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淡定的人生沒煩惱(1 / 3)

第一節 樂觀是一種力量

人生是一種淡定,

這是來自心靈的恬靜,

擁有淡定的人生觀,

精神會變得富有起來,

心態平和,從容地麵對世事,

看淡一切的同時,又不忘自己的目標,

快樂的工作與生活。

◎在對幸福生活的主動追求中,需要你選擇樂觀,隻有樂觀的人才能以陽光的心態迎接生活。

琳達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孩。她的心情總是非常好,因為她對事物的看法總是正麵的。

一天,一個朋友追問琳達:“一個人不可能總是看事情的光明麵。這很難辦到,你是怎麼做到的?”琳達回答道:“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琳達,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然後我命令自己要快快樂樂地活著,於是,我真的做到了。每次有人跑到我麵前訴苦或抱怨,我可以選擇接受他們的抱怨,也可以選擇指出事情的正麵。我選擇後者。”

“可是沒那麼容易做到吧?”

“就是那麼容易。”琳達答道,“人生就是選擇。每一種處境都麵臨一個選擇,你選擇如何麵對各種處境。選擇別人的態度影響你的情緒,選擇心情舒暢還是糟糕透頂,歸根結底,是你自己選擇如何麵對人生。”

感悟人生

我們必須清楚,不順心、不如意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是我們個人的力量所能左右的。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對生活抱一種達觀的態度,而當這種態度占據你的心靈後,你就擁有了陽光心態。

第二節 微笑麵對生活

◎如果你希望別人用高興、歡愉的神情來對待你,那麼你自己必須先用這樣的神情對待別人。

20世紀30年代,有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誰,他總是微笑著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的這聲問候起初反應冷漠。因為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向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猶太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性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見。

米勒先生看著傳教士,猶豫了一秒鍾,然後將指揮棒指向右邊。

感悟人生

不要低估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成為開啟你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微笑,是一座情感溝通的虹橋,跨越時空障礙,使天塹變為坦途。

第三節 凡事須往好的方麵想

◎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但命運是公平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有痛苦也有快樂,就看你能不能有個正確的心態,凡事往好處想。

西方哲學家藍姆·達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病入膏肓、僅剩數周生命的婦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壞到了極點。藍姆·達斯去安慰她:“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想死亡,而把這些時間用來考慮如何快樂地度過剩下的時間呢?”

他剛說完,婦人顯得十分惱火,但當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悟到他話中的誠意。“說得對,我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死,完全忘了該怎麼活了。”她高興地說。

一個月後,婦人還是去世了,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這個月,我活得比前一陣子幸福多了。”

感悟人生

“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婦人學會了往好的方麵想,所以在離開人世前仍能感到一絲幸福,並快樂地合上雙眼。一個人隻要活在人世,就應該往好的方麵想,要知道,天堂和地獄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第四節 讓你的心裏裝滿陽光

◎普希金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

魯賓遜太太這樣描述她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