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梁儉德回來,把李文芳叫進上房解釋玻璃的原理,李文芳再次以李仲的名義,承認這是祖父在冶煉過程中因為一次意外引發的新發現,但他的注意力一直在金屬冶煉上,對這個新發現不怎麼上心,李文芳重新進行這個實驗是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商業價值。
梁儉德看著麵前的跳棋盤,他覺得光是這些小小的玻璃珠就一定能廣受歡迎,不過他從李文芳的口氣裏聽出她似乎對玻璃珠沒那麼重視,她應該有更好的想法,為了看看這個叫玻璃的新東西還能有什麼用處,梁儉德大大地鼓勵了李文芳一番,讓她繼續照她的想法大膽實驗。
李文芳謝過梁大人,行禮退下。
第二天上午,仍對跳棋保持濃厚塗興趣的梁夫人又把李文芳叫進房去陪她下棋,李文芳順便叫了三個丫頭進來下六人跳棋。開局結束,各家的棋子差不多都出來後,棋盤堵得滿滿的,沒橋沒路,誰都借不到誰的光,唯獨李文芳看似不經意地推動了兩個棋子各挪了一步後,再轉了一輪下來,依舊塞得滿滿當當的棋盤上,就隻有她的棋子能滿棋盤跳舞最後跳進對家的格子裏。
夫人玩了兩天覺得頗有意思,值得推廣,不但跟丈夫炫耀了一下棋藝,還帶到東院介紹給婆婆,並拉著兒媳婦一塊玩,順便猜測一下李文芳接下來還會給大家什麼驚喜。
幾天後的早上李文芳送弟弟們上學,遇到在食攤前等她的陶飛,從他手上接過一個大包袱,裏麵是新做的木質模具,另外還有一包細砂紙,用於打磨玻璃。
將玻璃溶液灌入新模具中,冷卻後出來的成果是無色透明的凸透鏡和凹透鏡片,通透性很好,厚度也夠,李文芳戴上手套用細砂紙無比耐心地將每塊鏡片邊緣打磨平滑,那幾塊凸透鏡在李文芳看來當放大鏡足夠了。她製作玻璃溶液的技術是越來越好了。
刑部尚書夏大人眼神不好這李文芳早就聽說了,八成年輕的時候就是個高度近視,到了現在的年紀,視力更加糟糕,想看點什麼文字得讓別人念給他聽,有個放大鏡在手邊總是方便的,就當是她的謝禮吧。
李文芳又做了好些凸透鏡片,都細心打磨過,從中挑了十塊拿到街上的鐵匠鋪裏,用黃銅包邊裝上把手,又去專賣織繡品的店子裏精心挑了十個大小適中的煙絲袋,分別將放大鏡裝進煙絲袋中再放進一個小硬紙盒子裏,外麵再用牛皮紙包好放在房間裏。
李文芳拿了一個盒子送到東院給老太爺,正好夫人和少奶奶都在那裏跟老太太玩跳棋,幾人看著李文芳打開一層又一層包裝,最後從煙絲袋裏掏出個黃銅柄的奇怪東西。
李文芳把放大鏡放在老太爺左手,然後她跟下人要了本黃曆隨便翻到一頁擺在老太爺麵前,請他透過放大鏡看黃曆上的文字。
老太爺照做,馬上就驚訝地咦了一聲,左手在黃曆上移來移去。
“哎,好玩,用這個看字,字大了好多。這個叫什麼?放大鏡?起得好,貼切。”
“讓我們也試試。”老太太伸出手,接過老太爺手裏的放大鏡,少奶奶起身把黃曆拿過來,三個女人好奇又有趣地拿著放大鏡左玩右玩。
“小小,這是什麼原理?”梁夫人問道。
“回夫人,原理不知道,我的模具有好多形狀,做出來後發現這種形狀的鏡片看東西能放大,就想著老太爺年紀大了,眼神不好,送老太爺使使。”
“好,我就收下了,這東西方便,好看書,我現在就去書房坐會兒。”老太爺伸手讓下人拿來他的拐杖,把放大鏡揣進懷裏,在下人的攙扶下,拄著拐杖迫不及待地往書房去了。
老太太夫人和少奶奶起身送老太爺跨出房門,三人拉著李文芳下起四人跳棋,邊下邊問她接下來還打算用玻璃做什麼東西,她們感覺能用模具的東西,應該隨心所欲地製作想要的成品。
李文芳沒直接承認,她隻說會多想些模具樣式,一一驗證,一定把玻璃的天然特性發揮到最大。
當晚梁儉德回來,李文芳把剩下的九把放大鏡交給他,除了送他一把外,其餘八把托他轉送給內閣有需要的大人們,作為她的謝禮,她相信她家的冤案那麼快能推翻,各位大人都有出力。
李文芳這話講得很舒服,梁儉德雖然對恭維的話早就麻木不仁了,但對李文芳的話還是感到受用的,於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囑托,讓她明日提醒他帶上禮物。(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