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胡運旺出去了,又跟秘書長見麵,又去授勳,真神氣啊!可我想跟他們說,對不起,我出去了不是代表我自己,我是代表中國!代表中國的國際形象,代表中國的尊嚴,代表中國的地位!我必須昂首挺胸,不被任何國家看扁,必須要告訴他們,我們泱泱大國的氣度,我們的指揮官,是怎樣的一種風采!”
說這番話的時候,胡運旺的眼睛裏,閃動著熠熠的光輝。
在我采訪他後不久,一次偶然上網,卻在某網站的頭條新聞版麵上看到了他的照片。上麵的新聞標題清晰耀眼———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政治部主任胡運旺大校以其維和感人事跡和總票數第一的絕對優勢,當選“改革開放30周年感動廣東人物”!我凝視了那張熟悉的照片很久很久。
新聞的下麵有許多網友評論,一貫喜歡扔“板磚”的網友們這次卻破天荒地沒有開“砸”。其中一個匿名網友留了這樣一句話:這才是中國的男人,這才是中國的軍人!擲地有聲。
在回國以後,曾經有一次,胡運旺推掉了幾個重要的宴會邀請,卻偷偷溜去了一個防暴隊員們的私下小聚會。他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開玩笑,一醉方休。初聽時頗有些不可理解,然而細細想來,卻又了然了。
這是他曾經付出了無限心血的隊伍,這是他曾經相濡以沫的戰友。在他的心目中,這份戰地之情勝於一切榮譽、財富和地位,勝過所有的身外之物。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也許,隻有與戰友們一口飲盡的一杯酒,才能完全抒發胡運旺內心最真實,最熾熱的情感。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已然遠去,留下的隻有沉甸甸的記憶和感動,不曾磨滅。在唇齒間的辛辣和微醺中,似水流年,終成永恒。
操千曲而後知音,觀百劍而後識器。當在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的采訪快要告一段落,握著厚厚一疊采訪資料時,我才發現,這些曾經采訪過的人,曾經聊過的故事,甚至已經不需要刻意地創作,這一切自然而然地構聚成了一首恢弘的軍事史詩,一幅浩淼的維和畫卷。深深刻進了聆聽者的腦海裏、血液裏和生命裏,刻骨銘心,永難忘卻。
我想把它們講述給每一個素未謀麵的人聽,也許他們從來不曾了解過戰爭,也許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海地的國度,也許他們在此之前還沒有聽過中國第五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的名字。可是都不要緊,因為隻要他們願意坐下來,靜靜翻開麵前這本書,他們會讀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故事,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
隻要你還有著一顆熱血的,跳動著的心,隻要你還懂得什麼是無私和付出,你的靈魂就會在這樣的故事裏得到蕩滌,你的精神都會在這樣的感動中得到升華,你就會讀到那一抹飄揚在海地上空的,屬於中國軍人的,鮮紅滾燙的維和之魂!
本書完稿前,首先要感謝以下給予中國第五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大力關愛和支持的各級領導,正是有了他們的關心支持,防暴隊才能夠圓滿完成任務,為國爭光。他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時任公安部部長周永康;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孟宏偉;外交部副部長、時任常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全國婦聯副主席洪天慧;國家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董鬆根;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時任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劉玉浦;廣東省政協副主席,時任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梁國聚;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梁偉發;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外交部幹部司司長吳懇;中國駐海地商務代表處代表張國保;公安部人事訓練局局長李春生;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武冬立;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局長劉誌強;中國駐聯合國軍參團劉沛將軍;公安部邊防管理局局長陳偉明少將;公安部邊防管理局政委傅宏裕少將;武警學院院長楊雋少將;武警學院政委王鐵民少將;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郭寶山;公安部邊防管理局副局長張崇德少將、司令部參謀長程晟少將、政治部主任陳統恩少將、後勤部部長吳建森少將;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譚君鐵;廣東省婦聯副主席周麗瓊;廣東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羅娟;廣東省公安廳政治部主任白先河;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總隊長呂文彥少將;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時任政委衡長福少將。
感謝接受采訪的所有維和防暴隊的隊員們,是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采訪,提供種種資料,你們的熱情和傾訴成就了這樣一本書稿。感謝所有在采訪中給予幫助的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的朋友,謝謝你們的大力協助。
由於時間倉促和水平所限,本書若有任何錯漏之處,實屬難免,懇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