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決定翻案(1 / 2)

次日早朝上,果然花了一些時間來討論昨天展示的槍械上,梁儉德呈上事先寫好的折子,做了個詳細的報告,詳述了滑膛槍與線膛槍的區別,以及削膛機的用處。不過在結尾處,故意留了個尾巴,暗示還有些機密內容不能公開講,得到了退朝後去禦書房的機會。

梁儉德帶著整理好的案卷走進禦書房,所有人退下,房門緊閉,一開始裏麵還很安靜,但沒多久,外麵的大小太監、宮廷侍衛和程世安等衛兵就都聽到了裏麵拍桌子的聲音,然後皇帝與梁大人的聲音交替出現,似乎在大聲地爭執什麼,但內容聽不太清楚。外麵的人除了知情的程世安外,其他人都嚇壞了,可又不敢硬闖進去,隻好膽戰心驚地在外麵守著,慢慢地裏麵的聲音小了,又恢複了安靜。

梁儉德在禦書房向天元帝講述李仲冤案的時候,李文芳也在她的酒精屋裏繼續琢磨怎麼生產酒精。昨天實驗失敗,白浪費幾個時辰,她清楚地記得用土豆加熱發酵做酒精隻需幾個鍾頭,搞不明白怎麼用廢糖蜜做酒精要費這麼大工夫。

到底是從來沒人用廢糖蜜生產過酒精,找不到參考資料,一切都隻能自己摸索,李文芳把這幹脆當成了一個好玩的遊戲,玩得挺起勁的。

皇宮禦書房,一個時辰後,外麵的內監們終於聽到了裏麵的傳喚,趕緊推門進去,見皇帝與梁大人都麵露疲色,桌上散亂地攤放著很多泛黃的紙張。無人敢多問,小內監們上前仔細地把紙張都整理好交到程世安手上,梁儉德告辭退下。

梁儉德沒去文承閣見內閣的同僚,而是直接出宮回了兵部衙門,直到進了勤政殿,他的臉上才露出一絲微笑,“皇上同意翻案了。”

程世安從一開始就提著的一顆心跟著放下了,緊繃的肩頭鬆弛下來,“那接下來我們有得忙了。”

“嗯,這事得刑部幫著出力,有些東西他們是行家。”

“是,午後我親自去跟夏大人說。”

“讓韓山調查的關於李仲派的工匠們的情況他查得怎麼樣了?有消息了嗎?”在定下翻案的決心後,梁儉德就讓書庫的書吏長韓山去摸一下李仲支持者的現況。當年暗地裏反李仲的人多,但支持他的人同樣多,李仲倒了,他們肯定受到打壓。

“他有回報一些消息,當年支持李仲的多數是年輕的底層工匠加一部分銅牌工匠,剩下的都是反對李仲的,而那些人又把持了兵部最好的人力物力財力,官方放出李仲病逝的消息後,他們就立刻被排擠到了邊緣,有的甚至離開了兵部,不說重新聚攏他們了,就是一個個全找齊都很困難。”

“沒關係,翻案成功後,放個榜,還在的人自然就都聚攏起來了,讓韓山查到多少算多少吧,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他們過得好不好。”

程世安抿了抿嘴角,“還留在兵部的恐怕不太好,走了的或許過得還可以。憑在兵部工坊練出來的手藝,到外麵開間鐵匠鋪怎樣都夠糊口了。”

“再忍耐一些日子吧,等這事結束了,就都好了。”

“對了,大人,那些新槍這幾日該發下去了,還是照老規矩嗎?”

“照老規矩,我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些老工匠看到新槍時的表情了,吩咐士兵們多注意觀察。”

“就算覺得似曾相識,我看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

“他們要是沒有察覺到就最好,皇上準許我們先找到疑點翻案,不著急抓人,還李仲的清白是頭等大事,好重新啟用他留下的文字材料,至於那些陷害他的人,等翻案後他們自然會露出馬腳,他們當年讓李仲失去了一切,給朝廷造成巨大損失,將來要他們幾倍奉還。”

“小小那裏大人打算什麼時候告訴她?”

梁儉德搖搖頭,他還沒想好,要不要現在告訴她給她個思想準備,不過倒是另有件事要做,“世安,把那本手劄收起來,晚上還給小小,再不還她她就該找我要了。”

程世安馬上照做。

傍晚梁儉德回到家,李文芳迎上去後告訴他下午老家來信了,急件,用軍用信鴿送來的,已經交到夫人手上了。

梁儉德一聽就急了,幾步小跑著回到內院,一見到夫人第一句話就問那信寫的什麼。

夫人走進臥室,從妝奩的小抽屜裏拿出一張帶點卷的小紙條,筆跡沉穩有力,上麵就一句話“我們回家過年”,落款蓋的一方私印。

梁儉德一看就知是自己兒子的筆跡,但私印卻是自己的老父親,他驚訝地看著妻子,“他們都要回來過年?!”

“肯定是的,公婆這麼大年紀了,不可能讓他們獨自出門,必要小輩們跟隨,正好媳婦和孫兒也幾年沒回京城了,今年家裏喜事多,他們回來一家人一起過年不是正好。”梁夫人想到又能一家團聚,滿臉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