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來看,大洋東西狹窄、南北延伸,輪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長約1.6萬公裏。大西洋在赤道區域,其寬度最窄,最短距離僅有2400多公裏。
大西洋東西兩側的岸線大致平行。南部岸線平直,內海、海灣較少;北部岸線曲折,沿岸島嶼眾多,海灣、內海、邊緣海較多。島嶼和群島主要分布於大陸邊緣,多為大陸島。因此,大西洋在開闊洋麵上的島嶼比較少。
大西洋是幾個大洋中入海河流域麵積最廣的,其流域麵積達4742.3萬平方公裏。主要河流有聖勞倫斯河、密西西比河、奧裏諾科河、亞馬孫河、巴拉那河、剛果河(紮伊爾河)、尼日爾河、盧瓦爾河、萊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等。由此可見,大西洋的入海河流域麵積較為廣泛。
從大西洋的風向、洋流、氣溫等方麵來看,通常以北緯5°作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此外,大西洋的北半球陸界要比南半球陸界長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許多屬海和海灣。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為3300公尺,其最深的地方是波多黎各海溝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條縱貫南北呈S形的海嶺,寬達1610公裏,稱為大西洋中脊,它是環球海嶺(72450公裏)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脊兩側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之間。北大西洋有北亞美利加海盆、圭亞那海盆(西側)和加那利海盆、維德角海盆(東側)。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側)和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東側)。這些海盆充分說明了大西洋海底地形。
大陸棚麵積比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點之一,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沿岸。超過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間的水域占11.1%,大陸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大西洋海底地形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洋底中部有一條從冰島到布韋島,南北延伸約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嶺,在赤道地區被狹窄分水鞍所切斷,一般距水麵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麵,形成一係列島嶼。由此可以看出,整條海嶺蜿蜒呈S形,將大西洋分隔成與海嶺平行伸展的東西兩個深水海盆。
從東西海盆來看,東海盆要比西海盆淺,一般深度不超過6000米。我們知道,西海盆較深,其深海溝大部分在西海盆內。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嶺主體向東、向西還伸出許多橫的山脊支脈,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爾維斯海嶺(鯨海嶺),伸向南美洲東海岸的裏奧格蘭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嶺南端,布韋島以南是一片水深達5000米的地區,被稱為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大西洋最深的地方是南桑威奇海溝,其深度達8428米。然而,中大西洋海嶺的北端則相反,海底逐漸向上隆起,在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和設得蘭群島之間,海深不到600米。在大西洋東部地區,特別是在北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有許多水下淺灘。
由於大西洋向南北伸延、赤道橫貫中部,所以氣候南北對稱、氣候帶齊全是大西洋比較顯著的氣候特征。同時受洋流、大氣環流、海陸輪廓等因素影響,各海區間氣候又有差別。大西洋赤道帶屬於低氣壓帶,又是南北信風的輻合帶,在這個地區,風力微弱、風向不定,因而稱無風帶。
由於大西洋赤道帶是低氣壓帶,所以上升氣流較強盛,多發生對流性雲係降水。此地帶年降水量多達2000毫米,是大西洋中的多雨帶。副熱帶是高壓帶,氣流以下沉輻散為主,雲雨稀少,天氣晴朗,蒸發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在大西洋高壓中心,即大洋東部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年降水量隻有100~250毫米,遠遠小於蒸發量,因而此地帶為大西洋中的幹燥帶。
從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流向赤道低壓帶的氣流稱為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信風風向穩定、風力較大(3~4級),成為大西洋中重要風帶,也是大洋表層洋流形成和維持的動力。從副熱帶高壓下沉流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稱盛行西風帶,是中高緯度強大的行星風帶,也是南北緯40°~60°西風漂流形成的動力。此外,西風帶還經常與來自極地的冷空氣相彙,形成鋒麵和氣旋。在這種鋒麵和氣旋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多變天氣和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帶來暴風雪,給高緯海區造成狂風巨浪,嚴重影響航運和海上漁業、石油工業生產。北半球60°以北的高緯海區(主要是東部)受暖流和氣旋影響,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左右;相反,在南半球60°以南的海域,由於受幹冷的空氣和沒有暖流調劑的影響,其降水量就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
大西洋與太平洋上的氣溫分布基本相似,都是沿緯度方向延伸,從赤道地區向高緯遞減。赤道地區氣溫最高。年均溫25~26℃,氣溫年變幅很小(一般不超過3℃)。南北緯20°附近,最熱月氣溫達25℃左右,最冷月為20℃左右。南北緯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響,氣溫高於南大西洋,最熱月為20℃,南大西洋隻有15℃,最冷月分別為13℃和10℃。南北緯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溫效應更為明顯,最熱月氣溫達10℃,南大西洋則為0℃,最冷月分別為0℃和-10℃。由此可知,北大西洋上的氣溫要比南大西洋上的氣溫高。
與此同時,由於大西洋東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響,就會造成南北緯30°間的大洋西部氣溫高於東部約5℃左右。北緯30°以北的大洋東部氣溫高於西部約5~10℃,而南緯30°以南,因陸地變窄、海域寬闊以及西風漂流影響。因此,大西洋東部和西部之間的氣溫差並不是太明顯。
大西洋南北氣候有較大的差別,東西兩側也有差異。氣溫年較差不大,赤道地區不到1℃,亞熱帶緯區為5℃,北緯和南緯60°地區為10℃,僅大洋西北部和極南部超過25℃。大西洋北部盛行東北信風,南部盛行東南信風。溫帶緯區地處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西風帶,風力最大。因此,在南北緯40~60°之間多有暴風,在北半球的熱帶緯區5~10月常有颶風。大西洋地區的降水量,高緯區為500~1000毫米,中緯區大部分為1000~1500毫米,亞熱帶和熱帶緯區從東往西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區超過2000毫米。大西洋水麵氣溫在赤道附近平均約為25~27℃,在南北緯30°之間東部比西部冷,在北緯30°以北則相反。由此可知,在大西洋範圍內,南、北兩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別達南、北緯40°左右。
大西洋全年氣溫變化都不是很大,赤道地區年溫差不到1℃。此外,副熱帶年溫差為5℃,中緯地帶年溫差為10℃,但僅在西北部和極南部超過20℃。海水平均溫度為17℃,稍低於太平洋。大西洋的含鹽度要高於太平洋,平均為35.4。
在北大西洋中,北緯15°~30°之間為副熱帶高壓帶,向南為東北信風帶。北緯40°~60°之間為盛行西風帶。在南大西洋,到熱帶高壓帶位於南緯30°附近,盛行西風帶從南緯40°幾乎延伸到南極洲。在南北緯度5°~20°的大西洋麵上,每年7·10月多颶風。夏季在紐芬蘭沿海常有海霧;冬季在歐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霧;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霧。由此可見,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個環流。
大西洋的北部環流主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加那利寒流組成。南部環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風漂流、本吉拉洋流組成。此外,由於墨西哥灣流是大西洋中最強盛的暖流,所以對歐洲西北部的氣候起著明顯的調劑作用。
大西洋中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礦產資源和水產資源可供人們利用。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其海洋資源也相當豐富。
在大西洋中,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重砂礦和錳結核等。大西洋兩岸邊緣的海盆中有兩個油氣帶,就是東大西洋帶和西大西洋帶。
大西洋中的西大西洋油氣帶主要包括如下:
1.在委內瑞拉有兩個油田,即馬拉開波湖海底油田和特立尼達島之間的帕裏亞灣油田。已探明儲量40.2億噸,天然氣8624億立方米。近幾年,油田的年開采量近1億噸,天然氣高達50億立方米。
2.墨西哥灣海底油田。這個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灣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據有關人員探明坎佩切灣石油儲量近50億噸(1978),而美國的墨西哥灣大陸架區石油儲量為20億噸,天然氣儲量3600億立方米。
大西洋中的東大西洋油氣帶包括如下:
1.北海大陸架油田,據探明它的儲油量超過40億噸,天然氣為3萬億立方米(1977)。近年來石油年產量達1億多噸,天然氣年產量近1000億立方米。北海油田的開采極大地改善了北歐國家的能源條件。然而,由於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風暴,而且多陰雨,從而給海上鑽探、開采帶來很大的困難,並且提高了采油成本。
2.幾內亞灣一帶的海洋油區主要是尼日利亞,探明儲油量約為26億噸。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陸架也相繼發現油氣資源。同時,在近海陸架油田的部分已經投產。
海底煤炭也是大西洋的重要海洋資源。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國東北部蘇格蘭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外側的大陸架。英國的海底煤藏量不少於5.5億噸,每年采煤量達2000~2500萬噸。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意大利等國沿海海底也發現有煤的儲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東側,人們發現了世界是最大海底鐵礦,估計儲量超過20億噸,現已開采。波羅的海、芬蘭灣也有海底鐵礦。大西洋還有重砂礦,美國、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麥、西班牙、葡萄牙、塞內加爾等海岸外都有發現。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廣泛分布著錳結核,總儲量約1萬億噸,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大西洋的礦產資源的富集程度和品位都比不上太平洋和印度洋。
此外,大西洋還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最主要的是魚類。大西洋魚類捕獲量約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獲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漁獲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60年代以後,低於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是,在單位麵積上,其漁獲量達250千克/平方千米,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捕獲量最多的是東北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年漁獲量約占大西洋總漁獲量的45%,單位麵積產量平均達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陸架區域約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20%,單位麵積平均漁獲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在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的大陸架海域,是世界大洋中單產量最高的漁場,單位麵積產量平均達1500千克/平方千米。
此外,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納米比亞的沿海地區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金槍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布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海扇、螯蝦和蟹類。目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正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在大西洋中,生物帶形成了5個水層,自洋麵至洋底分別為:
1.海濱底棲帶,它的最大深度在60公尺以內,包括各種近岸的動物和大部分海藻;
2.亮帶,它的最大深度在180公尺以內,屬於陽光能夠照亮的部分,棲息在該帶的生物包括大量浮遊動植物,提供海洋中營養物質的90%;
3.中深帶,它的深度在200~900公尺,是抹香鯨和烏賊的生活帶;
4.深洋帶,它的深度在900~4000公尺,為黑暗帶,是發光動物棲息帶;
5.底棲帶,它的深度在4000公尺以下,棲息著結構原始的動物。
印度洋概況
印度洋
印度洋為地球上第三大洋,被亞洲、非洲和、南極洲和大洋洲的大陸所包圍。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分界線是東南部從塔斯馬尼亞島的東南角向南,沿東經146°51′線至南極大陸。由此,位於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的巴斯海峽是兩大洋的分界處。然而,巴斯海峽究竟是劃歸為太平洋還是印度洋,學者的意見不一。
此外,印度洋東北部的分界線也較難劃定。有一些學者認為,它經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托雷斯海峽,再由阿迪島經小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爪哇島的南部,越巽他海峽至蘇門答臘島;但有的學者認為,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應屬太平洋,不應劃入印度洋。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有的主張以新加坡為界,有的主張以佩德羅角向東北延伸劃界,將馬六甲海峽劃入太平洋。由此可見,印度洋要東北部的分界線較難劃定,而且還較為複雜。
印度洋最深的地方位於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深為9074m。印度洋東、西、南三麵海岸陡峭而平直,沒有突出的邊緣海和內海。與亞洲相瀕臨的印度洋北部,因受亞洲西部和南部島嶼、半島的分隔,形成許多邊緣海、內海、海灣和海峽。安達曼海、阿拉伯海是印度洋中的主要邊緣海;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是印度洋中主要的海灣;其中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是印度洋上主要海峽。
印度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於印度洋位於印度半島南麵,所以稱為印度洋。
在古時候,印度洋稱為“厄立特裏亞海”。這個名稱最早在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曆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裏特裏亞”在希臘文中的意原意就是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印度洋”這個名稱出現的相當晚一些。公元1世紀後期,羅馬有一位地理學家叫彭波尼烏斯·梅拉的人,他最早使用印度洋這個名稱。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注為“東方的印度洋”。在這裏,“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麵統稱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因此,這個名字就逐漸被人們接受了,而且還成為通用的稱呼。
印度洋的地理環境包括地理特征、海底貌。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線較為曲折,而且東、西、南三麵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著較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著特殊的東經90°海嶺,巨大的水下衝積錐等,構成印度洋複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範圍內,因而稱被為熱帶海洋。
第四,印度洋與亞洲大陸之間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在印度洋上,屬海較少。主要內海有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東北部的安達曼海,東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有西北部的亞丁灣和阿曼灣,東北部的孟加拉灣,澳大利亞北麵的卡奔塔利亞灣、南麵的大澳大利亞灣。此外,南極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屬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線除了北部比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島嶼的。大島有馬達加斯加島、索科特拉島、斯裏蘭卡島,還有塞席爾群島;火山島有科摩羅群島、馬斯克林群島和凱爾蓋朗群島;珊瑚島有馬爾地夫群島。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一般比較狹窄,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最寬處在澳大利亞至新幾內亞島之間約965公裏。大陸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約在10°~30°間,一般坡度都較小。在印度河、恒河的入海口處,有麵積寬廣的水下衝積扇,被水下峽穀所切割。
印度洋的島弧帶,是從緬甸直到澳大利亞延伸達5150公裏。印度洋的島弧帶可分為兩列平行的島鏈:內弧屬火山島,有大、小巽他群島(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等);外弧為非火山島,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在印度洋的島弧外緣,其中爪哇海溝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點為7450公尺。
印度洋中央的海嶺可分為3支:其一,北支的阿拉伯-印度海嶺;其二,西南支的印度洋西南海嶺,它與大西洋-印度洋海嶺相連;其三,東南支的中印度洋海嶺,它與印度洋東南海嶺相接。北支海嶺和西南支海嶺是結構複雜的海底山脈,寬度400~970公裏,相對高度1830~3050公尺,海嶺的中脊為裂穀帶,地貌極為崎嶇險峻;東南支海嶺從中印度洋海嶺至阿姆斯特丹島的寬度達1450公裏,裂穀很少。然而,印度洋中央的這些海嶺總被大小不一的斷裂帶所切割。
那麼,在印度洋中,海嶺被哪些斷裂帶切割呢?比如歐文斷裂帶,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馬利海盆,海底岩層位移達320公裏。印度洋東部海域1962年發現的東印度洋海嶺(或稱“東經九十度海嶺”),南北直線延伸約4990公裏,為印度洋中最長最直的海嶺。由於海嶺被斷裂帶所切割,進而形成一係列海盆。
印度洋上一係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東,有馬達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亞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羅澤海盆。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萬~22500萬年前)南半球貢德瓦納古陸解體的。正在此時,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發生了漂移現象,進而形成了現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由於印度洋海底地貌的錯綜複雜,所以除了洋底中部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台之間分布著許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向北延伸,一般高於兩側海盆1300~2500m,平均寬度達800km左右。在印度洋海底,由於被一些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就形成了中脊裂穀表現為時斷時續。所以,印度洋海嶺看上去形態崎嶇破碎。
此外,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地區延伸,進而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嶺,高度較大,繼續向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裏格斯島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嶺,經愛德華太子群島,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聖波爾島向東南連接東南印度洋海嶺,再向東連接太平洋一南極海嶺和東太平洋海嶺。因此,印度洋海嶺是海底地貌顯著的特征之一。
構造帶是印度洋海底除了中脊海嶺外,另一種地貌形式。這些構造帶相互平行,綿延很遠,其中東印度洋海嶺,走向與東經0線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條海嶺。它北起北緯10°附近的安達曼群島,南至南緯3l°的斷裂海嶺,長約5000km,東西寬約150~250km。由於它沿著東經90°分布,故又叫東經90°海嶺(或卡彭特海嶺)。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將印度洋分為下列三個海域:
第一,東部海域區。這個海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恒河水下衝積錐所掩蓋的斯裏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連接著深海溝,而東南部則被海嶺、海丘和海台分割,形成複雜的海底地貌。
第二,西部海域區。這個海域的海底地貌最為複雜,海嶺和島嶼將其分割,主要分為索馬裏海盆、莫桑比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區。這個海域的海底地貌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
印度洋大陸的地貌特征是大陸架的平均寬度比大西洋狹窄,大陸坡的坡度也較小。此外,大陸隆或海台較多且分布較廣也是印度洋大陸邊緣地貌的突出特點。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亞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納徹臘利斯特海台。在印度半島的西側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正是因為這些海台形成印度洋大陸地貌有著顯著的特點。
熱帶海洋性和季風性是印度洋氣候的明顯特征。我們知道,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亞熱帶範圍內,因而廣闊的海域受氣溫的影響而變化,氣溫的分布也隨緯度的改變而變化。因此,形成印度洋明顯的氣候特征。
印度洋的氣候受溫度的分布而改變的。印度洋南緯40°以北的廣大海域全年的平均氣溫為15~28℃。而赤道地帶全年氣溫為28℃,有的海域高達30°C。印度洋氣溫要比同緯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氣溫高,因而被稱為熱帶海洋。
在印度洋上,氣溫的分布是隨緯度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約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氣溫為25~27°C,冬季氣溫為22~23℃,全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裏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一般不到25℃。前者與周圍幹熱陸地的烘烤有很大關係。對於後者而言,由於西南風吹走表層海水使得深層冷水上泛,進而使氣溫下降。
在印度洋南部,氣溫也隨著緯度的改變而變化。夏季,印度洋南部的氣溫在南緯20°附近為25~27℃,南緯30°附近為20~22℃,南緯40°附近約15℃,南緯60°附近在0℃左右;冬季,印度洋南部的氣溫在南緯20°附近22~23℃,南緯30°附近15~17°C,南緯40°附近為12~13℃,南緯60°附近低達-10°C。由於溫度的分布不均,印度洋的氣候也有關著很大的變化。
印度洋氣候特征還表現在降水量上。赤道帶的降水量最豐富,年降水量在2000~3000mm。此外,降水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風盛行的夏季,而東北風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較少,是熱帶季風分布區。紅海海麵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約100~200mm,為熱帶荒漠氣候區。在南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中,全年降水一般在l000mm左右。可見,印度洋除了赤道帶較為豐富,南北印度洋年降水量分配較為均勻。
北冰洋概況
北冰洋
德國地理學家瓦倫紐斯在1650年將大熊星座正對著的海洋劃成了獨立的海洋,並將其稱作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位置最往被的海洋,因為這個地區的氣候嚴寒,海洋表麵常年覆蓋著冰層,所以人們經常將其稱為北冰洋。
北冰洋的形成和北半球勞亞古陸的破裂和解體有著密切的聯係。海底的過程最早起源於古生代晚起,但是它的形成時期卻是在新生代實現的。
北冰洋的以地球的北極為中心,通過亞歐板塊和北美板塊的洋底擴張,從而產生了北冰洋的海盆。現在在北冰洋中所發現的北冰洋的“中脊”,也就是產生北冰洋洋底地殼的中心線。北冰洋出處在不斷的擴張運動中,而且在北冰洋的生成期間,它不僅隻是進行過一次擴張。
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環抱。北冰洋的麵積是1310平方千米,是地球海洋中最小,同時也是最淺的海洋,它的總麵積約是太平洋麵積的十分之一,是世界海洋總麵積的4.1%。
北冰洋處於半封閉狀態,因為它被陸地所包圍著。它是通過挪威海、格陵蘭海的巴芬灣連接,以狹窄的白令海峽連接著太平洋,通過冰島——法羅海檻和湯姆遜海嶺同大西洋分隔開來。
北冰洋的平均深度約為1200米,在北冰洋中最深點就是南森海盆。北冰洋的海盆可以分為歐亞海盆和美亞海盆,歐亞海盆被一條從大西洋延伸過來的南森海底山脈分為南森海盆和非拉姆海盆。美亞海盆被阿爾法山脈分為馬卡羅夫海盆和加拿大海北冰洋上空盆。
由於北冰洋獨特的氣候條件,因此,可以將北冰洋的海水分為三層:表層200公尺,由於降水和冰凍等因素,大洋表層的溫度變化比較大,高溫和低溫之間相差4℃;中層200公尺~900公尺,在中層之間有大西洋流入的海水,溫度在1℃~3℃之間;底層的溫度最低,在0℃以下。
因為在北冰洋的海平麵覆蓋著的冰層反射的陽光,海水的溫度也比較低,所以北冰洋的浮遊生物隻有其他海洋的十分之一。在北冰洋生活的魚類隻有北極鮭和北極鱈,哺乳動物有海豹和各種鯨魚,棲息在陸地上的有北極熊和北極狐。這些動物都是生活在那裏的愛斯基摩人的狩獵的對象。
根據北冰洋的自然的地理特點,北冰洋可以被劃分為北極海區和北歐海區。屬於北極海區的海峽有:喀啦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極群島各海峽;屬於北歐海區的海峽有: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和白海屬北歐海區。
在北極圈以北的地區稱為北極地區,它主要包括北冰洋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北部及北冰洋中的許多島嶼。北極地區分布著幾十種不同的民族,但分布最廣的就是因紐特人。
北冰洋地區的大陸和島嶼的海岸線曲折,沿亞洲和北美洲的海岸都有較寬的大陸架。北冰洋的陸棚很發達,最寬的在1200千米以上。
北冰洋的中央橫亙羅蒙諾索夫海嶺,從亞洲的新西伯利亞群島橫穿北極直抵北極洲的格陵蘭島北岸。在北冰洋,峰頂一般距水麵1000米~2000米,但也有個別的峰頂距水麵僅有900多米。在北冰洋地區經常會有火山和地震活動。在北歐海區的東北部為大陸架,西北部為深水區,以格陵蘭島海最深,最深可達5.527米。
北冰洋的氣候非常的寒冷,海洋表麵常年被一層厚厚的冰所覆蓋。在北極地區海區最寒冷的月份,平均氣溫可達零下20℃到零下40℃,即使是在暖季,氣溫也隻是在8℃以下。北冰洋的降水量特別的少,年平均降水量僅是75毫米~200毫米,但是格陵蘭海的降水量相對要高一些,可達到500毫米。
在北歐海區,寒季經常會有暴風,因為經常受到北冰洋暖流的影響,水溫和氣溫都較高,降水也比較多,洋麵結冰的情況還不是很嚴重;在暖季的時候,在海平麵上經常會霧,有的時候甚至是幾天幾夜都是大霧不斷。在北極海區,濱海地帶的水麵全年的變動很大,從1.5℃到8℃不等。北歐海區的水麵全年都在2℃~12℃之間。
北冰洋的洋流係統是由挪威暖流、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北角暖流和東格陵蘭寒流等組成。北冰洋洋流進入大西洋,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而格陵蘭島南下的洋流,在地理學上被稱為拉布拉多寒流。
由於北冰洋的氣候寒冷,它最大的水文最大特點是有常年不化的冰蓋,冰蓋麵積占總麵積的2/3左右。其餘海麵上分布有自東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就隻有巴倫支海地區受北角暖流的影響,常年不受封凍。北冰洋大部分島嶼上遍布冰川和冰蓋,北冰洋沿岸地區則多為永凍土帶,永凍層厚度可達數百米。
許多的探險家經常去北極點探險,因為那裏每年近六個月都是黑夜,在這段時間,空中經常會有光彩奪目的激光出現。極光一般都是呈帶狀、弧狀或者是放射狀,極光最好的觀測點就是北緯70°附近。相反,在北極點附近,除了漫長的黑夜則是白晝。
在北冰洋的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而和天然氣,沿海岸地區的則有豐富的煤、鐵、磷酸鹽、泥炭和有色金屬。比如:在伯朝拉河流域、斯瓦爾巴群島與格陵蘭島上的煤田,科拉半島上的磷酸鹽,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礦等。所以說北冰洋是一個礦物質非常豐富的“寶地”。
世界上的豐富的石油資源在中東地區分布的比較多,但是,北冰洋海域也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科學家們在北冰洋的海底發現了錳結核,主要是在巴倫支海、白海和喀啦海海底。美國曾經以低價購買了阿拉斯加,現在已經在該海域的北海灣進行石油開采。雖然北冰洋的氣溫比較低,但是有暖流彙入的海域也是北冰洋重要的漁場,如:巴倫支海。
雖然北極地區的非常的寒冷,但是,那裏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範圍遼闊的漁區,還有分布有茂密的藻類。海洋裏動物有白熊、海象、海豹、鯨、鯡、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雪兔、北極狐,除此之外還有馴鹿、極犬等。
北冰洋聯係的亞、歐、美三個大洲的最短的航線,所以說,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目前,在北冰洋地區已經有了自己的固定的航海線和航空線,主要的航線有從摩爾曼斯克至海參崴的北冰洋航線和摩爾曼斯克直達斯瓦爾巴群島、雷克雅維克和倫敦航線。
對於普通人來說,想進入北冰洋就需要乘坐破冰船進入大洋內。世界上惟一的一艘以商業性質運營的核動力破冰船就是俄羅斯的“五十年勝利號”。它有巨大的重量和動能,行駛起來很容易就能在洋麵上開辟出一道路來,而且乘坐起來也不像南極那些小型的破冰船一樣非常的顛簸,它是非常的平穩和舒適的。
俄羅斯北極考察團在2007年的時候,在北極點附近成功的下潛了兩艘微型的潛艇,並將俄羅斯的國旗插在了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以此來證明了俄羅斯國家對該海域的擁有權。
俄羅斯北極考察團中的一位考察專家說“由於潛艇所能供應的氧氣是有限的,他們必須在潛下之後立即返回,如果在返回過程中潛艇被海洋的冰層卡住,他們就無法找到他們下潛的通道,他們也會麵臨著危險。”所以,在潛艇在海底停留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他們就立即返回了。
海洋的脊梁
大洋中脊
人有脊梁,船有龍骨。這是因為有了它們,人才能立於天地之間,船才能行於大海之上。可你知道嗎?海洋也有脊梁,大洋中脊就是它的脊梁。
大洋中脊又稱中洋脊、中隆或中央海嶺,是海底狹長綿亙的高地,縱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連,長達8萬公裏。在板塊構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頂部標出了海底擴張軸線,屬分離型板塊邊界。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單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構造部分。
在19世紀70年代,英國“挑戰者”號調查船駛入海洋,進行環球考察。駛到北大西洋中部時,發現有一條巨型海底山係。但直到1925~1927年間,通過法國“流星號”調查船的回聲測探儀,對大西洋水深進行了詳細的測量,證實了整個大西洋底縱列著一條長達17000公裏的大洋中脊。1956年,美國學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世界各大洋底部都存在有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分布在大西洋中間,走向與大西洋東西兩岸大體平行,呈S形縱貫南北。由於這條巨大山脈像大西洋的脊梁,因而取名為大西洋中脊。自北極圈附近的冰島開始,曲折蜿蜒直到南緯40°,長達1.7萬公裏,寬約1500~2000公裏不等,約占大西洋的1/3。
印度洋的洋脊大多也都居中,有三條分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稱印度洋中脊。這三條分支分別稱為:中央印度洋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太平洋的洋脊則分布於東部,且兩坡比較平緩,故稱東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北端伸進大陸或島嶼,南端則彼此緊密相連。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過冰島,與北冰洋中脊交彙在一起。
西洋中脊的峰呈鋸齒形,大洋中脊體係環球綿延數萬公裏,寬數百至數千公裏。其總麵積約占整個海洋麵積的1/3,是陸地山脈的總和。大洋中脊高於兩側洋底,但高度各不相同,有的部分高出海底5000多米,平均高度為3000多米。各大洋中脊頂部的平均水深大多在2500~2700米之間。局部露出水麵成為島嶼,比如說冰島。脊頂上覆蓋的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其地形凹凸不平。次一級的嶺脊與穀地相間排列,並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兩側大多是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組成。自脊頂向兩緣地帶,隨著沉積層逐漸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漸平緩,向下過渡為深海平原。縱向延伸的中央裂穀和橫向斷裂帶(又稱轉換斷層),是大洋中脊最典型的特征。大洋中脊軸部經常爆發地震和火山,故又稱活動海嶺。總體來說,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地形比較崎嶇,東太平洋海隆則較寬闊平坦。
關於大洋中脊的形成原因,人們常用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來解釋。這兩種學說認為,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的中心,熱地幔物質沿脊軸不斷上升形成新洋殼,故中脊頂部的熱流值甚高,火山爆發頻繁。中脊的隆起部分實際上是脊下物質經過熱膨脹形成的。受地幔對流的影響,新洋殼自脊軸向兩側擴張推移。在擴張和冷卻的過程中,軟流圈頂部物質逐漸凝固,轉化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隨遠離脊頂而增厚。冷卻凝固伴隨著密度增大、體積縮小,洋底岩石圈在擴張增厚的過程中逐漸下沉,從而就形成特點為軸部高、兩側低的巨大海底山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