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繼往開來——災後工作與安全生活(3 / 3)

緩解海嘯後的緊張心情

在度過地震海嘯發生後最初的驚慌,多數人能夠平靜下來。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心理過度緊張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這時用說出緊張情緒、保證睡眠等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地震海嘯後的緊張心理。緩解緊張心理的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一是把情緒說出來,不要隱藏內心的感覺,試著與家人或者朋友溝通,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感受,這樣可以緩解焦慮的情緒。二是保證充足睡眠,盡量讓自己的生活作息恢複正常。如果失眠,可以用舒緩的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借助藥物進入夢鄉。三是善於運用激情宣泄技術。也就是以宣泄性高聲喊叫釋放情緒而對異常心理活動產生影響,從而使心理活動在新的狀態下獲得平衡的應急心理治療技術。激情宣泄技術可以迅速改善心理受到強烈打擊而出現一些軀體障礙症狀,使人的心理壓力迅速降低、減輕甚至消除其軀體障礙症狀,積極有效地投入救災或者配合救災的工作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的損失。四是靈活運用放鬆訓練法。就是采用放鬆行為產生一種對抗自律神經興奮的軀體反應。

人在緊張的情緒下容易產生自律神經的反應,包括肌肉緊張、心跳加快、四肢發冷、呼吸加快等,而放鬆訓練所產生的軀體反應,諸如減輕肌肉緊張、減慢呼吸節律和心率使雙手溫暖等,則有助於心態的放鬆、焦慮的減輕。通常有4 種放鬆訓練法:漸進性肌肉鬆弛法、腹式呼吸法、注意集中訓練法和行為放鬆訓練法。

最後,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能減輕緊張的情緒,在較長時間內仍有煩躁、抑鬱等情況出現,則應該及時向專業的心理醫生或者心理工作者求助。海嘯災難中幸存的青少年的精神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生理、心理、情緒和認知方麵都會使他們發生很大的變化。由於青少年年齡小、社會閱曆少、心智發育還不夠完善,如果由災難而引起的抑鬱心理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將會對他們的一生帶來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采取一些方式來調整自己的情緒,排解自己內心的鬱悶。

擺脫海嘯災害猶豫心理

1.接觸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在與朋友交流中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利於緩解自己內心的鬱悶。許多時候一個人抑鬱的情緒就是在與朋友的交流中煙消雲散的。2.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許多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而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青少年隻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3.關注並保護自己。青少年要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在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判斷時有一個經常用的標準,即自己的情緒是否愉快而穩定,如果認為自己的情緒在一段時間內極不穩定,就需要心理谘詢機構的幫助了。4.心理疏導法,也就是宣泄法。青少年應該將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內心苦悶說出來,這有利於消除或者減輕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對於經曆過重大災難的青少年來說,心理疏導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卡耐基說過:“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若是青少年的情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得到及時合理地宣泄,久而久之,潛在的能量就會形成,如果這種能量超越了青少年所能承受的限度,那麼隻有一個結果,就是“零存整取”。麵對生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青少年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麵情緒一點也不稀奇,若是這些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不僅會使自身受到影響,而且還會投射到自己周圍人的身上。猛烈的海嘯發生之後,許多災民都產生了巨大的恐懼感,許多人甚至因感受到了地震海嘯而產生恐懼,有的不敢回家睡覺,有的因此食欲下降,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這時受災的人們需要一些方法來排除內心的恐懼。

擺脫海嘯災害的恐怖心理

1. 消除思緒法。在情緒與生理在相互的作用下會產生壓力反應,這時青少年應該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休息,身體得到放鬆,而消除思緒法是其他心理放鬆的基礎。其實這並不很難,隻要自己的內心專注於一個平靜的畫麵、想法或者字眼,自己就會感到高度鬆弛。如果青少年經常進行該項練習,心情就會得到改善,使災後生活的壓力得到平衡。具體可以這樣做:先找一個舒適的環境,盡量遠離那些噪聲、煩心的事情及其他幹擾。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很舒服的方式坐下或者躺下,將自己的衣服鬆開,脫掉鞋子,閉上眼睛,進行深呼吸。與此同時內心專注於一個平靜的畫麵、想法,最起碼要保持5 分鍾。起初也許別的思緒也會進入腦海中,這時一定不能灰心或者緊張,繼續放鬆深呼吸。接著再試一次,所有的這些都做完後,伸展一下自己的身體,並用力呼氣。

2.肌肉放鬆法。有的青少年可能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很難達到放鬆的效果,這時可以嚐試一下肌肉放鬆法。青少年可以先繃緊自己的肌肉,再放鬆力量,分別注意這兩種狀態下自己是什麼感覺,並對此進行比較。在進行該項練習時可以選擇一個放鬆或者安靜的環境,一次練習的時候僅需15 分鍾即可。具體可以這樣:要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坐下來,平行抬高自己的手臂到胸前,將拳頭握緊,用最大的力氣將手部的肌肉繃緊,注意這個時候自己有什麼感覺,緊繃肌肉時也許手部會有輕微的顫抖,也許下臂、腕部以及手部的張力也有感覺。這種緊繃的狀況需要維持幾秒鍾,之後再突然放鬆,拋開緊繃的感覺,手部突然變得輕鬆,這個時候要認真感覺前臂及腕部壓力舒解的感覺。對手部繃緊與放鬆的感覺進行比較,把這種方法延伸至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也可以從上到下進行該項練習,先從頭部開始,依次向下,直到腳趾。

3.自我暗示法。在進行該項技巧練習時,先專注於一個暗示指令,舉個例子來說,“我的右臂感到溫暖且沉重”,當你專注於這個心理暗示線索時會感到自己的手臂真的越來越溫暖,越來越沉重。接著再將注意力集中到左臂、右腿、左腿等,下達同樣的暗示指令。每天進行兩次這樣的練習,或者當你感到緊張的時候就進行這種練習。起初每天練習兩次,一次的時間為10 分鍾,一個月到兩個月以內,也許你在練習5 分鍾以後就會感到放鬆。自我暗示是一種漸進式的技巧,熟練之後就可以使自己隨時隨地感到放鬆。具體可以這樣: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者躺著,將自己的衣服鬆開,把眼睛閉上,像清除思緒法那樣嚐試將自己的思緒清除掉,使自己處於放鬆輕鬆的狀態中,不讓其他雜亂的思緒進入自己的腦海。將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右臂,在心中不斷告訴自己:“我的右臂感到溫暖且沉重”,認真努力去體驗。這個時候你會感到右臂真的越來越溫暖,越來越沉重,接著再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左臂、右腿、左腿,以同樣的方式進行練習,速度不宜過快。這樣反複練習,四肢就會得到完全的放鬆;完成一次這樣的練習後,進行深呼吸,並將自己的身體舒展開,再張開眼睛,慢慢呼氣。大多數的人在經曆過災害後會產生恐懼的心理,而上麵所說的幾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從恐懼心理中走出來。

災後要注意的心理問題

災後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情感麻木、迷茫,希望破滅,易衝動;容易漫無目的地行走;經常失眠、恐慌、發怒、抑鬱;嚴重的會身體虛弱、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的跡象:經常回憶災難發生的情景,夢中也會夢到;經常出現幻覺,感覺災難還要發生;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愛發脾氣;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災後兒童心理反應:害怕黑夜,常常做噩夢;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精神不振;特別依賴父母,害怕陌生人和獨處;脾氣暴躁易發怒,身體感到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