六塵,不為塵沒,故獲勝也。又用慈守衛,百姓同心,是以牢固,內解:以慈心自守虛靜,則道心堅固,不可技也。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註:天將救助善人,必與慈仁之性,使能自營助也。*禦曰:以慈戰守,豈但人和,天道孔明,亦將救衛。戰勝,天救也。守固,天衛也。是皆以慈,故雲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疏:天尊大道,救度行慈之人,還用慈悲俯相衛護也。故三寶之內,以慈為先,四等之中,用慈為首,是知慈之為義大矣哉。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

註:言貴道德不尚武力也。*禦曰:士,事也。善以道為理國之事者尚於德,故雲不武。*疏:言古者善修道之士,靜退無為,不舍慈而為武勇也。

善戰者不怒,

註:善以道戰者,禁邪於胸中,絕禍於未萌,無所硃怒也。*禦曰:事不得已,必須應敵,以慈則善,故不憑怒者也。*節解曰:謂閉。和精,萬神喜悅也。*疏:善達前境虛幻,故能製敵於未萌,妙體違順兩空,是以無心喜怒也。

善勝敵者不爭,

註:善以道勝敵者,附近以仁,求遠以德,不與敵戰,而敵自伏。*禦曰:師克在和,和則不爭。*節解曰:謂以口行一,萬鬼自伏,故日不爭。*疏:不為塵染,名日勝敵,既無喜怒,何所爭耶。

善用人者為下。

註:善用人自輔佐者,常為人執謙也。*疏:夫能行謙下者,必為物之所歸,故能役用於人也。

是以不爭之德,

註:謂上文為之下也。是乃不與人爭國之道德也。*疏:不與物爭,故能成己之德,此結善勝敵不爭也。

是謂用人之力,

註:身能為人之下者,是謂用人臣之力也。張曰:悅以使人,人忘其勞。*疏:謙下雌柔,不用於物,物又歸之而為己用,此結善用人為下也。

是為配天,

註:能行此者,德配天也。

古之極也。

註:是乃古之極要道也。*禦曰:善勝是不爭之德,為下是用人之力,如此者,可以配天稱帝,是古之至極要道也。*疏:配,合也。天,自然。極,道果也。言善修道之士,妙體真空,達於違順,不與物爭,故能合至理之自然,契古始之極道,此總結也。

用兵有言:

註:陳用兵之道,老子疾時用兵,故托己設其義也。*疏:用兵謂權智,攝化衆生,亦是聖人用六根,涉於塵境。有言者有用兵之法,言在下文也。

吾不敢為主,

註:主,先也,我不敢先興兵也。

而為客。

註:客者和而不唱,用兵當承天而後動。*節解曰:上兵謂口也,下兵謂陰也。口言妄則自傷,故言謙讓也。輕用陰則喪精,故不敢為唱而為和也。*疏:主者我身也,客者前塵也,言根塵兩空,物我俱幻,既無我身之能綠,亦無前塵之可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