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淡定的人生沒煩惱(2 / 3)

美國慶祝陸軍在北非獲勝的那天,我接到國防部送來的一封電報,我的侄兒——我最愛的一個人在戰場上失蹤了。過了不久,又來了一封電報,說他已經死了。我悲傷得無以複加。在那件事發生以前,我一直覺得生命多麼美好,我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努力帶大了這個侄兒。在我看來,他代表了年輕人美好的一切。我的整個世界都崩潰了,我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我活下去。我開始忽視自己的工作,忽視朋友,我拋開了一切,既冷淡又怨恨。我悲痛欲絕,決定放棄工作,離開我的家鄉,把自己藏在眼淚和悔恨之中。

就在我清理桌子準備辭職的時候,突然看到他給我寫來的一封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你教我的美麗真理:不論活在哪裏,不論我們離得多麼遠,我永遠都會記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個男子漢一樣承受所發生的一切。”

於是,我重新回去開始工作。我一再對自己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不過我能夠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繼續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我寫信給前方的士兵——給別人的兒子。我現在的生活充滿了快樂。

魯賓遜太太講完這些話,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感悟人生

現實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但一經各人心態詮釋後,便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心態改變,事實就會改變;心中是什麼,世界就是什麼。隻有拋棄已經發生的令人不痛快的事情或經曆,才會迎來新心情下的新樂趣。

第五節 執著於別人的意見,隻會迷失自己

◎讓別人的議論影響自己的行為,最終會在議論中失去自己的前進方向。

從前,有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市場賣驢。

驢走在前頭,父子倆隨行在後,路人笑話他們:“真傻啊,有驢子不騎。”父親突然覺得很有道理,便讓兒子騎在驢背上,自己繼續走路。

過了一會兒,路人又說:“怎麼能讓年輕人騎驢,讓老人走路呢?真是沒有家教。”於是,他便讓兒子下來走路,自己騎上了驢子。

沒想到,路人又說他不疼愛兒子,竟讓孩子走路,自己輕鬆。沒辦法,這次父子兩個都坐上了驢背。但是又有人說他們對驢太殘忍了,“等到了集市恐怕隻有賣驢皮了”。

後來有人出主意讓他們抬著驢子走,他們認為這真是個好辦法。但驢子可不這麼認為,它的腿和脖子被繩子勒得痛極了。

驢子不停地掙紮著,在過一條河時,繩子被弄斷了,驢倒栽蔥似的掉進河裏。很不湊巧,雨後河水暴漲,驢就在那瞬間被急流吞沒,看不見蹤影了。

父子倆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感悟人生

我們常常在做事時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自己雖有想法,但常屈從於他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想法,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做人做事,一定要獨立思考,辨明是非,選擇正確的立場和觀點。

第六節 凡事量力而行

◎做事自不量力,被炫目的外表與光明的前景所迷惑,結果隻能是慘敗。

一隻鷹從高岩上飛過,以非常優美的姿勢急速俯衝而下,把一隻羊羔抓走了。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能這樣去抓一隻羊,那該多好呀!於是它就反複練習鷹俯衝的姿勢,希望像鷹一樣去抓一隻羊。

一天,這隻烏鴉覺得練習得差不多了,就呼啦啦地從山崖上急速俯衝而下,猛撲到一隻羊身上,拚命地想把羊帶走。盡管它不斷地使勁拍打翅膀,但仍飛不起來。它想放棄行動,它的腳爪卻被羊毛纏住了,無論如何都拔不出來。牧羊人看到後,跑過去將它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

傍晚,牧羊人帶著烏鴉回家,交給他的孩子們玩。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牧羊人回答說:“這是一隻烏鴉,可是它卻以為自己是老鷹。”

感悟人生

許多人認為壓力無處不在,其實有許多壓力來源於做事不量力而行。俗話說“是多大的人穿多大的衣”,我們在做事時首先要考慮到自己能否勝任,而不要被炫目的表麵與不確定的前景所迷惑。

第七節 背負太多的欲望,你會越來越疲憊

◎放下你的欲望,學會知足常樂,人生會因此而快樂許多。

有一位修道者,隻帶了一塊布當衣服,就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了。

後來他想到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乞討一塊布當作換洗的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於是毫不猶豫地給了他一塊布。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後,發現茅屋裏有一隻老鼠,常常會出來搗亂。他立誓不會殺生的,便又到村莊中要來一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