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是一種蓄積巨大能量,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它到達近岸時,會形成10 多米至幾十米不等的“水牆”,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衝上陸地,越過田野,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時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事後,海灘上一片狼藉,到處是殘垣斷壁和人畜屍體。因此,我們一定要掌握自救方法。
海嘯發生的預兆
是否掌握了海嘯登陸的前兆知識,對於在海邊生活、工作、旅遊的人們來說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因此,中小學生適當地學習一些海嘯登陸的前兆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化險為夷,也可以使海嘯所造成的損失大大降低。地震引發的海嘯登陸之前,會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宏觀前兆現象。在2004 年12 月26 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近海8.7 級地震海嘯中,死亡人數超過了30 萬。造成如此嚴重災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數遇難者沒有海嘯前兆知識,看見了或聽到了非常明顯的宏觀前兆現象,卻不知道是海嘯襲來,毫無防備。而具有海嘯前兆知識的人,在看見或聽到海嘯現象後,立即采取緊急行動,成功地逃過了一劫。由此可見,學習海嘯登陸前兆知識很重要,因為它隨時關聯著我們的生命。隻要把預防海嘯的經驗和知識宣傳普及到家家戶戶,人人皆知,就算還沒有建立海嘯預警機製,沒有發布海嘯警報,也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減災作用,進而產生巨大的減災效果。海嘯前兆的具體分類如下:
(1)地麵強烈震動
地麵強烈震動是地震海嘯發生的最早信號,地震波與海嘯因為傳播速度不同,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這非常有利於人們采取措施提前預防。地震是海嘯的“先鋒隊”,感覺到較強震動的時候,不要輕易靠近海邊或是江河入海口。在沿海地區,如果得知附近即將發生地震,一定要提前做好預防海嘯的準備。海嘯有時也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幾千千米遠的地方。
(2)淺海區域突然出現一道“水牆”
在海邊的時候,如果看到在離海岸不遠的海麵,海水突然變成了白色,同時在它的前方出現一道“水牆”。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有可能是因為地球的斷層出現破裂,並垂直移位數米,將巨浪海水排出海床,把海浪推出數千千米,形成“水牆”。海嘯形成之後,海嘯波已由遠海傳至近海,前浪的波速會逐漸減慢,但後浪的波速仍然很快,當兩股浪潮融合在一起時,海水陡然增高,就會出現幾米甚至幾十米高的巨浪。海嘯的排浪不同於通常的漲潮,海嘯的排浪非常整齊,浪頭很高,像一堵牆一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道“水牆”。這樣的排浪是海嘯的專有特征,看到這樣的預兆需要盡快設法逃生。有記載的第一次引發大海嘯的大地震,是發生在1960 年5 月22日的智利太平洋沿岸的9.6 級地震。該次地震世所罕見,不僅震級第一,破裂長度第一,而且還造成了海底地殼變形範圍達到700 平方千米。在智利500 千米長的海岸上,海嘯造成的波浪最高達到25 米,平均波浪高度也有8 ~ 9 米。海嘯以最快的速度橫越太平洋,在地震之後14小時在日本登陸,並形成6 ~ 8 米的大浪襲擊了日本沿岸,使日本沿海受災十分嚴重。第二次的發生還讓人記憶猶新,2004 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西北近海的8.9 級地震,這次地震是除智利地震以外有記載的最大的地震了。地震引起的海嘯浪高達10 米,橫掃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印度和泰國沿岸。地震所引起的海嘯需要半個小時才到斯裏蘭卡,到泰國和馬來西亞西海岸則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而人們隻要15 分鍾就能走到內陸安全地區,卻因當地缺乏報警係統和人們對災難異象的無知而導致慘痛悲劇的發生。
(3)海水突然出現暴漲和暴退現象
海麵出現異常的海浪。當海底發生地震,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會形成強大的波浪。而海底的突然下沉,海麵上的水流也會相應地流向下沉的方向,出現快速的退潮。這種現象在距震中數百千米以內的沿海經常能夠看到,一般發生在大地震後的10 ~ 20 分鍾。當海水出現這種異常現象時,一般距海嘯的時間最短隻有幾分鍾,最長可達幾十分鍾。由於海嘯的能量釋放是通過作用於水來傳播的,一個波與另一個波之間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海嘯來臨前的最佳逃生時間。海嘯來襲之前,海水一般總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後海水又重新上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主要是因為地震發生時會造成海底地殼大幅度沉降或隆起,使海水大量聚集轉移而形成的。通常情況下,出現海平麵下降的現象是因為海嘯衝擊波的波穀先抵達海岸。波穀是波浪剖麵低於靜水麵的部分,如果它先登陸,海麵勢必下降。同時,海嘯衝擊波不同於一般的海浪,其波長很大,所以在波穀登陸後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波峰才能抵達。但是,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震中附近,那它的形成就另有原因了。地震發生時,海底地麵出現一個大麵積的抬升和下降,這時,震區附近海域的海水也會隨之抬升和下降,從而形成海嘯。
2004 年印尼大海嘯之前的幾天,在馬來西亞的吉打,來自沿海村落的漁民打到的魚是平日的10 多倍,他們隻是認為這種異常的現象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海水的情況也很奇怪,漲潮的時候比平時漲得高,退潮的時候也比平時退得遠。海嘯的最後一個預兆出現在海嘯發生當天,當時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罕見魚類紛紛被海水拋落到海灘上,海麵也開始“奇怪”地翻滾。當漁民看到岸邊的海浪突然後退了100 米,幾分鍾之後幾層樓高的滔天巨浪向岸邊洶湧撲過來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災難降臨了。
(4)大量的魚遊至岸邊
淺海出現大量深海魚類。深海和淺海不同,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環境差別,深海魚類更適合在深海生存,絕不會自己遊到淺海,出現此種反常現象,就是一個預兆,它們很可能是被海嘯等異常海洋活動的巨大暗流卷到淺海的。例如,印尼地震發生前幾天,出海打漁的漁民每天打魚的數量劇增,而且有許多平時罕見的魚類。當地的沙灘上也出現了很多本應該生活在2000 以下深海中的魚類。所以說,深海魚出現在近海的異常現象,就是海嘯來臨前的預警,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做好充分的防禦措施以減少人員傷亡。
(5)海麵上冒出很多氣泡,並發出“滋滋”的響聲當你在海邊遊玩或嬉戲時,如果突然發現海水像“開鍋”一樣,海麵上冒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氣泡,這種現象是海嘯將要出現的征兆。(6)動物出現異常行為動物比人類敏感,在各種災害到來之前能夠比人類更早地察覺到這種危險的存在,所以動物的異常行為也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作為災害來臨前的先兆。比如,當眾多的海鳥突然從你的頭上驚恐飛過,你應該有所警覺,這很有可能是它們受到遠海狂浪的驚嚇所致,或許它們已提前感受到此海區的異常。曾有一次海嘯來臨前,大象驚恐,發出不同尋常的刺耳吼聲,引起人們的注意,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進行逃生,從而拯救了數十位國外旅遊者的生命。還有人看到幾百隻黑羚羊 群體狂奔上山,在山上躲過了一場海嘯。海嘯發生時,為什麼海麵上會出現巨大的旋渦?在大海嘯後十有八九都會常規性地出現旋渦。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北部地震引發的海嘯在該國東海岸的一處海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渦。旋渦出現的原因是湍急的海水與海岸線和海底的地質情況相互作用。這就如同將蓄滿水的魚缸或水槽塞子拔掉一樣。海嘯過後,海水迅速退去,如果剛好有與海岸相連的渠道,就會助長旋渦的形成,隨著水位的下降而加快水體的旋轉。
做好海嘯襲擊之前的防護工作
隨著海嘯的發生,海底的地形會急劇地發生升降變動,這就好像有一隻巨手在海水下麵劇烈攪動一樣,會強烈地擾動海水。海嘯與海底地震密切相關,可引發高達30 米的巨浪,會在沿海地帶造成巨大的破壞。如果我們事先注意到這些異常的變化,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效的避險措施,不僅可以避免受到災害,還能保護相關的財產,減少受災的幅度。當發生一些異常的情況時,我們應該采取一些防護措施,為逃生做準備。
1.海嘯最明顯的前兆是地震。如果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江河、海邊的入海口。
2.當海嘯發生時,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如果來不及回港或靠岸,應該馬上向深海區駛去,深海區相對於海岸更為安全。
3.由於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在海嘯到來前船主應該把船開到遼闊寬廣的海麵去。如果時間非常緊迫,沒有時間開出海港,那麼所有人都要從停泊在海港的船裏撤離出去。
4.在海嘯登陸時,明顯可以看到海水的漲退情況,當看到海麵後退速度異常快時,要立即撤退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5.如果感覺到強烈地震或是長時間的震動時,一定要反應敏捷,抓緊時間盡快遠離海濱,快速去高地等相對安全的區域避難。
6.假如沒有感覺到震動,但是得到海嘯警報時,也要盡快離開海岸,快速去高地等安全處避難。可以通過聽收音機或看電視等渠道掌握海嘯相關的信息,在海嘯警報沒有解除之前切勿靠近海岸。
7.最好準備一個急救包,裏麵放好足夠的飲用水、藥物和其他必需品。這一點適用於海嘯、地震和一切突發災害。
8.並不是所有的地震都會引起海嘯,但任何一種地震都可能引發海嘯。當感覺到大地顫動時,要盡快找到一個高地躲避起來。
切記不要去看海嘯。如果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險來臨時就會無法逃脫。要知道,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裏遠的地方。
我不住在淹沒區,為什麼我也要關注海嘯
大多數海濱都是遊覽勝地,吸引著大量的遊人和居民,而且商業和娛樂場所密集,因此要求這些人們一定要具備海嘯的知識。雖然你並沒有居住在淹沒區,或許不受海嘯的直接影響,但是說不定什麼時候你會來到海邊,正巧遇上海嘯。有些地方曆史上曾經受到海嘯襲擊,但現今處於海嘯的平靜期。海灘上的遊人如織,而且大多是兒童與青少年。他們沒有經曆過海嘯災難,沒有體驗過海嘯的威力,因此告訴他們海嘯這樣的災難事件完全是有必要的。
青少年如何預防海嘯
我們隻能通過觀察、預測來減少海嘯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控製它的發生。海嘯是如此強大的一股力量,我們在它強大的威力麵前顯得是如此弱小。可是我們絕不能輕易認輸,當海嘯發生時,我們要憑借自己的機智采取一些應急措施,保護自己的性命。30 餘萬人的寶貴生命消逝在那場凶猛的印度洋海嘯中,但是幸運的是也有人從這場災難中逃生。這場災難幸存者中的英雄——10 歲的英國女孩蒂莉?史密斯,她在海嘯發生時挽救了泰國普吉島數百人的性命。當海水開始從海岸線往回退時,大家都在問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圓月造成的。海灘上不少遊客駐足觀望這一場景,完全不知道死亡離他們隻有一步之遙,隻有小蒂莉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是海嘯來臨前的征兆。幾周前恰好在學校學過這方麵知識的蒂莉,看到這一情況後拚命地喊:“大浪要來啦!”我們也不清楚為何那些遊客當時會聽從一個小姑娘的警告,但事後證明就是因為聽從了這個小姑娘的警告,他們才得以在海嘯到來前及時逃脫,保住了性命。也因為這樣,普吉島成了唯一一個未發現遇難者的海灘。小蒂莉的課本上印著赫然醒目的海嘯事例,1755 年11 月1 日特大海嘯將整個裏斯本夷為平地。當時裏斯本居民首先看到的同樣是退去的海水和裸露的河床。不少人因為好奇走下海灘近距離觀察這一千古奇觀。幾分鍾後,巨浪卻轟然而至,瞬間吞噬了這些生命。小蒂莉的舉動告訴我們,隻要掌握了海嘯的基本常識和一些必須懂得的災害應對措施。即使沒有預警網絡和精密儀器,也同樣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當你身處海邊,感覺到地麵有強烈震動,或發現海水突然退卻,同時又聽到巨大的海浪咆哮聲傳來時,便可以確認海嘯將要到來,這時如果在沿海沙灘和低窪地區時,要快速地向建築物高處或高層轉移。青少年要認真學習一些海嘯形成和征兆的相關知識,並教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切記這可是救命的知識。
海嘯發生時的應急措施有:
接到海嘯警報後應該馬上切斷電源、關閉燃氣閥門。跟隨父母一起到高地躲避,遠離海岸。倘若在學校,要聽從校方的組織與安排,跟著同學及老師,不要單獨一個人去離海近的地方。不可因顧及財產損失或者玩具而喪失逃生的時間。當無情的海嘯襲來時,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躲避。
自救互救要領
由於海嘯必經海岸、沙灘,所以,在海嘯來臨時,要遠遠逃離這些地方,同時,也要盡量避開河流、穀底、山澗,如果當時你正在其附近,要盡力躲避到兩側的山丘、斜坡上。在收到海嘯警報後,不要接近狹窄的巷子及有密集建築物的地方。最好的躲避位置是高地,倘若你來不及撤離到高處,可以暫避到堅固的高大建築物上。如果海嘯來臨時,你正處在船舶甲板上來不及撤離,為避免被甩進海中,應緊緊抓住船上牢固的物體。在躲避了2 小時後,如果海嘯警報仍然沒有解除,那你最好還是呆在原地躲避,因為避開海嘯的時間應在2 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