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委員會在世界範圍內遴選能夠有資格獲獎的人選。各個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都推薦了自己的候選人:有改變了一個民族命運的資深政治家,有義無返顧的反戰人士,有為了兩個民族和解不遺餘力的世界名流。但是最後,瑞典皇家學院毅然毫無爭議地將第一個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瑞士銀行家亨利·杜南。
亨利·杜南獲獎的理由很簡單:他為了善良,放棄了自己的一切!
十九世紀中葉,歐洲戰事頻繁,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卷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1859年6月24日,杜南為了一個跨國銀行業的生意途經意大利北部小鎮索爾弗利諾,正趕上法國、撒丁國聯軍與奧地利軍之間的一場惡戰。戰場上屍橫遍野,死傷者達4萬多人。無助的傷兵在烈日下痛苦掙紮,很少有士兵得到及時的救助。這個時候,他毅然放棄了去談生意的計劃,帶領自己的隨行人員並組織居民搶救傷兵、掩埋屍體。
工作了幾天以後,他感覺一場戰爭僅僅依靠他自己這樣去救助,力量十分有限,效果並不理想,而且很容易被誤解。這個時候,一個偉大的設想在他心中萌發了。他向國際社會呼籲,製定一個國際法律,對交戰雙方的戰俘要實行人道主義,保證傷員中立化。一旦發生戰爭,應不分國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搶救傷員,減少死亡。這一人道主義的提議,立刻在歐洲贏得了廣泛的共鳴。瑞士日內瓦公共福利會選出了亨利·杜福爾將軍、瓊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師、路易·阿皮亞醫學博士、狄奧德·莫諾瓦醫學博士及亨利·杜南組成五人委員會,並於1863年2月17日在日內瓦召開了首次會議,由此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前身成立了。同年的10月26日,歐洲16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召開了首次外交會議,並一致通過了《紅十字決議》,決定在各國建立救護團體。為了表示對瑞士人亨利·杜南發起倡議的敬意,其標誌定為“白底紅十字”(瑞士國旗為紅底白十字)。1864年8月8日至22日,又簽訂了《紅十字公約》,公約中規定:戰場上進行救護的醫院及人員處中立地位,應受保護;應對傷病員不分敵友均給予救護。至此,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護團體“紅十字會”正式誕生了。
而亨利·杜南因為全心投入紅十字會救護工作,無暇顧及自己的事業,以致於破產,後來住在巴黎貧民窟中,被人遺忘。1870年法國出現了巴黎公社的暴動鬥爭,他再度領導國際救護工作。他試圖促使國際紅十字會在非戰時也能做天災救援工作,但是其他人不同意的觀點,他離開紅十字會,流落在阿爾卑斯山的偏遠村落中。
但是,世界並沒有徹底遺忘這個為了善良而放棄財富的人。從1890年起,人們再度找到他,許多國際性的榮譽獎頒發給了他,1901年的諾貝爾第一屆和平獎更是毫無爭議地頒發給了這個為善良而罄盡家財的人。1910年亨利杜南逝世埋葬在蘇黎世,墓碑上雕刻著“一位單純的基督門徒”。
世界過去了一百多年,無數的銀行家和企業巨人城頭變換大王旗,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但是,這個破產的亨利·杜南,卻像他倡議成立的紅十字會旗幟一樣,高高飄揚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