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東街費姓血溢之方加蘇子川貝。
瘀血滯於肺絡
許(五月)努力傷絡,絡血不時上溢,血上而瘀滯肺絡,肺失清肅,咳逆痰稠,脘悶脅痛,脈象弦數,治宜疏解佐以理絡。
丹參 川鬱金 旋複花 麋銜草 童便 參三七 新絳 炒白蒺 白茅根 澤蘭絲瓜絡 炒蘇子 藕節
瘀血滯肺
徐左(合溪) 努力傷絡,瘀血內蓄,咳吐紫瘀,體疲內熱,脈象鬱數,治宜疏化。
丹參 川鬱金 澤蘭 懷牛膝 參三七末 元胡 粉丹皮 茜根炭 桃仁 歸尾新絳 絲通草蓄血瘀滯,咳吐不止,用治蓄血之法甚妥。
痰中夾血
莫左 火盛刑金,肺失清肅,咳嗽傷絡,痰中夾血,胸脅引痛,脘悶肢倦,脈形鬱數,治宜清絡。
炒蘇子 旋複花 玫瑰花 川鬱金 白杏仁 新絳 藉節 銀花露 真川貝 絲瓜絡 絲通草 青蘆根
勞嗽見紅
酈翁 摻用神機,肝膽氣火偏旺,上刑肺金,肺失肅化之權,咳嗽震動,肺絡交節見紅,木叩金鳴,陽絡傷則血外溢是也,脈小弦數,右寸關弦滑數兼見。治宜清金平木,兼以理絡。
南沙參 真川貝 丹皮 枇杷葉 麋銜草 炒蘇子 旋複花 懷牛膝 玫瑰花 藕節白杏仁 生蛤殼 絲瓜絡 仙鶴草 青蘆根或用丹參、參三七、陳阿膠亦可。
如洋參、麥冬、燕窩、冬花、白芍、阿膠、女貞子、旱蓮草之類隨加,蓄血類傷寒,宜從《指掌》。
跌傷者亦從蓄血法。
活蝌蚪治吐血大靈,帶活吞半碗許即愈。
白麋銜治吐血大效,浸陳好酒佳。
活曲 治傷血大效,浸陳酒佳。
風痰擾肺
沈左(二月) 風痰擾肺,肺氣不宣,肺為聲音門戶,咳嗽聲嗄不揚,脈象弦數,治宜清肅上中。
元參 杏仁 通草 金蟬衣 炒兜鈴 旋複花 象貝 活水蘆根 炒牛蒡 生蛤殼 鮮竹茹。
寒鬱於肺
某 暴嗽失音,且有氣逆,肺為寒鬱故也。
三拗湯加桔梗白前。
金實無聲
宋(二月) 去夏暑風襲肺,失於清解,肺熱蒸痰,痰阻肺氣,咳嗽迄今,聲音重濁不揚,所謂金實則無聲也,脈弦滑而濡,治宜清肅上中。
方見咳嗽門中,埭頭王姓濕氣鬱肺之方,加兜鈴蟬衣蘆根。
木火刑金聲嗄
殷左(三十三歲,十一月) 久嗽曾失血,肺失清肅,聲嗄不揚,良由水不涵木,木火刑金使然也。脈象弦數,治宜清金平木。
方見咳嗽門史姓之方,去燕根、旋複花,加冬花、鳳凰衣等分。
金破無聲
楊左(五月) 金水雙虧,喉痹聲嗄,所謂金破則無聲也,脈形弦數,治宜滋陰降火。
方見咳嗽門史姓方,去蘇子、梨膏,加射幹、金果欖、豬肺露、青蘆根。
肺癰已潰
吳 肺癰已成,咳吐膿血,氣逆痰稠,右脅引痛,脈右弦滑兼數,治宜清肅上中。
生米仁 真川貝 連翹 青蘆梗 甜瓜仁如無以冬瓜子代 炙紫苑 經霜桑葉 陳年芥菜鹵 白杏仁 炙冬花 銀花露 冬瓜煎湯代水如初起去川貝紫苑款冬蘆梗芥菜鹵,加桃仁苦桔梗川鬱金全栝蔞蘆根。
肺痿宜從金水雙虧法。
久嗽吐白血
陳左(遞浦,五十二歲) 久嗽傷陰已成肺痿,咳嗽曾失血,但吐白沫,咽痛喉痹,妨納飲食,五內煩熱,便燥,溺水眩暈,體疲,形內羸瘦,積勞成之候。脈虛數近弦,姑擬滋清一則,兼其轉機,附方請正。
台參須(五分入煎) 陳清阿膠(一錢五分,藕粉炒成珠) 北杏仁(三錢,去皮尖) 悉尼膏(一兩,分衝) 冰糖水炒石膏(三錢) 連心麥冬(一錢五分) 炙冬花(一錢五分) 川貝(去心,二錢) 酒炒丹皮(一錢五分) 生蛤殼(五錢,青黛五分拌打) 霜桑葉(二錢五分) 冬蟲夏草(一錢五分,蜜炙) 枇杷葉(三張) 炒馬兜鈴(二錢) 玫瑰花(八分,後入)。
哮喘
老夫自服風哮有年,遇寒勞秋而發,咳逆痰稠,甚且不能平臥,脈弦滑浮,治宜降氣豁痰。
方見肝氣痰飲,同王姓之方。
肺風痰喘宜從《指掌》。肺傷痰喘之法加羚角犀黃竹瀝,或用小青龍湯,麻杏甘石湯,射幹麻黃湯。
喘逆
嚴左(七十二歲,八月) 喘逆未平,咯痰欠順,丹溪謂:上升之氣,自肝而出。操勞動肝,肝氣橫逆擾動痰飲為患,年高病者是非宜也,脈濡滑近弦,舌苔黃膩。治擬平肝降逆理氣豁痰,附方是否,以候高明酌政。
薑製西洋參(一錢五分) 真川貝(二錢) 複(一錢五分) 真紫沉水香(三分) 蛤蚧尾(一對,酒洗去鱗,焙研極細分衝) 化陳皮(一錢五分,鹽水炒軟) 紫石英(三錢,生打) 絲瓜絡(三錢) 白杏仁(三錢) 戈製半夏(一錢五分) 炒白蒺(三錢) 竹瀝(一兩,淡薑汁一滴和勻分衝)。
半頭痛目翳
王(潞村,年五十六歲,十一月二十六日) 血虛生風,半 頭痛,痛甚損目,目起翳障,潮熱口苦,心悸眩暈,眠食欠安,脈小弦數,治宜育陰潛陽。
西洋參 甘菊蕊 丹皮 玫瑰花 製首烏 歸身 石決明 冬桑葉(炒) 蔓荊 東白芍 朱茯神外風宜從後川芎茶調散法。
諸風掉眩,痰多宜癇,厥方治之。
風痰癇厥
章 痰病已成癇厥,火風自肝而至。
元參 丹皮 宋半夏 化陳皮 鮮竹瀝 鮮細葉 石菖蒲汁(一匙同衝) 羚角片 純嫩鉤川鬱金 陳膽星 明天麻 朱茯神 石決明(青黛五分拌打) 木蝴蝶
痰厥
朱右(市陌路,年十六歲,六月) 暑濕風邪釀痰化熱,自肺胃擾動肝陽,痰隨氣升,徒然厥逆,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手指搐搦,脈弦滑數,蒲清心滌痰平肝宣竅。
元參 連翹心 純鉤 陳膽星 鮮竹瀝 鮮細葉石菖蒲汁(同衝) 羚角片 川鬱金 石決明(青黛拌打) 牛黃清心丸 薄荷梗 丹皮 朱茯苓 青荷梗
肝厥
又(二裏諸姓,年三十一歲,右) 感受濕邪,動擾肝陽,陡然厥逆。
方照前去薄荷、鬱金、膽星、竹瀝,加沉香、二陳、薑竹茹。
心悸怔忡
某 心體不足,心用有餘,肝為心母,操用神機,肝木與心火相為煽動,肝陽浮越不潛,徹夜不寐,心悸忡怔,有不能支持之候,脈弦滑數,左寸關長直,治宜清心和胃,佐以平肝。
紫丹參(豬心血拌炒) 廣陳皮 朱茯神 川鬱金 卷心竹葉 元參 宋半夏 蒼龍齒石菖蒲 豬膽汁 炒棗仁 石決明 玳瑁邊(如無以) 元武板 鮮竹茹
痰迷心竅
費(菱湖,三月) 因驚外觸,激動肝陽,木火生痰,痰火二者阻蔽肝膽胞絡之間,清明之氣為邪濁所蒙,心緒紛紜,識神時清時糊,俗為嚇癡之候,治宜清心滌痰,安魂益誌法。
紫丹參(豬心血拌炒) 丹皮 蒼龍齒 陳膽星 真西琥珀 元參 石決明(真川連三分拌打)
元武版 鮮竹瀝鮮菖蒲(一錢五分,同搗) 川鬱金 淨棗仁 朱茯神 遠誌肉 卷心竹葉
重陽則狂
汪左(十一月) 天時溫燥,陽明受之,釀痰化火,上擾肺胃,加以肝陽浮越,不潛陽氣,皆並於上,夜無眠,歌哭聲怒,襲成癲狂之候,經謂:重陽則狂是也,治宜清心豁痰,平肝宣竅為法。
犀角盤 九孔石決明 真川連(三分,同拌生打) 陳膽星 鮮橄欖(明礬五分同拌) 丹皮鮮生地汁 抱木茯神(辰砂拌透) 竹瀝鮮菖蒲(一錢五分,搗汁和衝) 生鐵落(四兩,煎湯代水)
蒼龍齒 川鬱金。
王左(二月) 酒客多痰,無非濕熱,蒸窨而致痰病,延久每多襲成癇厥之虞,蓋痰以陽明為窟宅,加以肝膽陽升,痰鬱為病,其變百出,誠如王隱君所雲,今診脈象稟質六陰,重按弦滑,舌邊微絳,中後黃膩,擬以黃連溫膽湯,大意未知妥否。
元參 化陳皮 全栝蔞 鮮石菖蒲 真川連 宋半夏 海石粉 川鬱金 炒枳實朱茯神 焦山梔 鮮竹茹又舌絳脈滑數,陡然神識不清,妄言妄動,心無主張,目赤顴紅,不饑不便,此痰火風也。昨擬黃連溫膽法未能獲效,此證治法總不離乎清火豁痰熄風安神之劑,仍仿昨法,略大其製,以折其標,未識當否,附方候政。
元參 化陳皮 海石粉 陳膽星 礞石 滾痰丸 真川連 仙半夏 石決明(青黛五分拌打) 川鬱金(明礬五分拌打) 枳實汁 全栝蔞 黑梔(辰砂一分拌打) 竹瀝 鮮石菖蒲(二錢,搗汁和衝)
耳鈍不聰
錢(局前巷,年十五歲,六月) 陽明濕火熏蒸,耳為宗脈之所,清竅不利,耳鈍不聰,休作無定,脈象弦數,治宜清降。
元參 土貝 石決明 綿茵陳 翹殼 黑梔 炒白蒺 赤苓 夏枯草 丹皮 玫瑰花 石菖蒲或用紫雪丹亦可。
腎虛用左磁丸方。
天行赤眼
徐(八月) 天行赤眼,赤澀羞明,脈弦數而滑,治宜傅氏羚羊角散法。
羚角片 夏枯草 地骨皮 白甘菊 薄荷尖 連翹 淨銀花 童木通 元參 桑白皮 穀精珠 清寧丸外用龍膽乙分和乳點之。
風熱鼻淵宜從陳無擇蒼耳散為主。
偏正頭風
此方不知從何處得來,治偏正頭痛新起,體氣壯實者,治之無不應手,故錄之。
川芎(八分) 本(一錢) 香附(五分) 紅棗(七枚) 香白芷 明天麻(各一錢五分) 貝母(一錢) 白鯗頭(半個,左痛用左,右痛用右,滿頭痛全用) 川羌(一錢五分) 西秦艽(一錢五分)
馬料豆(四十九粒)
或用川芎茶調散。
如血虛頭痛,宜從潞村王姓頭痛之方。
爛喉丹痧
右 爛喉丹痧,身熱脘悶,痰隨氣升,咽喉腫痛,糜腐肌腠,已現風疹,未得宣達,適值經轉之時,熱入血室,熱盛神蒙,煩渴引飲,脈弦滑數,右寸關浮洪,姑擬辛涼透解,以犀角地黃湯為法,冀其轉機,否恐痰升內閉之憂,附方請專家酌政。
元參 連翹 犀角盤 懷牛膝 象貝 射幹 炒牛蒡 鮮生地 赤芍 珠黃散(分二次,白滾湯衝服五厘) 山豆根 川鬱金 丹皮 炒天蠶 碧玉散 鮮竹瀝鮮細葉石菖蒲(連根搗汁三匙和衝) 活水蘆根
喉痹
某 經雲: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古無喉科專門,故不分症,通稱之喉痹。夫一陰者厥陰也,一陽者少陽也。二經上循咽嗌,君相火熾,結為喉痹。良由榮陰內虧,水不涵木,木火上炎,先患目疾,繼發喉痹,同是一源之恙所謂陰虛喉為之患也。脈形弦數,舌苔邊紅中黃。治擬滋陰降火。《內經》又雲: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法也。附方請明眼裁之。
元參 肥知母 丹皮 朱茯神 枇杷葉 射幹 鮮石斛 懷牛膝 象貝 鮮竹茹山豆根 鮮生地 石決明 金果欖
頭項結核
潘右(螺螄莊) 痰凝氣滯,頸項結核,久延恐成乳 ,脈弦滑數,擬逍遙合疏解法。
鱉血炒柴胡 白茯苓 製香附 忍冬藤 地栗 金當歸 丹皮 子青皮 土貝 東白芍 左牡蠣 真橘核陳海蜇 又六味丸(半斤) 消 丸(四兩,二味和勻,每日清晨午後空心淡鹽湯送下三錢)
噎膈
吳左(八月) 痰氣交阻,病成噎膈,脈右弦滑,治宜降氣豁痰,即老夫自吃風哮之方加川鬱金全栝蔞。
翻胃
張左(十一月) 嗜飲傷胃,鬱怒傷肝,木為土賊,生化之源大傷,以致胃不受納,經雲:食入反出者屬上膈也,脈來弦細而數,病延半載,非易調治。
真川連 全栝蔞 新會皮 妙竹茹 牛囀草 淡幹薑 旋複花 製半夏 青皮蔗汁炒枳實 代赭石 八月紮 赤苓或可加牛乳、韭汁、枇杷葉之類。
肝氣胃寒
葉 中虛留飲,肝胃不和,乍寒乍熱,嘔吐酸飲,頭脹眩暈,脈右弦滑而浮,治宜疏解。
老蘇梗 新會皮 製香附 白蔻仁 廣藿香(左金丸三分,拌炒) 赤苓 澤瀉 淡薑渣製川樸 宋半夏 六神曲
胃火衝逆
陽明熱病,舌胎黃,燥渴嘔惡,脈來洪滑,米飲入口即吐,惟涼水可納者,宜《千金》蘆根湯主之,薑汁炒竹茹亦主之。
肝火乘胃
傷寒甚熱之時,自覺氣從左升,嘔吐,勺水不納,脈滑數,舌燥刺,或嘔苦黃水,此肝火上乘於胃也,宜降之泄之。
川連 吳萸肉 薑汁炒竹茹 青陳皮 赤白苓 半夏 薑汁沙山梔 八月紮之類。
上呃
陳左(七月) 風痰阻鬱肺氣,肺不主宣,呃逆頻頻,由來旬餘,脈右弦滑按欠達,治宜疏風豁痰。
粉沙參 化陳皮 炒白蒺 赤苓 炒蘇子 宋半夏 玫瑰花 八月紮 白杏仁 旋複花 川貝 紫石英潘,中虛呃逆。
東洋參 柿蒂 旋複花 建蓮肉 公丁香 生薑 紫石英 大紅棗每日晨服胡桃同杏仁雪冰糖研衝服。
下呃
沈(新市六塔裏左,年五十歲) 真陰不足,肝腎陰火挾同衝脈上逆,呃逆頻頻,無休息時,覺氣自少腹而上,謂之下呃,久延恐成呃忒之變,脈小弦數,治擬都氣飲,佐以攝納法。
東洋參 懷山藥 朱茯神 紫石英 真紫沉水香 大熟地(縮砂末四分,拌) 丹皮 北五味刀豆子 核桃肉 陳萸肉 澤瀉 旋複花 紫油安桂心
瘕氣
沈右(三月) 肝陰不足,氣鬱成瘕,攻逆脘悶,左脊痞痛,痛甚欲嘔,脈右弦滑,治宜疏化。
金鈴子 東白芍 左金丸 焦麥芽 延胡索 製香附 沉香曲 朱茯神 全當歸宣木瓜 小青皮 車前草陸左 寒濕成疝,治宜疏解。
金鈴子 製香附 全當歸 椒目 元胡小青皮 赤苓 真橘核 東白芍 荔枝核 澤瀉 車前草或加小茴香、木香、胡蘆巴;熱加飛滑石。
瘧母
周左(小溪口,二月) 三瘧纏久,榮陰自虛,脾失統運之權,寒濕瘧痰留滯成 ,左脅痞脹有形,三瘧仍來,腹脹少納,四肢酸倦,暮夜盜汗,脈象弦數,治擬泄木和中。
鱉血炒柴胡 淡鱉甲 大腹絨 全當歸 東白芍(如桂枝、左金、沉香等俱可拌) 焙鼠婦小青皮 焦麥芽 製香附 半貝丸 奎紅(生薑搗汁炒 或加) 青蒿子 地骨皮或用鱉甲煎丸,阿魏消痞丸等類。
胃寒痛
牛(左,年廿六,上興橋) 寒濕氣滯,肝胃不和,胃脘當心而痛,痛甚欲嘔,脈右弦緩,治擬泄木和中。
生米仁 宣木爪 東白芍(桂枝三分,拌炒) 赤苓 縮砂仁或用陽春砂仁 廣藿香(左金丸三分,拌) 新會皮 延胡索 小青皮 製香附 法半夏 瓦楞子 焦麥芽如幹薑、吳萸、刺猥皮,九香蟲、肉桂、沉香之類,隨意用之,常服香砂養胃丸大佳。
南皋橋七家田沈商堯,年五十餘,胃寒痛不止,脈弦遲舌白胖,清烏鎮沈馨齋治之,用歸建中湯一劑即止,方附後。
桂枝(一錢) 煨薑(三片) 全當歸(二錢) 東白芍(三錢) 紅棗(三枚) 大棉 (一錢五分)
炙甘草(七分) 飴糖(三錢) 胡蘆巴(一錢)
朱(北街,年三十,六月專請) 饑飽失常,勞倦內傷,厥陰肝氣橫逆,擾動胃中留伏痰飲,痰氣交阻,肝胃氣失通調,胃脘當心而痛,痛甚欲嘔,兩脅支滿,甚且厥逆,拘攣不仁,屢經更醫,擬進辛溫香燥之品,肝胃血液益受其耗,而脘痛脅脹不除,病經旬餘,食不沾唇,形肉羸瘦,嚐讀《內經》有雲: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治肝之體宜酸宜甘,治肝之用宜酸宜苦,酸甘能斂肝陰。肝與胃髒腑相對,一勝則一負,肝善升而胃少降,所以見證如是也。今診脈象虛數近弦,右關弦滑而浮,舌胎黃糙邊紅。擬宗經旨主治,附方請明眼酌奪。
台參須(玫瑰花三朵同燉衝) 東白芍 新會皮 吉梅炭 筧麥冬 左金丸 宋製夏 綠梅蕊 清炙甘草 宣木瓜 朱茯神 陳冬米
腹痛
錢左(三月) 寒濕氣滯,肝胃不和,繞臍腹痛,糾纏不已,脈右弦滑,治宜泄木和中。
金鈴子 荔枝核 新會皮 小茴香 淡幹薑 元胡索 宣木瓜 法夏 焦麥芽 製香附 左金丸 小青皮 廣木香
石瘕
陳右(三月) 血虛氣滯,已成石瘕,少腹痛脹,經停五月,脈弦澀數,治宜疏散。
紫丹參 粉赤芍 地鱉蟲 小青皮 製香附 延胡索 懷牛膝 焦麥芽 全當歸 五靈脂 紅通草輕者可用疝氣法。
重者可用內瘧法。
內癰
鄭(包家弄) 瘀滯小腸,少腹痛脹,有形有質,勢成內癰,乍熱乍寒,眠食欠安,脈象弦數,治宜疏散。
金鈴子 粉赤芍 桃仁 懷牛膝 紅通草 延胡索 製香附 製軍 小青皮 歸尾真橘核 紫油安桂(三分,去皮飯丸,分吞) 焦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