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天行溫病論

龐曰: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由冬時觸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為溫病者,《素問》、仲景所謂傷寒也。有冬時傷非節之暖,名曰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實時發病溫者,乃天行之病耳。

其冬月溫暖之時,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乃發,則肌肉斑爛也。又四時自受乖氣,而成腑髒陰陽溫毒者,則春有青筋牽,夏有赤脈囗囗,秋有白氣 ,冬有黑骨溫,四季有黃肉隨,治亦別有法。《難經》載五種傷寒,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經所在而取之。中風木,傷寒金,熱病火,濕溫水,溫病土,治之者各取其所屬。

據《難經》溫病,本是四種傷寒,感異氣而變成溫病也。土無正形,因火而名,故以溫次熱也。土寄在四維,故附金木水火而變病,所以王叔和雲: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熱,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其熱,變成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成溫瘧,斯乃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故風溫取足厥陰木、手少陰火,溫毒專取手少陰火,溫瘧取手太陰金,濕溫取足少陰水、手少陰火,故雲隨經所在而取之也。天行之病,大則流毒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悉由氣運鬱發,有勝有伏,遷正退位,或有先後。天地九室相形,故令升之不前,降之不下,則天地不交,萬化不安,必偏有宮分,受斯害氣,莊子所謂運動之泄者也。且人命有遭逢,時有否泰,故能偏著一家。天地有斯害氣,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賢人知方矣。

辟溫疫論

療疫氣令人不相染,及辟溫病傷寒囗屠蘇酒囗。(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蘇。《廣雅》雲:屠蘇,庵也。然屠蘇平而庵圓,所以不相同,今人寒月廳事下作版閣是也。尊貴之家,閣中施羽帳錦幃,聚會以禦寒,故正旦會飲辟溫酒,而以屠蘇為名也。)大黃 桂枝 桔梗 川椒(各十五銖) 白術(十銖) 烏頭 菝 防風(各六銖)咀,縫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懸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曉,出藥置酒中,屠蘇之東,向戶飲之。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任。一人飲一家無病,一家飲一裏無恙。飲藥酒三朝,還置井中。

若能歲歲飲,可代代無病,當家內外井皆悉著藥,辟溫氣也。忌豬肉、生蔥、桃李、雀肉等。

囗辟溫粉囗芎 術 白芷 本 苓陵香(等分)為末,每一兩半入英粉四兩,和勻,常撲身上,無英粉蚌粉亦可。凡出汗大多,欲止汗,宜此法。

入溫家令不相染,囗研雄黃並嚏法囗。

水研光明雄黃,以筆濃蘸塗鼻竅中,則疫氣不能入,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五更初洗麵後及臨時點之。凡溫疫之家,自生臭穢之氣,人聞其氣實時以紙筋探鼻中,嚏之為佳。不爾,邪氣入上元宮,遂散百脈而成斯病也。以雄黃點之,則自不聞其氣,並辟諸惡怪夢神良。

常以雞鳴時,存心念囗四海神名囗三七遍,辟百邪惡鬼,令人不病溫。

東海神阿明 南海神祝融 西海神巨乘 北海神禺強每入病患室,存心念三遍,口勿誦。

古今名賢傳,許季山所撰囗千敷散囗,辟溫疫惡疾,不相染著。

附子(一個,一分者) 細辛 幹薑 麻子 柏實(各一分)細末,和入柏實、麻子令勻,酒服方寸匕。服藥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三十年不病,受師法保應。三日服之,歲多疫則預服之。不飲酒,井花水服亦得。忌豬肉、生菜。

辟溫囗殺鬼丸囗,薰百鬼惡氣。

雄黃 雌黃(各二兩) 羊角 虎頭骨(各七兩) 龍骨 鱉甲 陵鯉甲 皮(各三兩) 樗雞(十五枚,無,以芫青五枚代) 空青(一兩,無,以石綠代) 川芎 真朱砂(各五兩)東門上雞頭(一枚)細末,以臘二十兩並丸,雞頭大,正旦門前燒一丸,男左女右,臂上帶一丸,辟百惡;獨吊喪問死,吞下一丸,小豆大;天陰大霧,燒一丸於門牖前,極佳。

務成子囗螢火丸囗,主辟疾病惡氣,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蠆諸毒,五兵白刃,盜賊凶害。

昔冠軍將軍武威太守劉子南從尹公受得此方,永平十二年於虜界交戰敗績,士卒掠盡,子南被圍,矢如雨,未至子南馬數尺,矢輒墮地,虜以為神人,各解圍而去。子南以方教子及諸兄弟為將者,皆未嚐被傷,累世秘之。漢末青牛道士得之,以傳安定皇甫隆,隆傳魏武帝,乃有人得之,故一名冠軍丸,一名武威丸。(曾試此法,一家五十餘口俱染病,唯四人帶者不染。)螢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兩) 雄黃 雌黃 礬石(各二兩) 羊角 鍛灶灰鐵錘柄(入鐵處燒焦,各一兩半)為末,以雞子黃、丹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子大,作三角絳囊盛五丸,帶左臂,若從軍,係腰下勿離身,若在家,掛戶之上,辟絕賊盜溫疫,神良。

劉根別傳曰: 川太守到官,民大疫,掾吏死者過半,夫人、郎君悉病。府君從根求消除疫氣之術,根曰:寅歲泄氣在亥,今年太歲在寅,於聽事之亥地,穿地深三尺,廣與深同,取沙三斛著中,以淳酒三升沃其上。府君從之,病者即愈,疫氣遂絕。(於聽事取太歲六合之地也。)

青筋牽證

春三月青筋牽證,其源自少陰、少陽。從少陰而涉足少陽,少陽之氣始發,少陰之氣始衰,陰陽怫鬱於腠理皮毛之間,因生表裏之 。因從足少陽發動及少陰,則髒腑受癘而生其病。

肝腑髒陰陽毒瓦斯病,頸背雙筋牽急,先寒後熱,其病相反。若腑虛為陰邪所傷者,則腰強急,腳縮不伸,腑中欲折,眼中生花,此法主之。(不可作煮散。)囗柴胡地黃湯囗柴胡(二兩半) 生地黃(五合半) 香豉(五合) 生薑 石膏(各四兩) 桂枝(半兩)大青 白術 芒硝 梔子仁(各一兩半)咀,水七升,煎三升,去滓,下芒硝,溫飲一盞,日三四服,未瘥再作。

肝腑髒陰陽溫毒病,頸背牽急,先寒後熱,其病相反。若髒實則為陽毒所損,眼黃,頸背強直,若欲轉動,即稱身回側。(不可作煮散。)囗石膏竹葉湯囗淡竹葉(二升) 梔子仁 黃芩 升麻 芒硝(各一兩半) 細辛 玄參(各半兩) 石膏(四兩) 車前草(一升,葉)咀,水六升,先下竹葉、車前草,煮四升,去滓,下諸藥,煮二升,去滓,下芒硝化勻,溫飲一盞。

赤脈囗證

夏三月,行赤脈囗囗病,其源自少陰、太陽。

心腑髒陰陽溫毒瓦斯,身熱,皮肉痛起,其病相反。若髒實則為陽毒所侵,口幹舌破而咽塞;若腑虛則為陰邪所傷,戰掉不定而驚動。(不可作煮散。)囗石膏地黃湯囗石膏 生葛根(各四兩) 麻黃(二兩) 玄參(三兩) 知母(半兩) 梔子仁 大青 黃芩芒硝(各一兩半) 濕地黃(半升)咀,水九升,取四升,去滓,下芒硝烊化勻,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黃肉隨證

四季月終,餘十八日行黃肉隨病。其源從太陰、陽明相格,節氣相移,三焦寒濕不調,四時關格而起,則髒腑之 隨時而受癘,陽氣外泄,陰氣內伏。

脾腑髒溫毒病,陰陽毒瓦斯,頭重項直,皮肉強,其病相反。髒實則陽疫所傷,蘊而結核,起於頸下,布熱毒於分肉之中,上散入發際,下貫顳 ,隱隱而熱,不相斷離,(不可作煮散。)囗玄參寒水石湯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