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諸帝中崇道最篤者,當數明世宗朱厚璁(嘉靖皇帝)。嘉靖十五年(1536)五月,世宗令人放大火燒掉了169尊佛像、13000斤佛骨、佛牙等物。這是嘉靖帝對宮內佛教所進行的一次徹底的清除。至此,明代佛教之厄已極,道教開始興起。
在曆代皇帝中,有一個是最信奉道教的,他就是明世宗朱厚璁。
明世宗朱厚熜篤信道教,來源於父親的影響。他父親興獻王朱佑杬與一個叫做純一的道士交遊,也信奉道教,這深深影響了少年的明世宗。他即位後,因為身體多病,常以齋醮方式祈禱神仙幫助,更加深了他對道教的依賴,並將宮中的佛教活動一概掃除。
嘉靖元年(1522)三月,根據工部侍郎趙璜的建言,查抄了大能仁寺僧人齊瑞竹的資財和玄明宮的佛像,又由禮部郎中屠塤普遍檢查了京師的各個佛祠,一律予以拆毀。七月,明世宗朱厚璁開始興建道觀,用以崇奉道教。不久,明世宗又在太監崔文的引誘下,在乾清官等處舉辦齋醮,日夜不斷,命宦官十餘人學習經教。大學士楊廷和等請求他“斥遠僧道,停罷齋醮。”並上書彈劾太監崔文。但是,明世宗一律不予回答。
由於沒有子嗣,嘉靖十年(1531)十一月,他在欽安殿建立了“嗣醮”。皇帝的子嗣就是國本,因此這種建醮似乎名正言順,竟以禮部尚書夏言充任醮壇監禮使,侍郎湛若水、顧鼎臣充任迎嗣引導官,文武大臣每日進香,皇帝親自舉行開始和結束兩天的禮議。設立了祈嗣齋醮後,一早一晚在祈壇上都有雲氣出現。後來,皇嗣誕生,明世宗認為這是他崇信道教之功。
明世宗把一切事情都與道教相聯係,比如,災異、祥瑞、冤獄、疾病、邊防等等。其迷信幾近於偏執、神經質,比如,他命駙馬鄔景和等到宮中撰寫玄文,鄔景和說自己不諳玄理,請求辭免,表示要“洗心滌慮,效馬革裹屍之報”。明世宗發怒說:“景和故出不祥語,當擬怨訕律。”竟將駙馬鄔景和革爵,安置於昆山。
明世宗朱厚熜給自己、自己的父親興獻皇帝、母親興獻皇後、孝烈皇後方氏都起了很複雜的道號。明世宗朱厚熜自己的道號是:“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後加號為:“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號為:“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明世宗甚至要詞臣撰寫“冊天表”。
嘉靖十五年(1536)五月,明世宗修建了道教的慈慶、慈寧宮,開始禁毀宮中的佛像。大服千善殿中有用金鑄造的佛像達12000多斤,還有金函、玉匣,藏貯有不少佛骨、佛牙之類的東西。明世宗命令全部毀除。明世宗禁佛,對民間佛教勢力也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
明世宗整天燒丹煉汞,不理朝政,導致在他統治時期,明朝妖孽橫行,於是有了大貪官嚴嵩的卑劣行跡,也就有了海瑞的兩次千古留名的覲見。他還曾因煉製春藥,殘害宮女,導致“壬寅宮變”,差點被宮女勒死。明世宗晚年雖然罷免了嚴嵩,但朝政並沒有多少改善,他對道教日益迷信,最終丹藥中毒而死,時年61歲。
延伸閱讀
老子與道教
世人都把老子視為道家創始人,道教的始祖。溯其源,時於西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他把《老子》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把老子的“五千言”稱為《道德經》。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也就是說,老子留給關令尹喜的沒有書名,僅以《五千文》稱之。《道德經》是河上公給定的書名。後來的文化學術社團,宗教教派,為了以“道德”標榜自己的正統,紛紛牽附於老子,甚者以《道德經》作為教義之一。至於道教教義,也是東晉葛洪,南北朝時陸修靜等人,以《抱樸子內篇》“三洞經書”基礎而完成的,並非《老子》之旨,也是老子思想得不到正本清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