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戰役後的新氣象(一)(1 / 3)

在藍星同步軌道的太空城裏,這裏一天天的在擴建著這座太空城市的規模。

作為核心的第一塊‘鐵餅’狀的物體中軸線兩側,兩個略小一圈的鐵餅已經成型,三個‘鐵餅’構建出的主體內部結構不僅讓整個太空層的內空間尺寸更大,四周延伸出去的結構也形成了更多的補給裝卸轉運船塢,甚至部分小船塢已經開始在太空中直接組裝起了艦船。

太空城軸線一側的人類第一艘戰列艦已經完工,剛剛進行完適航性測試的它正在船塢接受著最後的改裝和調整,兩周之後,它就要和新的一批戰艦,向線源出入口方向前進。

戰列艦的命名和巡洋艦以及驅逐艦不同,第一艘戰列艦被命名為孫策艦。

因為戰列艦的數量和噸位尺寸會更大一圈,因此戰列艦采用的不是普通武將名,而是使用曆史上能留下一定名氣的地方勢力、軍閥最高指揮名稱來命名。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就是人類的戰艦在迅速的更新迭代中,依舊可以通過這些曆史著名人物的名氣、戰力、人物身份地位甚至是傳說來形成較為直觀的區別。

要不然等會來個文醜戰列艦指揮關羽袁紹驅逐艦……

聽上去自己都覺著怪怪的。

同時也便於按照批次、升級後的再編製進行劃分。

甚至有人戲稱,可以根據不同曆史將領的不同陣營,直接劃分組建成不同的艦隊。

例如孫策孫權孫堅戰列艦下麵,就是甘寧太史慈淩統呂蒙陸遜這些戰艦,而劉備諸葛亮關二爺麾下則是趙雲黃忠魏延廖化周倉這批戰艦,至於曹孟德麾下,自然有著張郃張遼夏侯家族一眾戰艦,以及一批人妻娘子軍……

而等到未來三國人物用完,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更不用說還有被戲稱為《木許傳》裏的一百零八好漢,《七俠五義》這些著名半曆史半演義的小說人物可供選擇。

甚至往上溯推,還有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眾多名將!

把這些人物全拉出來,光戰艦都能排個數千艘!

除了名字外,因為上次帶回來了三艘㙓礦資源,讓已經快枯竭的㙓礦終於得到了極大的補充,除了生產部門獲得到一批㙓礦用於零鋼化煉工廠、新型注料焊接槍這些生產企業外,剩下的幾乎都堆到了戰艦這邊,使得後續生產的戰艦從速度和戰力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速度上。

通過對趙雲艦和㙓體生命艦船的戰鬥過程中不難發現,打太空戰,有個重要因素就是那個穿拖鞋戴眼鏡的光頭捏著子彈說的那句話: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隻要速度上的去,不管是打還是跑路,都能讓人類戰艦有著更多的戰術選擇和戰術優勢。

同時,高速度也能讓原本漫長的太空路程耗時變得縮短不少。

原本神行太保號飛船用了快兩年才飛到出入口,但換成是升級後的趙雲艦,幾個月就跑完全程了。

所以速度和火力成為了新一代戰艦優先升級提升的部分。

戰列艦因為一開始就走的是多炮塔神教,所以外形和火力上變化不大,唯獨就是艉部四周增設了多具大型碗式推進器增加速度,但雙頭缺口式主炮火力結構不變。

這是在出入口打的這場戰役中得出來的經驗教訓,隻有一門火炮的驅逐艦一旦在戰鬥中被擊毀火炮兼主推進器,那麼它除了要退出戰鬥外,甚至有可能會因為失去了推進器而要直接棄艦。

因此戰列艦即便是戰鬥中一門主炮被擊毀……

調轉個身體還特麼的可以繼續打!

而兩種巡洋艦在這次戰役中表現都不錯,皮糙肉厚耐打抗造,唯獨就是火力顯得單薄了一點。

對此陸英豪他們已經開始升級新一代的巡洋艦。

也正是因為這次戰役的經驗,讓巡洋艦定位了兩種思路發展方向。

主戰巡洋艦和快速巡洋艦。

艏艉的全向炮和缺口式主炮不變,但增加了艦體的雷達尺寸和功率,以及艙內的主計算機處理係統,使其能更好的指揮滿是外掛蒼蠅的驅逐艦,和能在幾千上萬發漫天蒼蠅中準確的跟蹤敵我雙方戰艦。

主戰巡洋艦取消了外掛蒼蠅,改為增設了四門艏部全向式電漿炮安置在艏部四周,配合原有的艏部全向電漿炮,能保證在帶領全艦隊作戰時的火力密度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