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諒解法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出現過失,犯了錯誤,家長不批評、訓斥、懲罰,而是給予寬容、諒解,從而使其內心負疚、悔恨、自責,徹底改正自己錯誤的一種教子方法。
範例:甘地父親對甘地的教育
印度獨立的民族英雄甘地,在印度被尊稱為“聖雄”。他成年以後,在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時,曾經深有感慨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是父親那崇高的寬容態度挽救了我。”他怎麼會有這樣的體會呢?
甘地在少年時代,同許多好奇心強、自負心盛的孩子一樣,不知怎麼的,對抽煙產生了深厚的興趣。起初,他隻是出於好奇的心理,學著大人的樣子試著抽幾口。之後,慢慢地抽上了癮,想戒也戒不掉了。他由最初撿別人的煙頭抽,發展到偷兄長和家裏的錢去買香煙抽,越陷越深,簡直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後來,他漸漸覺察到自己偷人的錢,背著家長抽煙的行為太可恥了。於是,他鼓起勇氣,把自己的整個墮落過程詳詳細細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交給了他的父親。他渴望得到父親的寬容和諒解,並下決心要徹底改正自己的錯誤。
父親知道了這一切以後,心情十分沉痛,但他絲毫沒有責備甘地,隻是久久地凝視著小甘地,兩行熱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滾滾落下……看到父親極為痛苦的樣子,甘地受到極大的刺激,感到非常內疚、悔恨,並常常自責。從那以後,他痛改前非。事隔多年,當甘地談到幼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曆時,他激動不已,仍深有感慨,於是便說出了前麵那句發人深省的話。
評析:
孩子在行為上出現過失,犯了錯誤,一般家長都是批評、訓斥,甚至給予懲罰,這是家長很習慣用的教育方法。與此相反,甘地的父親采用寬容、諒解的方法教育孩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的父親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采用寬容、諒解的方法,使其從父母的態度上進一步感到內疚、悔恨和自責,從而達到徹底改正錯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