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巴爾紮克
巴爾紮克出生於一個法國大革命後致富的資產階級家庭,他
的一生處於19世紀前半期的50年,經曆了拿破侖帝國的戰火紛
飛的歲月以及動蕩不安的封建複辟王朝。法科學校畢業後,巴爾紮
克拒絕家庭為他選擇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職業,而立誌當文學家。為
了獲得獨立生活和從事創
作的物質保障,他曾試筆
並插足商業,從事出版印
刷業,但都以破產告終。從
1828年夏季開始,巴爾紮
克又重新回到了文學事業
上來,此後一直醉心於寫
作,最終成為了極負盛名
的作家。1850年8月18
日,巴爾紮克猝死巴黎。
巴爾紮克一生創作91
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
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和
莎士比亞一樣,巴爾紮克屬於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他拓展了小
說的藝術空間,幾乎無限度地擴大了文學的題材,讓社會生活中的
方方麵麵,包括那些仿佛與文學的詩情畫意格格不入的東西都在
他的筆下得到了富於詩意的描繪;巴爾紮克是小說藝術的革新者,
他將戲劇、史詩、繪畫、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融於一爐,
把敘事、描寫、抒情、對話交織在一起,大大豐富和完善了小說的藝
術技巧,使之成為一種表現力極強的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巴爾紮克
創造性地實踐和發展了現實主義的典型化藝術理論,創建了19世
紀法國小說最壯觀的人物畫廊;更富獨創性的是,他在《人間喜劇》
的總標題下,用同一人物反複出現的手法,將他的90餘部小說連
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包羅萬象的社會風俗畫,提供了一部
19世紀法國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曆史,使通常被視為供人消遣
的小說具有文獻的價值。
《人間喜劇》是巴爾紮克一生的心血。其中包含小說90餘部,代表
作有中短篇小說《蘇鎮舞會》、《高布賽克》、《長壽藥水》、《玄妙的傑
作》、《夏倍上校》、《圖爾的本堂神甫》、《無神論者望彌撒》、《禁治產》
等;長篇小說《驢皮記》、《歐也妮·葛朗台》、《十三人的故事》、《鄉村醫
生》、《絕對之探求》、《高老頭》、《幽穀百合》、《古物陳列室》、《幻滅》、
《賽查·皮羅托盛衰記》、《攪水女人》、《農民》、《貝姨》、《邦斯舅舅》等。
一生鍾情於寫作
巴爾紮克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鄉村去寄養。從小
學一直到中學畢業,他始終寄住在學校裏,很少享受家庭生活
的溫暖。離開家庭的童年生活,痛苦使他畢生難忘。
巴爾紮克的父親原姓巴爾沙,是個精明能幹的人。他的
父親出生在農村,幼年時跟當地教士學了一點文化,中年致
富,在外省當過副市長,供應軍糧的承包商;在巴黎經營過
呢絨商業,當過巴黎駐軍的軍需負責人,是一個白手起家的
資產者。
巴爾紮克很小的時候就愛好文學,並一直堅持到青少年
時期。可是他的父親卻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堅持要他學習法
律,認為法律更有前途。巴爾紮克沒有服從父親的意願,始終
堅持學習文學,父子之間經常為此事發生衝突。
一次,巴爾紮克父子又為學法律還是學文學的事情爭執
起來。父親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憤怒,質問巴爾紮克道:“我讓
你學習法律是為了你好,希望你能有更好的前途,你為什麼就
是不肯聽我的話,偏要學習文學呢?”
“爸爸,我不是蓄意要和您作對,故意違背您的意願。其實
您是知道的,我對法律毫無興趣。”巴爾紮克非常真誠地對父
親說道。
“毫無興趣!”父親怒不可遏,口不擇言地說,“你對什麼有
興趣?該死的文學!我告訴你,搞文學談何容易,根本就不像你
想象的那麼簡單,我看你根本就不是搞文學的料!”
“那不一定!您別言之過早。”巴爾紮克平靜地搖搖頭,非
常自信地說:“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天賦,還在於他
的信心和後天的努力程度。”
父親看巴爾紮克心意已定,隻好暫且由著他去了。從此,