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認知行為治療。這種療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減輕或消除疼痛造成的容易使病人產生的不良行為傾向、想法及信念等因素。認知行為治療,隻是一個籠統的概括,具體地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直接積極地增強疼痛行為。病人在接受治療時,醫生將從行為上刺激患者,直接加強他們的疼痛感,以此降低他們的疼痛敏感性,並逐漸減少這種行為。
第二,間接積極地增強疼痛行為。逃避加強疼痛的行為,並不能避免疼痛,實際上還會加重疼痛。應當盡量做使自己感覺好的事,而少做使疼痛增加的事。還可製訂一個時間表,根據所製訂的計劃做事,並盡可能地達到目標,進而消除疼痛。
第三,積極地增強有益行為。慢性疼痛病人很少能主動加強好的行為,他們甚至會減少甚至避免這種有益行為。在治療中,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鼓勵病人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加強這種對健康有益的行為。
第四,生理適應和作用。有的患者會在疼痛中失去一些正常的感覺、生理應激或緊張度等。可以通過增加一些刺激性的活動,增強病人的適應性,減輕其精神上的疲勞。
第五,對認知的重新構建。鼓勵患者進行自我評價,檢測自己想法的真實性。培養患者正確觀察事物的能力,讓他們對自己重樹信心。
②鬆弛治療。就是使機體在生理上產生鬆弛感的一種治療。而這種療法,需要掌握四個技術要點:第一,安靜的環境;第二,全身肌肉的放鬆;第三,心理方麵的技巧,例如,可以重複傾聽一種聲音、一個詞語等;第四,盡量保持舒適的體位。
③操作行為治療。這是根據條件反射原理,用獎勵-強化-處罰-消除等一係列的條件反射來治療慢性疼痛的一種方法。
④生物反饋治療。慢性疼痛患者會有一係列的情緒變化,生理上的一些信息也會發生改變。如果將這些信息經過檢測、放大,以數字或圖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反饋給本人,並通過具體訓練,讓患者學會自我控製,就能促進其自身功能的恢複,達到康複的目的。這就是生物反饋療法。
(3)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是最為簡單、直接的一種方法。主要有:
第一,運動療法,又稱治療性運動。是根據疾病的特點和患者身體機能狀況,借助治療器械,通過主動或被動的運動方式,改善人體局部或整體的機能,以期解除疼痛感,這是基本的理療方法之一。
第二,電療法。根據電流頻率的不同,可分為低頻電療法(0~1000赫)、中頻電療法(1~100千赫)、高頻電療法(100千赫~300萬赫)等。
此外,常見的還有按摩療法、光療法、超聲波療法、磁療法、水療法、石蠟療法、冷療法以及牽引療法等。
總之,對於慢性疼痛症的治療,藥物治療仍是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但是如何選擇最佳治療方法,是臨床上較為困難的問題。隨著對基礎理論認識的加深和新技術的推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讓慢性疼痛症患者迅速、徹底地擺脫痛苦,不再隻是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