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的主動出擊,起到了一個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也僅僅如此。
草原各部在李逆的旗號下,暫時放棄內部爭端,決心先打贏眼下的這一仗,然後再談如何分贓的共識勉強達成了。
憑借機動優勢的林丹部、察哈爾部,在正麵構成了一條兩公裏長的戰線。這兩個部落乃四大部落之中實力最強勁的,從戰術角度看非常正確。
李逆還是很擔心的,畢竟賈璉這個人的戰績雖然不多,但真的沒輸過。
當看清楚神機營的陣型後,不是很熟悉軍事的李逆,陷入了一種【我是不是看錯了】的思維中,甚至還主動問一句:“陣型如此單薄?有詐?”
久經戰陣的林丹王等人,看清楚之後有同樣的感覺。
多年以來,草原部落與中原周朝之間的戰鬥,不會出現單純的火銃兵種打頭陣,盡管其後還有火炮,以及奇形怪狀的發射【車】。
他們更熟悉的是,長槍兵+盾牌+火銃三者混合的方陣,而不是眼前就是單純的火銃兵方陣,並且在戰鬥的行進間,演化成三列橫隊。
每個方陣之間的距離並不算緊密,看上去騎兵隻需要有足夠的速度,就能衝進去,分割方陣之間的相互聯係。
如果說李逆這邊看的有點茫然,西山大營這邊的孫統製就真的有點慌,忍不住低聲問;“都督,是不是陣型太單薄了點,偏廂車為何不用?”
“偏廂車利於防守而不利於進攻!”賈璉的回答言簡意賅,孫統製一陣肝顫,語氣抖動:“都督,賊不顧傷亡,猛衝火銃陣,如之奈何?”
賈璉麵帶微笑的瞥他一眼:“安心,此吾之計也!”
騎兵出擊最合適的距離大概是多遠?從慢步→快步→小跑→快跑→衝刺,最合適的距離大概是五百米。
鬆散的騎兵隊形衝擊沒啥效果,集群衝鋒頂著兩三輪火炮的打擊,衝到近前肉搏,才是最合適的戰術。
這就是賈璉給對手製造的假象,故意留下的破綻,就看對手是否上鉤了。因為他還留著一張底牌,對手不知道或者忽視的底牌。
當然了,如果這些受到最嚴苛訓練的火槍兵,還是無法戰勝騎兵集群衝鋒的恐懼而四散逃走,那隻能認輸了。
草原部落有沒有火器,有,但不多,且皆為外部輸入。不是草原部落不想自給自足,實在是鋼鐵生產能力等於沒有。
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注定了無法大規模裝備火器。這是遊牧民族天生的劣勢!
“衝吧!”正麵的不過萬人,鬆散的十來個方陣,在林丹王與察哈爾王麵前,如同披著薄紗的真空美景。隻需要衝上前,伸手輕輕一拽……。
盡管李逆知道一定有啥不對勁,並且點頭後叮囑了一句:“謹慎為上!”
兩位王爺還是很興奮的快馬回歸本隊,抽出彎刀高高舉起:“兒郎們,衝上去,撕碎他們!想想吧,隻要撕碎他們,中原的花花世界,你們將可以為所欲為,財富、美女、奴隸,唾手可得!”
這類的說辭,李逆以及一幹部下聽了非常的不滿,但他們也沒啥可說的。隻能捏著鼻子忍著,如同汪精衛。
“撕碎他們!搶光一切!”來自草原的士兵們,發出了整齊的吼聲,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個口號更動人的了。
短暫的動員後,兩部三萬精銳騎兵,排出了衝擊陣型,在號角的指揮下,戰馬小步慢走。
“去忙你的吧!正麵不用你擔心!”賈璉淡然的交代一句,他更擔心的是兩翼的西山大營,能否扛得住騎兵的衝擊,畢竟混合方陣火力不足。
其實擔心也多餘,西山大營有足夠的偏廂車,隻守不攻,守住不是問題。
至於繞後嘛,那就是個笑話了。
都不用望遠鏡,簡單目測距離後,賈璉發出號令:“測距!”
當初組建的參謀部,在賈璉交出兵權後留在了神機營,並且依舊執行賈璉的每一個命令,完善各種戰術的演練,今天算是高考了!
旗號舞動,整個陣型落在最後方的【車陣】,其實就是康格列夫火箭的發射車,這東西賈璉沒指望多大的殺傷,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打亂對手嚴密的騎兵衝擊陣型。一旦陣型被打亂了,散亂衝鋒的騎兵,對於火槍方陣的威脅,大大降低。甚至能造成很多騎兵半路掉頭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