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1 / 2)

登高

攜子登高台,南望故鄉遠。來時尚未冠,今已霜滿頭。帝王千秋業,百姓萬骨墳。

將軍長歌行,川人多悲歌。長行三千裏,一步一回頭。若問家何處,山南幽河邊。

一 夜半驚變

鼓已擊了三通,鼓點急六緩二是“驚變”.自與契國和談後十六年,這是首次在三更擊響“驚變”.

大將軍簡酉在第二通鼓時已穿好盔甲,此時正跨上戰馬“追風”.簡家軍也已整隊完畢.十通鼓內,

簡酉必須趕到皇宮朱雀門前的大校場,聽候帝君調遣。

究竟發生了什麼驚天大事!

簡酉心急如焚,揮鞭策馬向朱雀門急弛而去……

簡家軍是第一支到達朱雀門的帝軍,此時朱雀門樓正中掛著一盞巨大的黃色風燈。

簡酉飛身下馬,一麵取過馬童遞來的火燭,一麵快步登上門樓。簡酉徑直走到門樓南首取下一盞寫著“簡”字的紅色風燈,用火燭點燃了,掛在了門樓的南首。

簡酉站在門樓上向下望去,此時帝都平靜的夜色正被星星點點的火光驅散,火光迅速的聚成一條條火龍向朱雀門湧來。

“冬冬……”第四通鼓擊響時,竇豈氣喘籲籲的奔到門樓東首點燃了“竇”字紅色風燈.這些年來的平靜生活不僅使竇豈從竇家一名小將成了老將,更使他發福了許多.從竇豈那張寫著十二分不情願的圓臉上,你便能知道他是從新納的小妾溫姿那裏趕來的.“小簡,是邊關嗎?”“回竇爺,在下剛到,尚未聽說.”“咳,你剛子繼父職便遇到了這催命鼓……”竇豈本是無心之說,回頭看見簡酉的孝衣立馬打住了。在軍中這本是不敬的凶言,好在竇豈是簡酉的親舅,更知簡酉遇事不爭讓七分的孬脾氣。

竇豈始終不明白,老簡臨終時為何要力排眾議執意將衣缽傳與這個“小九兒”。老簡真如眾人所說的那樣“神智不清”了?簡家十子,九子各具所長,各領風騷。其中大少簡匈最為沉穩幹練;四少簡蜚最為清正聰慧。當初眾人皆認為二人中必有一人承其父誌。而簡家“小九兒”一無所長,二無建樹,且是個兒女情長之輩。當年,他對季二小姐相戀成“癡”。甚至,季小姐嫁給他人並於三年前故去後,他依舊孑然一身。有人言,老簡臨去時對“小九兒”的婚事仍耿耿於懷。

簡酉心知竇豈有口無心,但心裏仍不免有些淒然.。父親最終將家族交給了他,望著樓下整裝待命的簡家軍,

簡酉知道簡家的未來此刻就在他的手中.他不由得又嫉恨起了那個幸運的小子,起碼他不必為家族的榮辱勝衰操心,甚至連國之興亡也不必關心。

第五通鼓時,忽家、權家分別從城西和城北郊外的兵營趕來,點燃門樓西北兩麵的風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