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是年假的最後一天,初六開始民眾生活漸漸恢複正常,那些因為過年而暫時歇業的店鋪重新開張,學堂複課,尚書府外前後幾條街又熱鬧起來,李文芳暫時放下壓力井機頭的設計,請人給大姑家送信,借大姑丈等老鐵匠的手,訂製了鑄鐵容器和高爐,玻璃溶液的高溫達到一千五百度,必須小心又小心。
現在她有穩定的生活和充足的資金,不會有人反對她的實驗行為,機會難得,可以進行製取玻璃的反應實驗了。
單一的二氧化矽就能做成玻璃,也就是石英玻璃,加入不同的化學物質可使最終的玻璃成品擁有更多特殊的特性,李文芳眼下不需要那些特性,她目前的第一目標就是用石英玻璃做出滾圓的玻璃球,然後再往生活器皿上靠攏,等工藝技術嫻熟了再考慮用石墨模具批量生產需要的實驗器皿。她相信兵部的工坊裏一定有石墨這種冶煉材料,盡管不一定是叫石墨這個名字。
李文芳透過陶飛,請木工用木頭做了幾個玻璃球的模具、從皮革匠那裏訂製了皮圍裙皮手套長筒皮鞋,再通過大姑丈弄到了讓能玻璃變色的化合物,也是冶煉上常用的添加劑。一切準備妥當後,她把玻璃實驗室設在了尚書府前院西頭的一個無人小院裏,離衛兵們住的院子很近。
得知李文芳要在尚書府設高爐,大家都懶得表示驚訝和好奇了,人們琢磨著這才該是李文芳從祖父那裏學到的真正本事。為了改建房子,還特意跟工部報備,讓工部的工匠們把預定為玻璃工坊的那幾間廂房中間全部打通,到工人們依約來壘高爐時,很多人都過去看熱鬧,僅僅是因為高爐這東西一般地方見不到而已。
全套準備陸陸續續用了將近一個月才搞好,這一個月裏,李文芳也沒白閑著,她買了製作琉璃的書來研究,看琉璃工藝上推導玻璃工藝,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
石英砂用途很廣,李文芳依舊透過大姑丈買到了普通石英砂,她的目的隻是尋常的玻璃製品而已,用不上精製或高純等級的,等她哪天技術純熟到可以生產高級玻璃時她再考慮。
啊,對了,她還需要鑽石做玻璃刀,不然將來要是生產了平板玻璃卻無法切割那豈不麻煩了。
看來她還要留意一下京城金樓的商品,或者跟使館區的外國商人們打聽一下,幸好鑽石尚不在急需物品裏,她有充足的時間來尋找,要實在不行,她甚至都有備用方案,就是直接製作合乎尺寸要求的石墨模具。
這個備用方案看上去很不計成本,她希望沒有要用到的那天。
工具和材料都一切就緒後,李文芳一頭紮進了實驗室,照著開列的實驗進度表,一步步地進行著玻璃製作方麵的研究。
李文芳覺得也許她真有高級技工的天賦,又或許是這個身體遺傳了來自李仲的技工基因,十多天後,她成功地用模具做出了二十多顆透明的玻璃球,大喜的李文芳把玻璃球放進一個盒子裏,然後將技術工藝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緊接著拿來其它原料,開始嚐試製作彩色玻璃球。
不同的化合物讓玻璃變不同的顏色,但添加時機有講究,手邊上沒有指導書,李文芳隻能按照自己的經驗來操作,在每一個反應進程中添加化合物,一旦錯誤就從頭來過。幾天後她才做出了第一批藍色玻璃球,喜得她趕緊把相關文字數據都記下來,繼續實驗。
有了一個順利的開頭,後麵的同類成品就是不斷地重複前麵的技術過程,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裏,李文芳一共做出了六種顏色的玻璃球,盡管有些珠子的顏色看上去好像不太均勻,但興奮地她管不了那麼多,她將所有的玻璃球拿回住處,她已經準備好了一個跳棋盤,她把珠子放進棋盤裏,多餘的留給男孩們當彈珠玩。
當天晚飯後,李文芳叫了小丫頭們進來下跳棋,跳棋規則簡單一學就會,玩過幾遍後一輩子都忘不掉,丫頭們玩得大呼小叫,爭論著跳子的時候有沒有算錯距離,引得婆子們也過來看熱鬧,男孩們則在外麵未融的雪地裏借著廊下燈籠的光亮蹲在地上打彈珠,時不時的能聽到他們為了誰的彈子有沒有切實打到目標而爭吵不休。
內院的丫頭們聽到外麵的動靜,好奇地站在穿堂前張望,有兩個眼下沒事的,幹脆就走出來,先看男孩們玩彈子遊戲,又在李文芳房裏看她們下了幾手棋,覺得很有意思,可又不敢再多呆,在得到李文芳的許諾,下次也給她們弄一副跳棋後就匆匆回去了。
三天後,李文芳依約給了內院的丫頭們兩副跳棋,另外還有一副送給了夫人,並在夫人房中呆了大半天,與夫人香姨下三人跳棋,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