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自由,懷疑者請來中國過聖誕(1 / 1)

聖誕節前夕,西方主流媒體頻頻發表批評中國政府“壓製宗教自由”的文章。有的西方網站貼出中國“內部文件”,以此證明中國對西方的傳教活動存在“冷戰思維”。他們真應該到中國各地基督教和天主教堂看一看,也到中國各地的消費場所看一看,如今的聖誕節在中國是多麼熱鬧!

中國公開主張“宗教信仰自由”,這同西方所說的“宗教自由”的確有含義的不同。除了搞邪教,信仰的自由性如今在中國得到充分保障,各宗教的信眾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基督教信眾規模擴大得尤其快。

然而教會領袖能主持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任職儀式,這在中國不可思議。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宗教在中國不會像在西方那樣貫穿到社會運行的大量環節中,中國人對此沒有什麼爭議,中國最活躍的互聯網輿論場上也很少爭論宗教的社會角色。

聖誕節是中國基督教和天主教信眾的快樂時刻,中國時尚的年輕人們也很願意湊熱鬧,中國官方對這一切都采取了完全的順其自然態度。整個中國社會對宗教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各個宗教的信眾彼此寬容,宗教間的相互敵視在中國幾乎不存在,中國也幾乎沒有什麼衝突源自宗教糾紛,這是各宗教教眾之福,也是整個國家之福。

中國地方上的確發生過政府與正常宗教活動之間的摩擦,但它們都是個案,代表不了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普遍情形。那樣的事情正越來越少,依法管理宗教是大趨勢。

中國一些地方出現了一些與正規教會沒有聯係的所謂“地下基督教會”,對這一現象,管理部門也采取了溫和的寬容為主的態度。個別這樣的教會搞得很大,而且很張揚,挑戰當地的宗教秩序,當局在處理時很注意就事論事,避免矛盾的擴大化。

實事求是說,宗教的較快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比較“意外”的一個方向,它帶來了社會治理的現實和潛在複雜性,中國需要適應這個發展,而且國家和社會都的確在做這個努力。

在宗教發展的過程中,外國一些勢力想滲透進這個過程,給中國的治理製造一些新麻煩,這些企圖的存在是真實的。中國對它們抱有一定警惕既正常,也應該。當然,這不會成為中國同西方關係的主要方麵,而且事實上它的確不是。

中國很可能是最近幾十年全世界信教民眾總量增加最快的地區,在中國的政治製度下,如果政府真的對宗教采取壓製態度,這個局麵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中國圍繞宗教的一些小摩擦都是宗教較快發展時很難避免的,誇張這些摩擦或者是沒搞懂中國,或者是故意本末倒置。

想在中國獲得宗教信仰的人不會感到有任何障礙,感覺到“有問題”的,往往是要通過宗教表達點別的什麼,或者想做點別的事的人。對中國政治的偏見和不接受,會扭曲一些人對宗教的感受,無論這些人來自中國內部還是外部,都差不多。

祝中國基督教和天主教徒們聖誕節快樂。中國城市裏的時尚青年們找到了一個快樂的理由,他們在推動宗教節日在中國的世俗化。我們也祝他們開心。

(2012.12.24)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