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希金
1799年6月6日,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地
主家庭。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
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
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
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
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
對民間創作產生濃厚興趣。
普希金8歲時便可以用法
語寫詩,年僅12歲就開始
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
普希金一生傾向革命,
雖在外交部任職,卻始終與
黑暗專製進行不屈不撓的
鬥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
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
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
始終不肯屈服,最終死於沙皇政府陰謀策劃下的決鬥,年僅38歲。
普希金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
的反映。他的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
抒情詩《致恰達耶夫》、《自由頌》、《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等,也有大量
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又重新造訪》。普
希金一生創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
拉》、《高加索的俘虜》、《青銅騎士》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
曆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此外,他還創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
奧涅金》、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以及關於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時代的重大問題:專製製度與民
眾的關係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
意義的典型形象:“多餘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農民運動領
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
前進,有利於喚醒人民,有利於俄國解放運動的發展。
普希金的優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他的抒情詩
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美。他的散文及小
說情節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作對俄羅斯現實
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
的開端”。
寫詩作文的秘訣
普希金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他的父親和伯父都是當時
頗負盛名的詩人,常有一些文化名流在他家作客,因此,普希
金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去關心和教育孩子,把一切都交給了法
國的家庭教師去打理。普希金自小由這位法國家庭教師管教,
接受貴族教育。照料普希金生活起居的是一位農奴出身的保
姆,她經常給小普希金講動聽的民間故事,激發了普希金的想
象力。普希金從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裏,汲取了充足的養料。
同時,父親和伯父的藏書室有很多文學方麵的書籍,普希金有
幸接觸了大量的俄國和世界文學名著,耳濡目染,他慢慢地愛
上了文學。
普希金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寫詩。他經常到戲院看
戲,每次看戲回來,都會把見聞和感想寫下來,並喜歡用詩歌
形式來表達。漸漸地,寫詩作文成了普希金戒不掉的習慣。
12歲時,普希金進入彼得堡皇村學校讀書。有一天上作文
課,老師出了一個“日出”的題目,要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寫一篇
文章,題材不限。許多同學都覺得這個題目太難了,他們絞盡腦
汁、搜腸刮肚也寫不出來,一個個愁眉不展。而普希金隻是稍加
思索,就提筆寫了起來。不一會兒工夫,他就完成了老師布置的
作業,並自我欣賞起來。這時,他聽到有一位同學叫苦道:“唉,
太難了。無法下筆,我想了半天隻想出來一句。”
普希金想了想,便對他說:“那你就把想出來的那一
句念來聽聽吧。”
那位同學馬上念
道:“大自然的主人
從東方升起來。”
普希金立即接下
去說:“眾百姓又驚
又喜。”
同學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