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賞識教育法(1 / 1)

賞識教育法就是對孩子的成長充滿信心,給予期望、熱愛,並采取相應的指導方式,使孩子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教育方法。賞識教育法主要適用於那些幼年時期天分較差和學業成績較差的孩子。

範例:卡爾·威特的父親對卡爾·威特的教育培養卡爾·威特是德國著名的大法學家,哈雷大學教授。

卡爾·威特2歲半的時候,反應遲緩,動作呆板,老威特很悲傷,卻一點也不灰心,他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就是那些隻具有一般天賦的人,隻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於是,他對小威特充滿了希望,決心把小威特培養成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

老威特認為首先要早教孩子學語言,因為語言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在小威特剛會辨別事物時,老威特就開始教他說話,他抱著小威特,教給他飯桌上的餐具和食物以及其他能引起小威特注意的實物名稱,也教動詞和形容詞。當小威特稍微能聽懂說話時,老威特就天天給他講故事。這不僅使孩子擴大了知識麵,同時也豐富了詞彙。

老威特在小威特4歲半的時候開始教他識字,他以“拚音遊戲”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組字。這樣一來,小威特6歲就能寫德文了。後來又教他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8歲時,小威特已經能夠讀荷馬、波魯塔柯、威吉爾、西塞羅、席勒等著名文學家的作品了。

威特父親還培養威特的愛好,首先從自己的住宅開始做起,室內擺設有情趣和符合身份的東西,栽上各色各樣從春到秋常開不敗的花卉。

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威特的學業進步驚人,7歲半時已經遠近聞名,最終成為一代大家。

評析:

小威特的成功,正是父母嘔心瀝血培養的結果。他父親采用的訣竅是:針對幼小的威特低能的現象,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他、期望他、教育他,使他終於成為一代大家。老威特這種育兒方法,我們把它稱為賞識教育法。中國當代一個普通技術員周宏也親自實踐了“賞識教育法”,他用“賞識”的辦法,把雙耳幾乎全聾的小女兒教育成了高才生。事情是這樣的:南京某廠的技術員周宏第一次看小女兒做應用題,十道題隻做對了一道,按說該發火了,可是他沒有。他在對的地方打了一個大大的紅鉤,錯的地方不打紅叉,並由衷地讚揚她:“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應用題十道就做對了一道,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呢!”8歲的小女兒聽了這些話,自豪極了。於是自信心得到增強,升初中考試時數學考了99分。在父親的鼓勵讚揚下,上小學的女兒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10歲那年還寫作出版了6萬字的科幻童話。消息見報後,不少殘疾兒童被送到周宏門下,周宏用“賞識教育法”使這些兒童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周宏用自己的實踐得出了這麼一句話:“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孩子,你都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

我們的家長在學習了老威特及周宏的“賞識教育法”後有哪些啟示呢?對待幼兒時天賦較差、學業成績較差的孩子的成長絕對不能失去信心,一定要給予期望,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他、期望他、教育他,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