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儉德回到自己座位,繼續跟同僚們侃大山。
梁儉德公開把火柴介紹給同僚們,又幾次三番地提到自家的能幹丫頭,自然是要給皇帝和同僚的心中埋下一個鋪墊,方便日後為李仲翻案時,能把李文芳拿出來作為說服皇帝與眾臣的一個理由。
皇子和武將們陸續滿載而歸,清點了皇子們的戰利品後,皇帝當場給優勝者發下賞賜,然後將野味交給後麵的禦廚,半個時辰後,野味大餐陸續呈上,天元帝與眾臣們享用了一頓美餐後,進入下一個環節,大家可都一直等著兵部尚書要如何展示他千裏迢迢從清泉府買來的新火器呢。
宮廷禁軍在程世安的安排下已經在一處合適的空地上豎好了十個靶子,試槍員是兵部自帶的,他們在兵部的職責就是專門試驗新槍。
天元帝率領百官移駕過來,站在安全的距離內觀望,程世安帶著幾個衛兵護著梁儉德站在試槍員的後麵,指揮他們裝彈瞄準射擊。
十名試槍員,五人拿兵部目前最好的滑膛槍,五人拿買來的線膛槍,與靶子隔著十丈距離站成一排,梁儉德用上了在清泉府試槍的辦法,射擊距離每次加十丈,讓皇帝和百官都看看滑膛槍與線膛槍的區別和差距。這不光是為了給大家看別國的最新槍械技術,依舊也是為了給李仲翻案而在眾人心中埋下的一個鋪墊。
滑膛槍與線膛槍的裝彈速度是最先體現出來的差距,而射擊效果與在清泉府時一樣,三十丈後,滑膛槍的子彈出膛後在強風下一顆都不見了,線膛槍的子彈雖然也打不中靶心,但起碼還能留在靶子上,直到五十丈後才有槍脫靶,而這個距離滑膛槍的試槍員早已經停手不動了。
比試結果不言而喻,天元帝與文武百官們都愕然地搖頭,他們都知道兵部的火槍技術幾十年沒進步有可能落後於外國,但以前一直沒像今天這樣比試後,當發現原來差距有這樣大之後就都震驚了。
官員們互相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天元皇帝沒有說話,但臉色也不好,他淡淡地下令擺駕回宮後,歸途中再沒叫過一名近臣到跟前說過話,進入京城後甚至直接下令官員們各自回家。
沒人敢在這個忤逆皇上的命令,眾臣們於是吩咐自己的車駕暫停路邊,目送皇帝的儀仗消失在視線裏,才各自回家。
梁儉德到家時李文芳正在自己屋裏整理這半天的實驗記錄,聽到小丫頭喚她,她換了衣服趕緊到前麵迎接大人回府,送了梁儉德進內院後,她又換了便衣出府接弟弟們放學去了。
梁夫人在女兒那裏喝了下午茶才回來,不比丈夫早回來多久,也才是剛剛收拾好喝了半杯茶而已。伺候了丈夫更衣洗漱後,送上一杯熱茶,夫人就開始打聽今天冬狩的事了,她想知道的自然就是丈夫那番主意有沒有得逞的結果。
梁儉德吹著茶碗裏浮沫,輕抿一口,熱茶下肚舒坦地長出口氣,然後才又搖頭,“看情況還不錯,百官很震驚,聖上很生氣,進城後叫眾臣各自回家,沒讓人隨他一起進宮,明天早朝議事的重點應該就會在這些槍械上。”
“那就好,不過翻案的事不好在早朝上直接說吧?人多嘴雜的,萬一誰家漏了消息讓工匠們知道了,沒準兒僅有的什麼證據跟著就不見了。”
“嗯,翻案這事最好在禦書房說,在早朝上說這事,就表示朝廷要大張旗鼓地為李仲翻案,就像你說的,沒準兒在哪藏著的最後一點僅存的證據就徹底滅失了。”
“翻案不容易,會很辛苦,這又是叛國案,造謠動動嘴,辟謠累斷腿,一旦聖上同意翻案,老爺可要保重身體,多注意休息,覺得累了就打個盹,我知你想盡早把李仲留下的文字都拿出來,但這案子到底也快三十年了,急不來。”
梁儉德伸手握住夫人的手,點頭保證,“你放心,翻案的壓力怎麼樣也比不上我父親當時麵臨的壓力。”
夫人反握住丈夫的手,不再說話。(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