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大堂問審雷萬春 酒樓外分追二人(2 / 2)

稟明奉獻王,那書信中全是安祿山與他帳下各城太守刺史間的書信往來,其中盡是他欲謀反的證據。而且那卷軸中所錄內容也多是安祿山各處重兵的據點及將帥兵力的明細。我曾多次勸諫他

將這些證據交給朝廷可是她隻是一味猶豫,深怕若有閃失反而會落入安祿山口實,再者皇上眼中東平郡王比奉獻王要重要的多,若是一個不慎隻怕反被安祿山算計,是以此事一拖便是一年。

天寶六年安祿山使其帳下大將史思明假意說服契丹可汗爍莫,聲稱朝廷許其以遼北十州之地以緩解邊塞之爭,爍莫不疑逐南下。豈料安祿山早已在東硤石穀伏下重兵,契丹使團共計八十人包

括爍莫汗本人全數被殺,得到消息的契丹王庭極為震怒傾盡八部鐵騎共計七萬眾揮師南下誓言複仇,此事震動朝野可恨安祿山竟上書朝廷聲稱爍莫汗是被奉獻王設計所欺,因奉獻王歸附朝廷

之前曾與爍莫爭戰許多年,一時間朝野議論將奉獻王不顧邊塞安寧尋釁報複引得契丹大軍壓境之罪責,可憐他也曾上書朝廷辯解但卻於事無補,不得已親自上京求見皇上可惜卻不蒙以對,無

計可施之下將那些安祿山密謀造反的書信卷軸全數上交至當時宰相李林甫手中,豈料安李二人早已是坑壑一氣,那李林甫受賄祿山竟將那些書信卷軸全數毀去。之後麵對朝廷責難奉獻王隻好

鋌而走險率部北返,安祿山乘此時機對奉獻王展開追擊而朝廷不明遣朔方節度使王元禮同時北上追擊,並且聯絡回紇兩廂夾取最終奉獻王夫婦被俘隨即被安祿山下了毒手。後來罪人率領殘部

與安祿山麾下黑虎衛數度交手終於敗北,眼看窮途末路之極被鐵駝幫蘇文良所救,從此落草做了強人。”太史綱與鄔思忠聽後沉吟一時,看著雷萬春身上的傷痕,太史綱起身步下堂中心中似

乎有所一動,急手從一名親兵腰間抽出一柄直刀當堂舞將起來,那身份飄然手中雖然是刀但卻耍的全是劍法的路子,隻見寒光掠影隨風而過一刃寒鋒似如殘影寒斷直叫觀看之人不由喝彩,幾

招舞罷太史綱將直刀又還回親兵鞘中。但見雷萬春早已驚疑不定的看著太史綱茫然道“閣下適才所舞的招式與那百花宮主如出一撤,唯有—”“唯有身法不敏劍法不銳是否”太史綱接口道“

這是泰山派的‘清揚劍法’”鄔思忠道“莫非百花宮與泰山派有密切關聯不成?”“不然!”太史綱麵色嚴峻道“當今泰山派執掌喚作司空晉道號孤塵子,是中原武林八門十三劍中的翹楚,

其為人清靜不喜俗世,唯好詩詞結交的人也多是當今文壇墨客,我料與安祿山必然沒有關聯”“太史兄弟如何對那泰山派主這般曉得?”太史綱微微一笑對鄔思忠抱拳禮道“實不相瞞大人這

位泰山派主正與我家義父是莫逆之交,在下方才施展的幾招劍術還是他親自指點的”“原來如此...”鄔思忠手撚須髯道“我到忘了太史兄弟也算是武林中人”見鄔思忠麵帶愁色不聲不響,太

史綱上前施禮道“不知大人欲如何處置雷萬春?”鄔思忠起身從堂上走下來到雷萬春麵前看著他良久方道“這正是本官犯愁之事,若以他盜匪治罪現在便可將他就地處決,可是他畢竟是心懷

忠義隻怕可惜了他這一身的本事,我直欲將他收入帳下效力軍中。可是他竟然是叛將,若我將他隱瞞在帳下他日事發這重罪如何擔當,為今之計隻好將他押送龜茲大營交由節度使大人親自

決斷了”說罷對兩旁的親兵令道“今日之事爾等當守口如瓶不得漏了半絲口風,若有閃失軍法從事!”

酒樓之內高婉葶與唐駿雖見司徒淩雲在側,但見黃定正欲起身前去招呼。一陣香風襲來唐駿隻覺肩膀上被壓了一掌卻聽沐雪依低聲道“不可亂動”在二人的詫異下沐雪依背對黃定落了坐斜目

見黃定與司徒淩雲並無發覺又道“那黃定並非尋常咱們不可不防”接著她將在綠風海子與緊那羅王遭遇一事娓娓道出,當說到他施展的武功竟與緊那羅王不分伯仲之時,唐駿一震又偷眼去看

衣著樸素的黃定,他與緊那羅王有過交手自己在那人麵前竟然被輕描淡寫的擊敗,而黃定竟然能與緊那羅王鬥成平手,有如此了得武功的他為何蟄伏在錦雲鏢行?他究竟有何目的?正說話間

那司徒淩雲略作吃用後便放下銀兩起身朝門外走去,緊接著黃定也跟了出去。三人隨之跟出酒樓,高婉葶道“白山派的人來此必然有陰謀,我們必須知會鄔叔叔讓他早做防備”“可現在鄔大

人與太史大哥正在指揮使衙門升堂”“那有勞沐姑娘去指揮使衙門通知他們此事,我與葶兒去追蹤他們以防有變”計議一定三人便分頭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